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婉欢 牛志力 尹福泉 高振华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雷州山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优良地方品种,为中国国家地理保护产品,是广东省唯一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的肉羊品种。据史料记载,雷州山羊的养殖已有1200 多年的历史,具有性成熟早、繁殖性能高、耐粗饲、耐炎热、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粤东西北及海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养殖山羊品种之一。山羊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小且易加工,而且营养价值高,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属草食动物中的高端食品,具有美食与药用滋补功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老幼皆宜,深受当地民众喜爱。雷州山羊板皮优良,可以制作柔软、舒适的皮革制品。
雷州山羊被毛多为黑色,少量麻色或褐色,无绒毛,毛短且富有光泽。面部平直,额头稍微凸出,颌下有髯,耳朵中等大小且向两侧竖立开张,背腰平直,胸窄腹大,臀部短狭而倾斜。公母羊均有角,公羊的角较粗大,角尖向下弯曲并向后方两侧伸展,颈部粗壮,母羊的角较小,角尖向上向后弯曲,颈部细长,其乳房发育良好,呈球状。雷州山羊肉质鲜嫩,板皮致密且有弹性。在长期选育中,雷州山羊形成高脚和矮脚两种体型[1],高脚种为大骨羊,体型高大,呈长方形,腹部紧,善于行走和跳跃,多产单羔,喜食灌木枝叶,数量比较少,适合放牧养殖。矮脚种为细骨羊,体型矮小,腹部大,多产双羔,不择食,适合舍饲养殖,也是目前主要的饲养品种,存栏数量较大。雷州山羊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54 和47kg,平均身高分别为60 和55cm,平均体长分别为62 和58cm,平均胸围分别为87 和80cm,平均宰前体重分别为42 和39kg,屠宰率50%~64%[2]。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结果显示,雷州山羊的屠宰率为62.35%。
养殖场实际观察结果显示,在放牧养殖和粗放管理的条件下,雷州山羊2 月龄左右的母羊有发情表现,5~6 月龄性成熟,6~7 月龄可以进行第一次配种,平均妊娠期147d。母羊一般两年三胎,平均年产羔率203%。雷州山羊常年可以发情[3],产后发情时间平均为29d,平均发情周期20d(16~26d),高温高湿和放牧养殖的环境下,部分雷州山羊在初情后5~8d 会有第二次发情表现,经过2~3 次后发情间隔时间会达到20d 左右[4]。
母羊发情后8~12h 一次配种受胎率为80%,复配受胎率可达100%。雷州山羊产仔多集中在春、夏和冬季3 个季节,三季度间差异不明显,分娩时间多集中在下午。胎平均产羔数1.73 只,双羔率74%。高脚种一般多产单羔,矮脚种一般多产双羔,而且随着选育强度的加大,双羔率有增加趋势,双羔成活率可达90%以上。公羊种用年限一般为5 年,母羊种用年限一般为6~7 年。
经广东海洋大学肉羊产业体系研究人员观察测定,雷州山羊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别为40 和30kg,羔羊初生体重平均为1.8kg 左右,其中单羔2kg 左右,双羔1.7kg 左右,出生后10d 平均日增重表现为单羔90g 左右,双羔50g 左右,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有较大差距[2],主要原因是雷州山羊长时间缺乏系统的选育和规范的饲养,导致品种退化,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均有所下降。另外,肖育华等试验结果表明,在舍饲状态下,雷州山羊初生至2 月龄生长相对缓慢,雌性与雄性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3~8 月龄时生长快速,且雄性生长速度大于雌性,9 月龄后山羊生长速度逐渐减缓[5]。
雷州山羊作为雷州地区著名的肉羊品种,其瘦肉率高且肉质鲜美。魏武川等试验结果表明,15~18 月龄的雷州山羊屠宰率为40.34%~42.76%,净肉率为29.05%~31.59%,眼肌肉酸度pH 为5.82~6.12。肌纤维直径较细,为44.68~49.72μm,所以羊肉嫩度较高[6]。熟肉率为45.49%~55.11%,而肉的肥度与熟肉率呈正相关,因此,雷州山羊的羊肉肥度不高,表明雷州山羊具有很大的肥育潜力。由于雷州山羊缺乏系统选育,不同个体之间相应的肌内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另外,雷州山羊的羊肉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 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
有记录记载,雷州山羊最早来源于山东省[7],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随着南迁逐渐适应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童雄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全天温湿度指数(THI)均值为84.30 的热应激环境下,雷州山羊表现正常,在环境温度28~35℃,相对湿度67%~82%,温湿指数81~88 的条件下,雷州山羊的表皮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变动范围为35~36℃,直肠温度变动范围为38.61~39.29℃,直肠温度较体表温度高3.71~3.23℃,而且环境温度越低,两者的差值越大[8]。呼吸频率和心率随环境温度变化有较大变化,THI 从81 上升到87.8 的极重度热应激条件下,雷州山羊的呼吸频率增加14 次/min,心率增加8 次/min。除此之外,雷州山羊夜间游走的时间多于白天,以此来减少蚊虫叮咬[9]。
