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亮
(甘肃省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溉对于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农田灌溉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要分析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提高我国农田灌溉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发展[1]。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冲突愈加严重,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水资源灌溉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意义深远。建立完善的农田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用水,提升灌溉效率和质量,培养农户的用水排序理念,避免秩序混乱出现用水纠纷,切实提升灌溉作业的质量与效率。
农田灌溉工程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联系密切,为了提升工程效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在满足农作物灌溉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二是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带来更加可观的效益。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影响因素多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农田灌溉工程整体效益地发挥,并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灌溉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转变对农田灌溉管理的认识,对农田灌溉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另外,我国大部门地区的农田灌溉管理并没有对商业性和公益性进行明确区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田灌溉的发展。
农田灌溉缺乏完善的用水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用水体系,导致我国的农田灌溉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田灌溉水费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农田灌溉管理者便会鼓励农民多用灌溉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较好的节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目前很多农田灌溉工程存在着政事不分的情况,尚未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农田灌溉工程管理工作中仅仅是按照基本职能进行,未能深度拓宽和研究。此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工程运行需要,要发挥农田灌溉工程应有效应,还需积极拓宽思路,创新管理模式,确保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落实。但由于目前水利部门对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经营理念混淆,未能做到管养分离,存在多部门分别负责不同内容的情况,彼此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田灌溉高水平发展。
我国水资源开发无法与农业发展相互协调,是导致我国农业用水矛盾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水资源短缺,无论是季节性还是区域性水资源分布都不均衡。另外,我国工业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产生了较严重的污染,导致可以被用来农田灌溉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虽然我国对水资源有一定的规划配置,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充足,促进我国农业发展[2]。
为了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需要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方法。部分农户缺乏节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由于节水意识的缺乏,对农作物的生产和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即便制定了一系列节水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积极效应发挥不充分,配套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加之多层次和多渠道水利投入机制落实不到位,投入机制未能量化,因此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无法及时检查和反馈不足。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节水意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在开展农田灌溉管理工作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其顺利开展,特别是对各种先进灌溉技术和灌溉设备的利用,如果缺乏资金支持,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无法被应用到农田灌溉中。我国对农田灌溉管理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导致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并且未能对设备的进行有效地维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3]。除此之外,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尽管水利部门对于大型灌区改造作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完善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实现灌区节水改造,为大型灌区兴建配套设施以及节水改造,实际成果斐然。但由于灌区改造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诸多部门利益,而且根深蒂固的理念导致很多人员改革信心不足,未能深入调查就制订改革方案,后期实施中存在很大的不足。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农田灌溉管理,促进农田灌溉工程高水平建设和发展。
制定合理的水价,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调度。各地区根据当地对水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费计收制度,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制定合理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农田灌溉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受历史因素影响,很多地区的水商品意识较为淡薄,相关部门和用水户对水资源管理改革认知存在欠缺,供水体制还不完善,未能形成健全的用水市场。此类因素的存在,导致供水工程无法良性、稳定运行,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对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宣传袋、节水倡议书和现场咨询等方式,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同时,摸索市场规律,增强市场意识,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水市场环境。加快角色转换,转变政府职能。针对目前部分灌区职能交叉和政企不分的问题,持续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明确地方政府的导向作用,深入到基层调查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实现水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国家政策要深度理解和严格执行,不能生搬硬套,要契合区域具体情况应用到实处。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在农田灌溉管理工作中促进水资源的管理和农业用地灌溉节水的顺利开展,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提高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保证农田灌溉用水的充足。要提高对再生水的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田灌溉管理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田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和建立高效率的灌溉制度和机制,提高农业用地和农田灌溉的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农田灌溉管理方式,提高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避免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造成水资源浪费。
在开展农田灌溉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对老化的灌溉设备及时地进行更新换代,防止出现因设备问题导致农田灌溉管理无法顺利开展的现象。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面积。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要有计划的划分建设区域,建立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基础设施的灌溉面积,保证最大限度利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最大限度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不断发展新的灌溉区域[4]。
在进行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时要合理地制定农田灌溉方案,根据当地的土壤和农作物实际条件选择灌溉方式,只有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天气进行深入的了解才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灌溉方案。由于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结构不同,而且农业政策差异大,对不同的地区要采用不同的农田灌溉方案,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
提高农田灌溉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农田灌溉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加强对农民开展科学灌溉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灌溉技术的认识,保证农民对科学灌溉保持认同,还要在农田灌溉管理中采取节水措施,政府要提高对节水措施的经济补贴,保证节水措施有效落实。
建立完善的水价体系有助于为农田灌溉工程运行与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水价改革和体制改革要同步落实,在明确农田灌溉工程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水价来反映客观实际。确定水管单位性质,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工程管理,确定合理的水价,以此来降低农民生产负担。因地制宜,推行多样化的水费计收模式,可以承包经营,也可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代为收取水费,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农田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农田灌溉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加强农田灌溉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水资源浪费,节约用水,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