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细妹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乡村振兴,金融先行。我国的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要改革,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才是有力的支撑。然而经济与金融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兄弟,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进步的发动机,为经济的高效平稳运转输送血液,提供养分,所以为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解决实施振兴乡村“钱袋子”的问题做全面的规划,在财政上给予优先保障,对金融支持画上重点,国家层面在乡村振兴和金融支持上下苦功夫,让人民群众看到改革的决心。
近几年来,湘西州金融部门也紧跟国家的步调,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以农村金融服务为重点的工作,并初见成效,把“金融+”措施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乡村振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湘西州是个“老、少、边、穷”的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重,困难大。在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通过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机构种类单一、农村金融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农村信贷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金融服务做后盾,那么湘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前进的速度将会大打折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到底如何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落实农村金融服务,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湘西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部门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本身基础薄弱、地理环境因素造成湘西州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到目前还未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2021年年末湘西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10.48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1 亿元,同比增长8.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62.78 亿元,比年初增加181.03 亿元,同比增长16.73%;主体生产经营贷款余额468.32 亿元,比年初增加66.06 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36.45%,比上年同期提高4.44个百分点,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增长幅度较大,从侧面反映农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已初见成效。
“金融+政策支持”,以政策导向之力助力乡村振兴;“金融+农业产业”,以产业提质力助农村变强;“金融+基础配套”,以便民惠民之力助农村变美;“金融+扶贫普惠”,以产品创新之力助农民变富。
在政策支持上,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层面强调了一个明确的态度,那就是要加大对机构法人业务在县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建立服务振兴的内设机构,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新动态进程。湘西州层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征信助力湘西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实现乡村振兴便大有希望。
在农业发展方面,湘西州政府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依靠农业产业链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及农户三大主体。目前,湘西州辖内金融机构为支持农业产业化主体发展,提高全州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为支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发展的“农户参股+扶贫资金扶持+银行信贷扶持”“银行信贷支持+产业链带动”等多种金融模式,同时重点对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和凤凰旅游业这些带动面较大的产业进行了集群式开发,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另外湘西州是一个以旅游业为重点发展的城市,为激活乡村旅游活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湘西州积极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对这些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盘活了当地产业的经济,人民也有自主造血的能力。
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首先湘西州通过信贷、发债、基础设施基金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农村公路、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其次夯实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银行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的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加,通过农户信用建档与扶贫信息相结合,拓宽农户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融资途径。
在扶贫普惠方面,打造特色金融信贷产品。目前为满足不同层面的资金需求,全州金融机构推出了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信贷产品,有扶贫小额信贷、惠农易贷、富农贷等。另外还推出专门针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信贷产品,如百合贷、茶园贷、油茶贷、光富贷等,产品创新实现了农户需求全面覆盖。
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要素的投入。在金融带动发展农村的新时代,虽然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但是因形势和环境的复杂,在建设中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健全乡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金融监管采用的是“四位一体”的监管系统,而农村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是“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县级设立办事处的是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办事处不会干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事务 。县级一般有县监管办事处,负责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但县级监管办事处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监管不够到位、监管方式落后、不能全方位掌控金融贷款机构在运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展开,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没有相应健全的配套法律做保障,致使农村金融的管理体系相对而言还不够健全。
湘西州金融机构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为主,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这类机构放贷灵活手续便捷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在湘西州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仅农行、邮储银行在农村有网点,且基本上在一个镇上农行和邮储银行各只有一家,部分乡镇金融服务供给没有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机制,金融支农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这种提升要达到一定的满意度,需要从金融体系不断地完善上去下足功夫。
目前,我国仍有很多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对于地域偏僻、发展滞后的湘西州而言,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层面,较城市金融来说,各大银行在农村所设的网点数量十分有限,资源匮乏,服务水平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早期在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金融工作的进程,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继出现,诸如村镇银行的落户、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出现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等。但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发展也严重滞后,这些新型机构与机构之间距离相对偏远,运作起来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而这些金融机构往往是以盈利为主。当投入与产出无法形成正比,也导致新型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做过多的投入,这就使得原本金融机构就不多的农村,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发展中深受阻碍。
农村不仅金融机构少,而且在创新开发新金融产品能力上也很薄弱,产品设计不够合理、权力有限,对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阻碍重重。县城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种类虽多,但符合农村市场的仅有“农户联保”“扶贫小额信贷”“惠农贷”等少数几款产品,在农村反响较好的只有“农户联保”产品,截至目前“两权”抵押贷款还没有正式启动,只是颁发了试点的暂行规定。
国家、省市虽然陆续出台了若干的政策,支持金融振兴乡村,但是农村个人或企业在享受银行融资、保险保障等金融服务过程中缺乏明晰的配套支持政策。湘西州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一是尚未成立统一的风险补偿基金,涉农资金整合支持力度不够大,配套措施不健全,难以满足农村市场融资需求。二是湘西州建立融资担保公司,但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规范的管理。贫困户和涉农企业普遍缺少抵押物,放贷需要承担的风险增大,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较为保守。如凤凰县的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无有效担保,金融机构无法增加贷款额度,从而导致公司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带不动生产,就带不动村民的收入。
信用贷款,是金融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私人或企业投资者在流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信贷,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金难以周转的困难,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农村信贷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有机遇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挑战,因为这一项贷款对于农村的人来说还有着诸多困难。对农户来讲,它是县域经济的活动主体,由于购买力低,农业投入有“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并且能够拿去抵押的物品也极少,而信用贷款则是有一定硬性的要求,需要有人做担保,而且还要审核个人的偿债能力。农户身上这些特性,导致金融服务机构与农户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信任,因为部分农户很可能没有还钱的能力,金融服务机构当然不想做赔本的生意。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支农的生产力,要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展开总体战略部署工作。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等,对乡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的力度,实现乡村振兴多元化 融资需求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金融产品尽可能地多样化,产品多样,农户或农村企业的选择就更多,而且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关系,从而金融服务也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
乡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完善,金融创新力度也需要加强,覆盖面积更需要增广。充分发挥不同性质金融机构的互补作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特殊性质和特色明确业务重点,可以大力发展股份制银行,在政策上加快推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向中小城镇、乡村拓展。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金融服务。同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出台专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等项目前期开发的金融支持,优化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贷款要素,提高涉农信贷产品适用性。
金融意味着风险,加上面对的群体是农村,如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经济活动没有法律做后援,那么这项工作在实施中就有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金融服务机构就会畏首畏尾,开展起来不仅速度缓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最后无法实现。
所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为其保驾护航。 否则无法规避风险,就会影响总个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目前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为了改变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渗透到了农村,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一只领头羊,为农村经济输送了流动的血液。改变和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负重致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带动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要面对的困难就如在戈壁滩上找泉水。当然国家层面的力度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对配套设施的改进和金融体系上的完善会使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步入一个新台阶,新金融产品的开发也将得到有力的后援支持和保障,法律法规的健全也会随着众多问题的出现而得到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但未来的农村将满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