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繁殖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

2022-11-23 01:31:14卫星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畜母畜公羊

卫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100)

1 牛羊繁殖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遗传基因

从以往养殖案例中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牛羊繁殖能力存在较大差别。有些比较优越的牛羊品种具备繁殖周期短、繁殖数量多等优点。这种类型的牛羊品质优良性不容忽视。为此,在实践中应严格筛选牛羊种类,并尝试培育新的品种,充分发挥不同种类牛羊的优势,通过遗传基因的遗传发展,促进群体质量及数量的提升。

1.2 环境因素

牛羊养殖环境的改善对其繁殖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外界环境产生变化,如光照时间、通风时间等的变化会影响牛羊发情周期。以母羊为例,如果养殖期间光照时间很短,可以加快母羊性腺激素的分泌速度,刺激其卵巢活动,延长母羊发情时间。反之,如果光照时间过长,则会缩短母羊发情期,进而会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

1.3 营养因素

牛羊养殖过程中需要饲喂饲料,而饲料组成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饲料营养丰富可增加母牛和母羊排卵数量,也可有效延长母牛和母羊的发情期。与营养摄入不足的母牛与母羊相比较,营养摄入充足的母牛和母羊繁殖能力更强。与此同时,营养充足的公牛与公羊精子质量也得以提升。基于此,工作人员应意识到营养调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交配季节,为牛羊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提升牛羊繁殖能力。

1.4 群体差异

不同类型的牛和羊生存习性和生存习惯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存在共通之处,即大部分牛羊繁殖都是季节性繁殖,一般集中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只有少部分特殊品种在任何季节都能繁殖。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其繁殖规律,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提高牛羊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

2.1 选择繁殖能力高的公母畜进行繁殖

牛羊养殖工作中需要强化选育工作,尽量选择繁殖能力强的公畜和母畜。值得注意的是,繁殖能力极大程度地受遗传因素影响,而不同个体的繁殖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别。在选种过程中要考虑牛羊发育情况、性成熟情况、排卵情况及配种指数等要素,根据现有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品种。选种工作期间还应掌握相关资料,如公牛和公羊祖先的生产能力。同时,在选择公牛与公羊过程中要选择那些生殖器官发育较好、体质水平较高、雄性特征明显、精液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牛与公羊。在母牛与母羊方面,充分考虑母畜发情排卵能力、哺乳能力。

2.2 提高种公畜和繁殖母畜的饲养管理水平

配种前后需要给牛羊提供富含营养的优质饲料,提升母畜排卵质量和公畜精液质量,从而提升受胎率。母牛和母羊怀孕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母畜需求适当增加营养供应量,提升胎儿免疫力,避免出现流产或死胎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供应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控制在健康水平,避免能量过高导致母牛、母羊过度肥胖。如果母畜过于肥胖,会影响受精质量和卵泡的正常发育。面对初次发情的母牛和母羊,在营养供应方面注意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量,确保母牛和母羊可以正常发情排卵。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牛和羊,都需要确保其营养均衡,才可以实现强化繁殖能力的目标。

2.3 保证生产优质精液

优质精液是确保牛羊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母牛和母羊尽早受胎的重要基础条件。为确保可以获得优质精液,需要合理选择公牛和公羊。在选择期间考虑其生理状态和外观,还应考虑其繁殖历史,检查保存的精液质量。在公牛和公羊成长过程中还应定期检查精液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应尽早更换公畜,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随着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公牛和公羊的精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除控制好其密度、质量、完整率、畸形率等要素之外,还应开展规范化管理,稀释、冻精、解冻、输精等操作一定要规范,确保精液质量达到繁殖标准。

2.4 做好发情鉴定,做到适时输精

牛羊幼崽养殖一段时间后进入性成熟阶段,这时需做好牛羊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合理性也是确保合理配种的基础。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时,距离卵子排出时间越近,受胎率越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判,准确掌握母牛和母羊的发情期,确保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不会错过最佳时间。以母牛为例,测试其发情的常见方式为直肠检测法,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测试,并掌握母牛卵泡发育情况,判断并确定发情时间,从而在最为合适的时间进行输精处理。而在母羊发情期检测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为公羊试情法,即结合母羊对公羊的行为反应,对母羊进行外部观察,从而判定母羊是否发情。明确母牛和母羊的发情时间后,一定要做好繁殖记录和发情周期记录,通过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后续工作做好充足准备。最后,在输精工作中,受精位置也会影响母牛和母羊的受胎率。母牛最佳位置为子宫体内,母羊最佳位置在宫颈。

