赵英华
(河北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森林防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工作,森林火灾已成为破坏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大部分是人为原因,如火源使用不当,加之在干旱地区或少雨季节更易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到更广的区域,火势发展迅速造成森林植被破坏,而森林生态恢复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加强对现代林业森林防火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资源对于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木材原材料,在气候调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为更多的动植物提供生长环境,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在水、土壤、动植物、阳光、空气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形成一个自给空间,完成自我调节与循环。若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那么上述功能就难以较好地实现,如火灾的出现,不仅会威胁森林资源,还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森林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能够起到改善气候的作用,改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当前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乱砍滥伐的状况依然存在,若发生严重的火灾,就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生态环境将日趋恶化,所以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关注森林环境的改善,促进林业发展,关注资源保护,对资源做出合理的利用,为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物种多样性创造更好的环境。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整体自然环境和具体因子的影响。1)从自然环境的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对于森林环境而言,太阳照射强度大,植被温度较原先更高,林木自燃风险加剧。另外,在雷雨天气、岩石崩塌等灾害的影响下,可能引发电击起火、岩石和树木的撞击起火等。2)从具体的自然因子来看,森林环境中地被物很多,大面积的落叶、枯枝、果实等地被物积累越多,越容易引起火灾。针叶林和阔叶林叶子形状有差异,内部所含水分也不同,针叶中含有大量油脂成分,而阔叶则水分充足,因此两种林分的火灾风险也不同。此外,土壤因素、坡向因素也关系到温度、干湿度,与森林火灾有一定关联。但从整体上看,自然因素虽具有不可控性,其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在各类森林火灾的发生过程中,人为因素是极为主要的原因,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为生产用火,生产用火主要是烧荒狩猎等活动产生的用火。当前,我国已经明令对上述行为予以禁止,然而仍然有部分人无视国家的规定,在不做任何隔离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烧荒工作,由此而引发各类火灾,而相应的火灾往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由狩猎所引发的森林火灾往往由狩猎者自身所携带的各类设备导致。
其次为生活用火,生活用火主要包含于烧饭、吸烟等产生的明火。在一般情况之下,入林区之前会被明确告知禁止使用明火,而部分人员仍然不遵守规定,在林区内吸烟,并且烟头随处乱扔,这些举动便有可能引起森林的火灾。此外,在林区生火进行取暖或者进行明火烧烤,并且无法对隔离措施予以构建,在取暖或烧烤完成之后无法将火焰彻底熄灭,同样会使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小陇山林区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控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林区安全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目前,对于森林火灾主要运用气象卫星、GIS技术及无人机等进行监测,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备监测范围广、精确度高、快捷迅速的特点,但是这些技术还没有在林火监测和防控中得到充分应用。另外,在林区公路、防火阻隔带及频繁发生雷击的地区,监测探头的安装密度较低,尤其是在容易引起雷击的百年老树上没有安装摄像头及避雷装置。
相关部门通过气象预报,可以了解风力和降水等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评测,评估出森林出现火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已形成森林火灾预测网络,可以通过对气象分析和研究,准确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火灾预测系统进行完善,有助于提升火灾预测系统的预测质量。
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隔离技术具有了高度的普遍性,其主要的应用方式通过以下几种模式予以体现。第一为火烧法,通过火烧将整体林区分为诸多区域,进而使相应的火势得到有效的控制,将其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而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对可燃物含水量及整体火势蔓延速度与风速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性地研究,并且需要对用火时间进行严格地控制。第二,设置防火线。在当前林场的防火中,这种模式已经很少使用,虽然该种模式能够有效防控火灾,然而每年均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并且有可能使林场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综合弊端相对较高。第三,设置防火沟,能够对地面火的蔓延予以控制。就一般情况而言,会挖0.5米的沟渠,以此阻挡火势,然而其自身工程量相对较高。第四,设置防火带。在防火带的构建过程中,往往会种植阔叶树或者防火能力相对较高的树种,并将其作为防火带。举例说明,木荷以及火力楠等均属于耐火性较高的植物,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阻拦火势的蔓延。
我国森林火灾监测技术方法主要有2种。设置瞭望台,在15km范围之内,工作人员通过瞭望台检测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同时通过无线电台报告火灾的具体情况和发生点;也可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检测。
制止森林火灾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预防,但如果森林发生火灾,就需要组织人员进行救援,扑灭森林火灾主要有2种形式。1)直接将火扑灭的方法,可以称之为积极灭火法,也可以称之为进攻型灭火法;2)间接灭火方法,主要是通过隔离的方法。在灭火过程中,扑灭火灾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扑灭,因此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广泛。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灭火剂的方式。灭火剂主要分为3类。1)使用的原料是碳酸氢钠,但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且没有特别好的成效。2)采用的原料是磷酸二氢铵,这种灭火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优势。因此,这种灭火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较好。3)易中天灭火器,只有我国拥有,且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短暂,在研究其机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林业工作人员及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这是因为很多火灾的案例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力度,在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如机关、单位、院校、基层等强化宣传工作,不仅全民树立和提升防火意识,还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对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进行举报和约束。