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琪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900)
水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国加大了对灌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旨在解决传统农业发展体系下的困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增,能够将地势较低区域的水资源输送到地势较高的区域,满足多元化的灌溉需求,从而提升农业发展活力。特别是在很多水资源紧缺的区域,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以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基本目标,防止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以增强灌溉工作的连续性及高效性。应结合当前工程建设要求和供水期的灌溉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运行管理计划与方案,从而体现设备的应用价值。
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保障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受到社会高度关注。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大以及灌溉难度的提升,必须依靠高性能的提灌设备,应加强对设备运行安全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长期高负荷运行过程中会导致设备出现振动和变形等问题,应做好全面检查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1]。针对各类运行参数进行评估并记录,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采取检修措施,以促进提灌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由于灌溉环境较为恶劣,需要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以完善的检修方案为依托,提高维护效果。
首先,提灌设备的运行效率不高。部分设备存在老化问题,抗气蚀性能无法达到运行要求,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振动超标和流量不足的情况,对农业灌溉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未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和控制也会导致电流泄露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其次,信息化程度不高。在现代化农业体系下,设备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需求。对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力度较低,降低了设备灵敏性,也会出现较高的损耗。最后,辅助设施运行效果不佳。在使用真空泵、排污泵和闸阀等辅助设施时,由于存在较为严重的老化问题,也会影响实际操作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提灌工程越发重视。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经济建设需要,相关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会提高工作强度,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机电设备处于长时间的运行状态,高强度、高负荷运行,很容易发生故障或者是变形的情况,尤其是对于电力提灌站来讲,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不但会导致设备与材料的性能下降,工程系统运行质量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正因如此,相关企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提高对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腐蚀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高强度运行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加强管控力度,确保机电设备的施工寿命能够得到保障,对于整个工程的运行质量也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与其他工程相比,由于电力提灌工程所涉及的环境较为特殊,且风险性较高,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会对机电设备产生较为严重的损耗。因此,相关企业在开展电力提灌站的设备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性能的管控与维护工作,强化农田灌溉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且扩大灌溉面积。对于工作人员来讲,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泵质量不佳的情况,由于设备的长时间应用,使得工程安全隐患较多,风险较大,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在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管控,明确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处理作业,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建设也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人员综合素养会对电力提灌工程质量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企业往往会将工程效益看做核心内容,工作重心都放在如何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方面,忽略了人员素质对整个工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后续工作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相关企业在日常工作前要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实践的方式丰富人员工作经验,在面对设备故障时能够对其进行有效且合理的排查工作,不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同时还能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与前提,应确保各项制度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实现对每一个重点环节的严格控制,保障设备操作的规范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设备安全[3]。在设备管理责任制的建设中,要明确泵站负责人基本职责,协同值班长做好设备运行状况的评估和检修工作,明确日常巡检和重点检查的内容,提高部门工作协同性。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管理,将安全运行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需要结合巡回检查制度、运行制度、操作监护制度和水位汇报制度等实施全过程、全周期管控。对倒闸操作中的关键点加以详细说明,明确不同提灌设备的缺陷类型和原因,为后续维修和更换提供依据。当设备出现问题时,需要做好事后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针对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维修,可以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化,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成本投入。针对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分析,与生产厂家做好交流沟通,以便根据实际运行特点及原理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维修计划及方案的编制要符合当前农业生产需求,防止对灌溉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构建完善的维修人员专责制,使维修人员能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在维修工作中提高重视程度,确保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预防性检修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针对运行参数出现异常的设备进行检修,真正起到事前控制的效果,防止设备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定期开展维护试验,能够从设备的运行角度出发实施管理,防止停机时间过长而影响生产工作[4]。另外,需要确保主设备和附属设备的完好率分别在100%和98%左右。
在信息化时代,需要转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借助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减轻运维人员负担,达到精细化管控的目的。应加大在信息技术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同时以信息化远程监控系统为依托,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远程管理,为调度工作提供可靠情报。合理设置数据采集层、泵站管理层等,同时改善通信模式,保障信号的传输质量,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5]。针对提灌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校核和分析,从而明确故障的位置和原因,也能够通过参数分析对故障问题加以预测,有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调度系统中,以运行电压、电流、温度和流量等参数为依据,能够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调度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化管理的要点及难点,从而维护提灌设备的安全运行。
做好各类设备的运行监管也是保障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顺利运行的关键,针对其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确保农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加强对夜间巡视工作的重视,实现对初期问题的及时控制。以相关操作规程为依据,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整体操作水平,避免启停故障而形成安全威胁[6]。对倒闸操作票和工作票实施全面检查,针对低电压和系统失电等问题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协同当地农民做好各类设备的维护管理,防止出现人为蓄意破坏的情况,为上水生产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保障。此外,相关企业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还要明确日常维修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维修方案,加强日常养护,提高机电设备的实际应用效率,以此来确保农田灌溉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就目前情况来看,有关机电设备最为常见的现象便是磨损、老化故障、变形以及锈蚀,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倘若工作人员没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便会使得设备本身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彻底丧失功能的情况,进而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检验与安装质量管控。在开展润滑系统设备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先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以此来确保不同区域的润滑效果都能够得到保障。因为机电设备所处的环境相对恶劣,空气潮湿,加上长期运行,很容易对设备本身产生腐蚀的情况,使得性能下降,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需要施工单位定期开展维修与巡视工作,加大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不但能够有效确保设备运行不受影响,在安全运行管控方面也能够实现有效的保障。
相关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从提灌设备操作原理角度进行讲解,提高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正确使用设备,进而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在进行设备管控的过程中,企业还要明确设备的清洁要求,定期开展清理工作,避免设备内部出现污染物堵塞的情况,由专业人员对其加以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行效果与质量。倘若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设备磨损严重的情况,则要对其进行更换,而其他轻度磨损的部件则要利用润滑油进行补充,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有利于提升人员对工作的谨慎态度,严谨对待自身工作,避免机电设备操作时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要求电力提灌站管理人员合理安排设备检修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工作,保障机电设备功率和性能达到农业灌溉需要。检修人员如果发现有机电设备的功率异常,应立即展开维修工作,按照检修结果进行故障处理。如果在检修时发现设备的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且维修成本很大,维修后设备可能还会面临着故障问题,可以考虑更换设备,避免日后设备运行再次出现问题。
在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要针对供水期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和评估,以预防重大故障的出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但是由于运行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和辅助设施问题的存在,也会对提灌设备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为此,应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维修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和加强运行监管等措施,逐步提高整体管控效果,以改善设备运行状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