2.5 重视早期妊娠检查,防止空怀问题的出现

牛羊妊娠后需工作人员进行早期的妊娠诊断工作,避免母牛和母羊出现空怀问题,空怀也就是所谓的适龄母牛或母羊交配或人工授精后没有怀孕的现象。就目前情况看,可以使用的诊断技术很多,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母牛或母羊配种完成20d 后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未受胎情况则需进行复配,尽量缩短时间,从而提升母羊及母牛的妊娠率。母牛和母羊在妊娠过程中也需要对胎儿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防流产处理,将处于妊娠期的母牛和母羊与其他同类进行分隔处理。

2.6 利用多胎基因

利用多胎基因、引入多胎品种也是强化牛羊繁殖能力的重要手段。多胎品种也可与其他地方优质品种进行杂交,使其后代具备更多优势,并强化地方品种的繁殖能力。大量研究发现,多胎品种的大范围推广有利于区域繁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引入多胎基因后,要做好后续饲养工作,为牛羊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2.7 重视配种技术,做好保胎措施

养殖人员在工作期间确定好公畜和母畜发情时间后,要找出发情重叠时间,把握好时间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种。以母羊为例,绝大多数的母羊发情时间一般可以达到20d 左右,但排卵时间不确定。因此,养殖人员需要重视配种技术的应用,控制好时间,避免错过最佳配种时间,提高配种成功率。如果错过最佳配种时间,精子和卵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问题,胎儿质量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哪种配种方式,都需要进行规范化操作,严禁出现漏配等相关问题。配种工作全部完成后做好饲料配制,确保母牛和母羊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 减少各类疾病对繁殖能力的影响

牛羊繁殖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类疾病,进而对繁殖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重对牛羊疾病的相关控制。牛羊出现的健康问题如下:①养殖环境不好。一些偏远地区的牛羊养殖规模较小,养殖环境清洁工作不到位,牛羊排泄物的处理不合理,环境卫生存在较大问题,牛羊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牛羊繁殖能力的提升更是无法实现。②用药不规范。牛羊养殖过程中疾病种类很多,在防治过程中,药物使用量很多,频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病毒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药物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同时,部分养殖人员在不明确牛羊状态的情况下随意用药,无形中为疾病突变提供机会。同时,药物用量控制不到位,如某药物短期内看不到疗效就随意增加药量。此外,部分养殖者还会使用大量抗生素,虽然短期内可以看到一定效果,但长此以往牛羊疾病会加重。③疫苗接种不规范。为实现疾病防治,牛羊在养殖期间会接种疫苗,避免大范围传染病的出现。但很多养殖者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使用的疫苗质量不合格,甚至是过期疫苗,疫苗无法发挥作用,疫苗接种也失去了意义,防疫效果不够理想。④随意引种。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牛羊养殖质量方面,但忽略了引进牛羊的质量。在引种期间操作不规范,所使用的技术不够成熟,引进带病牛羊,影响本地牛羊的身体健康。部分引种场地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缺少相关质量文件,可能会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大幅提升。由此可见,引种前需进行慎重考虑,选择合适的引种场和牛羊种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面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3.1 应用抗菌肽

抗菌肽属于碱性多肽物质,来源于昆虫。抗菌肽在牛羊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大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具体而言,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可迅速杀灭标靶,疗效显著。与此同时,抗菌肽由于来源于昆虫,含有很多天然成分,可有效解决牛羊身体中真菌、寄生虫的问题。此外,抗菌肽的应用还可抑制牛羊身体中肿瘤细胞的生长,几乎不存在副作用,可促进牛羊健康成长与发育。近些年来,抗菌肽在养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幅度降低牛羊患病概率。但这种物质在昆虫体内的含量很低,提取方面存在较多困难,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大量生产。因此,使用这种物质时一定要考虑养殖场自身的经济条件。

3.2 充分了解相关防疫知识

了解相关防疫知识是确保疾病防治效果的基础。就目前情况看,牛羊流行疾病的种类较多,多数疾病可通过前期免疫解决。同时,不提倡过多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使后续处理出现更多问题,导致药物无法发挥效果。

3.3 正确规范用药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如果牛羊出现疾病或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向兽医说明情况,切不能根据经验随意购买药品。与此同时,控制好用药量,在专业人士引导下进行用药。管理部门也应做好兽医整治,严厉处罚违规售卖药品的兽医店。以此提升养殖人员的防范意识,为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小结

牛羊繁育管理工作对养殖业而言有重要意义。为提升牛羊繁殖能力,需养殖人员掌握并灵活应用先进的繁育体系,做好日常管理,并通过选择繁殖能力高的牛羊进行繁殖,提高种公畜和繁殖母畜的饲养管理水平,做好发情鉴定等工作,提升牛羊繁殖能力,从而使养殖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公畜母畜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公畜生殖健康的几项检查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09:10:08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公畜生殖健康的几项检查
公羊触篱
吃狼肉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
非繁殖季节提高公羊精液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