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幼儿园 蔡敏华
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文化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学实践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展开深度挖掘探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提升教学品质,还能促进孩子的全面综合成长。
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传承过程中,文化需要依托一定的介质。幼儿教学渗透文化因子是必要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从最基础的氛围营造着手,进行有效切入。
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促使幼儿主动探知知识。幼儿园的孩子对事物、知识的认知处于懵懂阶段,仅仅能把握事物表象,甚至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对事物表象的感知都很困难。环境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中,给幼儿以直观刺激,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无疑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高效的手段之一。教室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很多学习任务都是在教室完成的。要想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可以对教室进行装扮,张贴百家姓、经典故事、诗词歌赋、书画、剪纸艺术等,让幼儿受到感官刺激,生成更丰富的认知。
校园文化环境看似简单,但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阅历尚浅的幼儿,环境对他们产生的作用更加明显。幼儿园开学之初,为了提升幼儿人文素养,让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了解。幼儿园准备了很多彩色的贴纸、绘画作品。开学第一课,教师设置了一个“小朋友,帮帮忙”的游戏。利用一上午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张贴图画,将贴纸、绘画作品呈现在走廊中、教室内。幼儿非常愿意帮忙,很快完成了物品张贴。幼儿每天在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里学习、生活,自然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
视觉激发是启动认知的基础。当幼儿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感知后,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化氛围营造是重要一环,然而这种文化渗透不够明显,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浮于表面,只能从外在形态上进行感知。显然,浮于表面的感知无法达成教学目标,更不能让幼儿感受事物蕴藏的文化内涵,必须从文化本源抓起。为了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教师不妨从文化起源讲起,以另一种视角给幼儿提供感知文化的渠道。教师要以幼儿的认知为基点,采用趣味化的呈现形式。讲述文化知识过程中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强化幼儿认知,加深他们的印象。
每一种文化体现形式都有丰富的内涵。幼儿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想要触碰到文化内涵,教师必须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要对自身定位有清晰认知,做好幼儿思维认知的指引者,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如早饭后是阅读时间,两名幼儿同时拿到了一本绘本,他们都非常想看这本书。如何化解矛盾,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时教师从廊道的图画中选出一幅,讲给幼儿听:孩子们,从第一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第二幅图中又看到了什么?教师展示的是孔融让梨的图画。幼儿虽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寓意,但他们还是能感知图画中的基础信息。“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吃梨子。”“他们手里的梨子一个大一个小。”幼儿表述结束后,教师顺势引出“孔融让梨”故事。通过这幅图讲述的故事,幼儿对礼让有了更深的理解。
环境氛围的营造只是引子,终极目标是要激发幼儿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探知活动中。文化需要一定的载体,但这些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最能吸引人、感染人,对人的成长进步产生强大动力。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细致观察的过程中主动质疑,锤炼多重思维能力。
文化载体不同,其属性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如何引导幼儿精准把握文化载体的外在特征,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融入细致有效的观察。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幼儿想象力丰富,好奇心极强,无论见到什么都要问为什么。幼儿的这些特点能够给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有利条件,但同时幼儿自控力差,好动多动,不能集中注意力。这些短板严重阻碍着观察活动的顺利推进。均衡幼儿发展,解决矛盾冲突,抓住幼儿好奇心,展开正向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观察的方向,这就是教师的价值体现。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存在差异。3岁左右的幼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缺乏针对性和逻辑性,对事物的印象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有个大概的轮廓;4岁的幼儿,好奇心理异常强烈,分辨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有效区分事物;5-6岁的幼儿,他们基本可以掌握观察的逻辑,能够比较清楚的观察事物,对物品的印象比较完整。面对幼儿特点,教师要制定对应性的观察引导策略。如引导中班幼儿学习观察小猴子,教师展示泥塑模型,让幼儿进行细致观察。通常来说,幼儿只会观察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对于那些需要进行细致观察的点,他们往往会忽视。针对幼儿观察短板,教师给出观察路径:先进行整体观察,看看猴子的身体由哪些部分构成,各个部分都是什么颜色,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局部观察。一开始幼儿心存畏惧,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经过教师的点拨指引,幼儿瞬间有了观察思路,很快投入到观察活动中。
