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军 赵慧军 吴雄斌 张永芳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被誉为“水果皇后”,深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在兰州及周边地区,草莓以设施栽培为主,在兰州市红古区和榆中县、兰州新区和临夏市永靖县等地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和规模。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草莓的危害日益加重。 该病在露地、大棚和温室种植中广泛出现, 在设施栽培中尤为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兰州市周边温室草莓灰霉病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灰霉病在兰州地区发生偏重, 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应当重视并提早预防。
1.1 调查地点 2020 年9—12 月,2021 年3—6 月、9—12 月,对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榆中县城关镇、兰州新区西岔镇的草莓大棚开展调查。
1.2 调查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0 部分: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每点选5 个大棚,每个大棚5 点取样,每点调查100 个果,记录总果数和病果数,统计病果率。
2.1 典型症状 实地调查兰州各地草莓灰霉病发生状况,统计结果表明,各地灰霉病普遍发生,程度有差异。草莓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由灰葡萄孢菌所致,几乎可以危害草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果实、花器、叶片、叶柄等,主要侵染果实。 灰霉病在草莓各部位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 但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均会形成灰色至灰褐色霉层, 这是灰霉病最典型的辨别和诊断特征。
花器发病时, 花瓣和萼片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继而逐渐扩大成近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并侵染整个子房和幼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全部花序和花朵。 花柄在感染后纵向延伸,褐色,腐烂。 果实在近成熟或成熟时易感病,感染初期果面呈现水渍状病斑, 慢慢变为黑褐色,最终造成整个果实变软腐烂。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果湿软、腐烂,并产生明显的灰褐色霉层,环境干燥时病果干腐,变为僵果并掉落。 叶部发病从叶基开始,初期呈现水渍状病斑,最后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大病斑并扩散侵染全叶,导致叶片腐烂、枯死,病变部位经常形成灰褐色霉状物,在感染后期还易导致早期落叶。
2.2 发病规律 草莓灰霉病传播多在低温潮湿环境下进行, 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 ℃,低温高湿时分生孢子更易萌发。 病原菌通过表皮或伤口侵入植物组织造成危害, 常以菌核、 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潜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当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继续萌发和侵染,并借助气流、降雨、农事作业等渠道进行传播。 研究证实,种植密度过大、通风较差等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发病,氮肥用量过大、土壤黏重、连作,危害加重。
灰霉病是兰州草莓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比较严重,发病程度与病原菌数量、天气和种植管理水平等均有密切关系。在防治上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发病规律,在农业综合防控的基础上,提倡利用先进生物控制技术,及时科学开展化学防治,减少损失。
3.1 农业防治 科学管理是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最有效举措。 定植前对棚室、棚膜、墙体等做好表面消毒,保持棚室内清洁。 加强田间管理,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草莓密度过大, 在发病初期未能及时清除感病植株,以致病原菌逐步蔓延到其他部位,造成二次感染。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做好大棚的通风换气,保证每天通风换气时间和频次。进入花期后,白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 ℃以上,夜间保持在12 ℃以上,湿度70%以下。此外,还可以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从源头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3.2 生物防治 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对灰葡萄孢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与研究。比较普遍的生防菌主要有木霉、酵母等,拮抗细菌比较广泛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 如用1 000 亿个/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60 g/亩,对水30 kg 喷雾防治。
目前我们已从感染灰霉病的草莓病果中成功分离出灰葡萄孢菌, 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诱变及自然条件下筛选和对峙生长实验(抑菌圈检测),最终筛选得到两株具有稳定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并对该菌进行了鉴定, 下一步计划对该拮抗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 制备拮抗菌稀释液,检测其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逐步进行应用和推广。
3.3 化学防治 人们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更是焦点话题, 目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化学药物大多是保护性杀菌剂, 国内在草莓上登记的化学杀菌剂主要有唑醚·氟酰胺、唑醚·啶酰菌、克菌丹、啶酰菌胺、嘧霉胺、氟啶胺、嘧菌环胺、环酰菌胺等。 可以使用400 g/L嘧霉胺悬浮剂1 000 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00~450 mL/hm2、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600~900 g/hm2喷雾防治。 注意药物交替轮换,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