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马 卓
(1.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南阳 473003;2.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牧医工程学院,河南南阳 473003)
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正逐步向信息化、工业化靠拢,饲料企业也正在积极地从小作坊向机械化生产方向发展,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后必然会省掉大多不必要的基础劳动力,转向更高端的技术型生产,因此,饲料企业要大大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以往的大批量招聘劳动力到现在的追求高精尖人才,饲料企业要提高自身的选人能力和人才甄别能力,为自身企业选择更加适合发展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张淼,2021)。
饲料企业进行人才引进时首先要明确自身企业的文化理念,迎合时代发展背景,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市场与以往相比处于不同的状态,饲料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发展理念,秉承企业发展理念,力求贴合市场发展需求,建立顺应市场发展方向的运行机制,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张国坤,2020)。
2.1 家族色彩普遍存在 基于我国饲料企业的发展历程,大多数饲料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区域性强,在选人用人方面大多是就近引入当地居民或家族人员。在这样的用人环境下很难保障员工素质,影响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对外来人员极易排斥,影响外来人员能力的发挥,导致其对企业发展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2.2 缺乏人才管理意识 饲料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对高精尖类综合性人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加上大多数中小型饲料企业本身规模小,部门设置不清,其本身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谈不上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有些饲料企业设置的人力管理专门部门,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有些饲料企业的领导人员认为人力资源部门非效益或市场部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就不断缩编,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重背离,并不符合现下市场发展的科学理念(张俊华,2020)。
2.3 忽视人员在职培训,导致人才吸引力差 与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同,民营饲料企业大多数只重视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忽视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更不会设置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忽视了员工在职培训这一环节(李浇,2019)。长期发展下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逐渐降低,造成人员不稳定或人才流动性大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相关调查发现,刚毕业的高材生更愿意到大型企业或大城市发展,原因是他们更看重完善的职工培训机制,因此,忽视员工在职培训这一环节会导致中小型饲料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留不住人才。
2.4 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饲料企业发展初期,内部管理设置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的发展需求,饲料企业应根据现实状况在企业内部加设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人才的配置,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训和晋升等。但大多数饲料企业目前都比较随意和盲目,多凭借领导人员的经验和主观意志进行管理,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和科学性。另外,在现实中,人才管理制度往往以处罚为主,极少出现奖励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员工积极性,破坏整个工作氛围。在市场化背景下,企业员工的需求已从最低级的物质需求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会根据心理需求满足情况决定自身去留,一个有规划、有前途的企业将是员工的首选,缺乏奖励机制,忽视员工精神需求的企业将留不住人才(李涛,2021)。
2.5 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一般中小型饲料企业的门槛相对偏低,因其初期发展大多以小作坊为主,对高层领导的专业性缺少重视,会出现有些高层领导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同时其他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或从事最基层工作的人员,导致整个饲料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整体素质偏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有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也极难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影响饲料企业人力资源高质量运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对企业员工档案、晋升、选拔和培训等工作进行管理,并没有将企业发展理念很好的融合进人才引进管理中。并且大多数的饲料企业人事部门只是从事简单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创新。而现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饲料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有规划的进行人力资源布控,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不仅包括程序化的人才流动和人事基础性管理工作,还需要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帮助企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从人才引进、人才发展培养和晋升通道等对饲料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因此,饲料企业领导者要提升自身管理技能,同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要有很好的提高。
“三园”建设指的是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建设,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能有效优化要素在城乡间的流通。“三园”建设的提出能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对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同时能提升园区内企业的规划和发展,帮助企业能更加高效的发展(苏伟,2019)。
3.1 “三园”建设拉高了饲料企业发展品质,有利于人才积聚 “三园”建设能将资源集中起来,提高整体企业发展的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发展代替传统的手工业劳作模式,将饲料企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引导,形成农作物深度加工产业链,协调发展饲料产业的良好发展格局。另外,“三园”建设的发展理念能帮助现有饲料企业从原有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与上下游产业链联系更加紧密的深度产业链,从而激发整个饲料企业向纵深发展,提高其发展品质。
3.2 “三园”建设发展理念能帮助饲料企业提高其文化发展理念 在乡村振兴和生态发展等发展理念下,“三园”建设能帮助饲料企业审视自身发展状态,深化其文化发展理念,增加饲料企业的文化价值。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新业态,不仅对传统产业进行传承,而且要积极进行产业创新,精心打造产业间的互联发展,拓宽饲料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全新的发展理念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让科技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同时让产业拓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因此,“三园”建设能帮助饲料企业从内核上完成企业的创新发展,拓宽企业发展路径还能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吕莎莎,2019)。
4.1 打造现代农业创新人才高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含量高的机构合作 以“三园”建设为依托,打造新的企业发展定位,充分运用农业科技园带来的机遇,着力围绕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以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基地为发展定位,能吸引更多富含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高校、院所及研发中心等。以此为契机,饲料企业能依托这些科研机构定向合作培养出具有定向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完成人才从培养基地到市场发展的良好衔接,提高人才的有效供给。另外,政府部门对这种科研机构及项目的精准扶持不仅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向外界发出一种信号,能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流通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增加饲料企业人才引进效率(邱晶晶,2021)。
4.2 当地政府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当地饲料企业高端人才待遇 饲料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应根据“三园”建设的发展需求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务支持。提高园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同时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定期的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政府还要按照人才引进的方式对来此区域就业的专业技术和高端人才给予相关补助(宋林佳,2020)。
4.3 整合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饲料企业要在日常运营中加强对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培训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培训的价值。首先,饲料企业要以“三园”建设发展理念为依托,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针对该目标对饲料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在员工培训等企业活动中将战略目标和企业精神相融合,获得员工对企业文化和战略发展目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简化,健全职工晋升制度,提高员工晋升的公平度和透明度,从而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时刻依据市场发展需求对企业文化和人才管理进行创新和改进,打破传统守旧思想限制,提高企业发展站位,帮助中小型饲料企业对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真正发挥出人力管理价值(李志扬,2020)。
4.4 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战略,强化人才引进渠道 依托“三园”建设的发展理念,饲料企业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改掉用人唯亲的传统家族式发展思维,合理高效地引进和利用人才,依据员工的能力安排工作,减少人才浪费。饲料企业的人才引进战略计划要与当下市场发展需求相一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科学评估饲料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方向。根据公司发展预期目标对员工学历和技术职能进行划定,严格控制饲料企业人才的供需状况,还需要根据市场外部大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行预测分析,在内外同时监测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人才供需平衡。同时,饲料企业还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坚持人尽其用,公平竞争,实现企业内部人员的公平竞争。
总之,人才的有效引进能保持饲料企业的发展活力,并有效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饲料企业要维持长效的发展,需要顺应乡村振兴发展,依托“三园”建设发展要求,提高自身内部管理效率和用人机制,有效地联通市场和企业发展,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资金投入,采用正确的用人理念,以独特的发展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树立现代人才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