学贵有疑。培养孩子发问精神要从幼儿园做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能力的中心点是培养创造性和批判能力,无论是创新性的生成还是批判思维的产生都离不开质疑。”可以说,有了疑问,思维能力就有了强大的助推力。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基点,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很多时候,幼儿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当幼儿心中有了疑问,教师要给出倾诉渠道,让他们尽情提问。幼儿提问的过程就是思维活跃的过程,说明他们能够认真面对知识学习,并对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面对幼儿的提问,教师要积极点赞,以一种包容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答问题,给幼儿学习探索传统文化注入一剂强心针。受认知水平限制,幼儿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幼稚甚至可笑的问题。面对幼儿的“荒诞”发问,教师要沉住气,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文化鉴赏过程中,幼儿必须全身心投入,在感知中实现情感认知升华。实操过程中,兴趣激发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兴趣作为支撑,孩子的内驱动力自然会被激活。腊八节当天,幼儿园为孩子准备了腊八粥,孩子们很喜欢。喝粥过程中,一名幼儿突然问道:“老师,为什么是腊八粥呢?是因为有八个豆子吗?我数了半天也没数清楚。”在成人看来,这是个无效问题。但教师却没有嘲笑幼儿,而是耐心给孩子讲解腊八粥的相关知识。讲解结束后,幼儿马上明白了腊八粥的起源、流传。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的文化因子不容小觑。幼儿喝粥时提出质疑,勇敢地讲出来,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就值得表扬。教师没有呵斥打击幼儿,而是给予正面的引导,幼儿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心也一定是温暖的,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
培养意识形态,形塑人文素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为了更好抓住文化精髓,给幼儿以更直观、更强烈的激发,必须结合具体的游戏活动,设置多元菜单,吸引幼儿关注,在创意实践互动参与中,帮助幼儿接收更多信息资源,感受文化熏陶和感染,最终达到滋养幼儿人文素养的目的。
文化鉴赏是掌握知识、感知文化的有效渠道。当幼儿对文化有了一定的感知后,一定要设定多元菜单,给他们提供多重活动形式,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把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要从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出发,给幼儿以鲜明的指引。这些领域就是设置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过多的内容和主题让幼儿难以消化吸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序列,每次设置训练内容从中选择一个主题,有不同需求的幼儿从中挑选,满足不同幼儿的多重需求。
知识讲解是输入。幼儿的认知相对浅显,他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新鲜感,都希望主动探索。传统文学、中国戏曲、中国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中华武术、民风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容的丰富性和灵动性给幼儿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借鉴、参考的资料。为了触动幼儿敏感神经,教师从民风民俗的角度出发,给幼儿设置菜单:在你的记忆中,中国有哪些节日,每个节日的风俗有哪些?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的难度系数不大,他们从脑海中搜集相关信息,很快做出反应。教师抓住幼儿兴趣点,从相关主题出发,给出更多选择,幼儿对信息的感知得到强化,对传统节日有了崭新认知。
教学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内化知识、生成崭新认知的必由之路。无论营造的氛围如何浓郁、理论知识讲解的多么细致,缺少了实践参与,课堂也会显得不够完整。传统教学实践不重视文化的融入,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愿在实践运用中渗透。面对教师的错误认知,要想让课堂焕发生机,必须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吸收精髓的同时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要想拉近传统文化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挖掘幼儿艺术潜能和人文素养,必须在适当保留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学形式,在新旧结合中,吸引幼儿眼球,让他们对游戏活动充满期待。
教学活动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元菜单设置是重要的,它能够让教学活动变得更精彩,凸显学习活动价值。但无论设置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其终极目标都是让幼儿在参与中有所得。进行中班《动物好朋友》手工制作活动,为了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没有按照传统形式给出半成品资料,让幼儿组合在一起,而是发挥集体优势,将幼儿分为三大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制作小动物,可以采用剪纸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捏橡皮泥、绘画的形式。最后将所有的小动物集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更让他们系统学习了传统文化,建立起全方位活动感知。
幼儿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进行细致筛选,根据幼儿个性特征进行科学对应、衔接。传统文化对课堂教学有极强推动力,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打造文化环境、追溯文化本源,给幼儿营造浓郁学习氛围。融入细致观察、引导质疑,锤炼幼儿多重思维能力。设置多元菜单、创意实践活动以滋养幼儿人文素养。传统文化为幼儿学习开辟了更多渠道,在文化的多重渗透中,幼儿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路径得到优化,综合能力快速提升,他们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