雷州山羊在湛江地区的养殖方式为以放牧养殖,归牧补饲为主,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羊场采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方式,但农民的放牧养殖依然是雷州山羊生产的主流。经观察测定,放牧条件下雷州山羊采食时间占放牧时间的70%~80%,反刍多发生于夜间,且全天用于反刍的时间为6h 左右[9]。雷州山羊喜欢采食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牧草,在植被种类复杂、牧草丰富的草地放牧,雷州山羊对牧草种类的喜好程度依次为大花牵牛>牛筋草>柳叶苕>其他>白茅。在放牧采食过程中,雷州山羊能主动避开有毒有害牧草,采食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鲜嫩牧草。有研究表明,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与雷州山羊的采食频率呈强负相关[10],即牧草NDF 含量越高,雷州山羊对应的采食频率越低。与此同时,魏子维等试验表明,舍饲状态下,在饲料中添加精料能有效提高雷州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和总增重[11],因此,在放牧加补饲条件下,归牧后补饲精料有助于雷州山羊的生长和育肥。另外,在放牧过程中,羊只若出现缺水情况,会表现出采食量降低、游走增加、离群寻找水源等行为[9]。在排泄行为方面,雷州山羊每天排粪和排尿次数分别为9 次和7 次,均表现出白天排粪次数与排尿次数多于夜间的趋势,原因是雷州山羊白天采食时间长,且体内新陈代谢旺盛。
雷州山羊的群居行为较强,在野外采食时喜欢结伴同行。放牧过程中通常由头羊带队,其他羊只跟随。羊只若脱离群体,则会发出呜鸣声表示不安。由于雷州山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公羊在争夺交配权时会发生打斗现象,而且繁殖季节的打斗频次增加。放牧时在头羊带领下,羊群上午出牧时采食积极,下午和临近夜晚时采食急迫,以便过夜;上午采食时间占13%,下午占17%;上午采食速度平均为38 次/min,下午为33 次/min[9],相比于其他的山羊品种,雷州山羊的采食速度比较慢,而且放牧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打斗和竞争性采食。由于放牧条件下雷州山羊夜间补料较少,出牧时腹部缩瘪,归牧时腹围增加,有“草包” 之态。舍饲条件下食槽不够会发生拥挤和竞争性采食行为。
雷州山羊性成熟早,繁殖能力较强。能观察到雷州山羊的公羊爬跨和母羊接受爬跨等性欲行为的年龄为58 日龄[4]。鸣叫、摇头摆尾、阴门肿胀和爬跨是母羊比较典型的发情表现。雷州山羊虽然常年发情,但发情有较大的季节性差异。秋季发情的母羊发情症状比较明显,特别是鸣叫行为,初产羊和后备羊发情时阴门肿胀明显,而经产羊不明显。雷州山羊上午出现发情的情况多于下午,发情时母羊会兴奋不安,四处张望,不停地摇尾巴,放牧时离群,对外界反应敏感,食欲减退,有交配欲,主动接近公羊,在公羊追逐或爬跨时站立不动或叉开后腿呈排尿姿势。性成熟的公羊会用鼻子嗅闻母羊,或用蹄子挑逗母羊,甚至爬跨母羊。雷州山羊在春、夏、冬3 个季节产仔较多,且分娩时间集中在中午和下午[4],母羊分娩前1~3d,会有腹部下垂、乳房表面光滑、明显增大、乳头发红等明显症状。当母羊乳头垂直发硬,后腹两侧明显塌陷,常回头望腹部,发出鸣叫时表明母羊可能会在当天或第二天分娩。临产前母羊不愿行走,起卧不宁,阴户有黏液流出时即表明羔羊即将娩出。
雷州山羊母羊的护仔行为较强。在羔羊出生后,母羊通过舔舐与闻嗅行为和羔羊建立亲子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母羊寻找羔羊和哺乳的时长均在分娩3d 内逐渐增加,3d 后逐渐稳定,而与羔羊待在一起时长则在3d 内逐渐下降,3d 后逐渐稳定[3]。经产母羊熟悉羔羊的时间一般在分娩后6h,而初产母羊由于缺乏经验,需24h 接触后才可以和羔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不考虑胎次的情况下,单羔母羊对羔羊的舔舐与闻嗅时长相比于双羔母羊较长。分娩后母羊通过寻找羔羊、舔舐、哺乳及和羔羊共处等方式实现与羔羊的互动,经产母羊的表现欲高于初产母羊;试验条件下,雷州山羊母羊仅出现拒绝或中断哺乳的轻微异常母性行为,没有发现踩踏、攻击或丢弃羔羊等异常的母性行为。
目前广东省粤西地区雷州山羊的养殖方式是舍饲和放牧并存,小规模养殖以放牧为主,规模养殖以舍饲为主,研究雷州山羊的生物学习性和行为习性,可以更好地因地制宜,加强管理,减少疾病,提高生长速度,实现高效养殖。
雷州山羊作为广东省粤西地区优良的地方品种,能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养殖条件,具有耐高温、耐粗饲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根据雷州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建立科学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可以改善饲养方式,实现精准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