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防火宣传,切实提升宣传效果。除了分发宣传单、广播、电视宣传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向广大群众做详细知识讲解,使其明确防火管理工作的意义,严格遵守各项相关规定,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森林防火教育的宣传作用,落实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主要包括加强森林火源管理,严格防控林区各类生活火灾和生产性火灾,加强森林巡查,严格控制巡查过程中将火源带入林区的行为。要建立投入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森林防火的投入,建立和优化森林火灾报警预警装置和灭火装置,完善森林防火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森林防火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消防能力。加强应急值守,杜绝在工作期间擅离职守的行为。
在森林保护方面,想要防止森林出现火灾现象,可以建立火灾预防体系。相关部门需要构建完善的火灾预防体系,其中主要包含进入林区人员的管理,对于一些在林区随意用火的居民,一定要进行适当地处罚,对引起火灾的行为给予严厉地处罚。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因此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大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在林区随意用火和引起森林火灾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除平日的监督检查外,对于火源的管理也是规避森林火灾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地生态旅游的日益繁荣及节假日庆祝活动的丰富,很多火源风险必须得到及时管控,只有户外具备消防灭火条件、安全的消防隔离线、有专人看守及适宜的其他条件时,才能允许使用火源。因此,户外用火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不能有任何疏漏,从而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林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办)、林区单位要协调配合,在森林各个区域安排专人值班,认真检查户外用火情况,确保户外用火符合规定与审批程序。特别是在重点防护区域和时间段,如清明节、春节等用火较多的时期,林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办)、林区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避免不合规的用火行为带来火灾隐患。
在林业造林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种植一些不易燃树种。为了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也可科学地设计和建立生物防火带。森林火灾一旦发生,这些对控制火势蔓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人员应注意清理周围可燃物,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满足一定宽度、覆盖范围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其防火功能。如果当地地理条件不适合建设防火带,还可以开展防火线建设,积极构建健全可靠的森林防火体系,为林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防火隔离带的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意与林区发展相结合,确保其符合实际需要,真正产生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自动监测系统。林业发展也要注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水平,对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森林地区的管理通常是通过建造望塔来进行的,但高山密林条件相对较差,林业人员的工作十分艰苦,关键是不能实现对整个林区的全面监测和覆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林区可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入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林区情况,解决传统监测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扩大监测范围。一旦森林遭到破坏或发现火源,可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采取处理措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水平和效率。
森林火灾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广,扑救难度大,积极开展消防演练,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助于降低火灾影响。应急、消防部门应结合辖区森林特点,制定专业化的培训方案,提升火灾扑救效率,并经常组织消防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同时,林区内的工作人员及家属也应深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了解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林区可邀请消防人员给予专业地讲解和指导,教授职工使用各种消防设备设施,并在培训结束后实施技能考评,不断提高职工的消防技能水平。
提高造林技术水平是避免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左家林场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围绕防火、防风要求,加强地表植物的种植,提高林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比例,重点种植优质林、耐火品种,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对于易燃烧、易发生火灾的林分进行改造,例如改造疏林地、针叶纯林、灌木林地等,增加优质品种的种植数量。另外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要根据森林生长不同时期制定防火管理目标,在林木幼苗期、成长期、成熟期采用针对性的防火技术,根据林木品种、生长情况,合理种植,严禁种植密度过大,确保林木有良好的生长空间,积极营造混交林。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合理修剪,例如8~10年幼林正处在郁闭期,生长非常旺盛,适当修剪枝叶可以增加透光度,促进林木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也减少枯枝量。修剪方法主要有全面修枝和带状修枝,林场通常采用带状修枝,既可以降低修枝成本,也可以增加森林透光度。需注意的是,修枝后要将剪下的枝条带出林区。
要加强对营林的管理,减少地表可燃物覆盖率。在幼苗期,通过平整土地、合理施肥、土壤消毒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还可以通过喷洒药剂、生物防治等措施降低赤枯病、落叶松叶峰等病虫害发生概率。还要加强林木修剪,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地表可燃物。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和严重危害性的特点,特别是在春季,随着风的影响会使火势迅速蔓延,对生态环境和林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火灾,积极开展防火宣传教育,落实防火责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管理制度、相应预案和应急机制,形成管理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现代林业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