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彬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漯河 462300)
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地处温带,具有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包括盆地、平原、水面以及丘陵等,全年无霜期285 天左右,适合多样化的农作物生长。
近几年,随着河南小麦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速度,需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推广应用措施,使农民全面了解小麦种植要点,确保河南省小麦种植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依据河南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小麦品种,确保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抗病性,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适合河南省中北部地区种植的品种有百农207、周麦22、漯麦18 等;适合南部地区的小麦品种有郑麦9023、隆平518 等。此外,种植前需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可使用1%生石灰水与小麦种子混合,拌种后及时播种,尽量现拌现用。
小麦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没有特别要求,为切实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要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的地块,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后,需在土壤中施入20%多菌灵,清除土中残存的病原菌。整地时深耕,深度25~30 cm,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还能促进土壤保墒能力提高[1]。
冬小麦播种时间与温度有着直接关系,适宜播种温度为16~18℃;半冬性小麦品种播种时温度应在16℃左右;春小麦品种播种时温度应维持在12~14℃。按照河南省各地的天气条件确定较佳种植日期,河南北部冬小麦种植日期一般在9 月底~10 月上旬;南部地区播种时间在10 月下旬,可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苗期管理
此阶段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麦苗生长至3~4 叶时间苗,生长至5~6 叶时定苗,并将弱苗去除,避免其与强苗争夺养分。地块中出现断垄、缺苗时,需在间苗时补苗。
2 月底~3 月中旬化学除草,使用除草剂时需保证温度高于10℃,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除草剂的化学效果,还能避免除草剂在小麦表面残留[2]。
小麦抽穗期后至灌浆期前,应合理补充营养,促进小麦穗粒快速生长,可叶面喷施2%尿素。土壤缺少磷元素与钾元素时,可使用0.3%磷酸二甲。
小麦生长中的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麦锈病、根腐病、红蜘蛛等,需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时间和病虫害发生程度采取针对性防控技术。预防小麦锈病、根腐病等,可以叶面喷施乐果乳油或苯溴凝剂;防治红蜘蛛、金针虫等,可以将锌硫磷颗粒剂与土壤混合,施药后浇水,来提高用药效果。
河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示范工作,邀请广大农民参与到小麦种植技术的示范与应用中,加强示范效果与科学引导。各地区可建立小麦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并邀请农民参观小麦种植技术的试验成果,使农民全面了解先进种植技术的优势,提高其主动使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效果[3]。
先进的小麦种植技术是集育种、管理、病虫害防治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要加强普及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更多农业了解此科技的优势和重要性。需形成健全的农业宣传制度,明晰地方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和涉农企业的职责,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宣传与推广氛围。不断拓宽宣传的渠道与范围,通过电视广告、海报、新媒体等平台增强农民的认识和了解。
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河南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加大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河南省小麦种植产业朝着规模化发展。同时,不断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投资等方式,为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应组建具备专业推广能力、理论知识较强的人才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定期宣传小麦种植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解决农民在小麦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同时,加强培训,培训内容要包含小麦种植技术应用要点、推广工作理论以及其他新技术,不断提升推广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确保为农民实际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此外,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素质的推广人才到基层地区工作。
小麦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切实提高农民的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河南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需为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与优惠政策,并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完善推广体系,培养专业的推广技术人才,确保农民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从而达到促进当地小麦产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