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灸法联合中药治疗儿童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2022-11-22 10:48费小琴刘秀秀葛丹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灸法肠系膜

费小琴,李 文,刘秀秀,葛丹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上海 200032)

肠系膜淋巴结炎亦称Brenneman综合征,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病毒感染,好发于7岁以下儿童,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有时伴随有腹泻或便秘症状[1]。目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现代研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是感染所致。西医关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定论,主要采用抗病毒、广谱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及对症治疗。临床上很多患儿发作频率较高,腹痛的症状经常不定时出现且位置移动,通过药物治疗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反复多次使用抗生素,势必引起患儿胃肠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易致反复易感,病情迁延难愈,所以对于迁延未愈的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案[2-4]。中医药治疗本病常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疗法如灸法、穴位敷贴、推拿等[5]。回旋灸法是悬灸技术中常用的施灸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回旋灸法联合中药内服干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型,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该研究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批号2019LCSY06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门诊3~7岁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5.0软件依据病例数生成随机数字表,按照首诊先后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女18例,男22例,平均年龄(5.75±1.57)岁;观察组40例,女21例,男19例,平均年龄(5.50±1.59)岁。2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胡亚美、江载芳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中肠系膜淋巴结炎章节及相关文献制定[1,2]: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或有腹泻或有便秘;腹痛部位不固定,以右下腹为常见;腹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痉挛性疼痛或掣痛、隐痛;发作间期患儿精神状态正常,未有明显不适;腹部B超示单个肿大淋巴结短径>5 mm,或者2个以上淋巴结呈弥漫性均匀性改变,其最大长径至少有2处>10 mm和/或最大短径>5 mm,纵横径比(L/T)≥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中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张奇文、朱锦善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腹痛”章节[6]: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阵发性脐周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反复发作,外感、食积或情绪波动后易发作,或伴呕吐,可自行缓解或伴便秘,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年龄在3~7岁;性别不限;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指标正常;患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意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已确诊为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过敏性紫癜(腹型)、功能性腹痛、肠虫症、外科急腹症等患儿;合并有心、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腹部皮肤溃烂、过敏的患儿;正在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儿。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药内服:柴元方组成:柴胡5 g,元胡5 g,炒白芍5 g,炒枳壳5 g,川芎5 g,连翘5 g,陈皮3 g,甘草3 g。药物制剂采用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剂(四川新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1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回旋灸法治疗。①腧穴定位:根据梁繁荣主编《针灸学》教材[7],选取阿是穴、神阙、中脘及足三里穴位;②操作过程:参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教程》教材[8]进行操作,先详细评估患儿局部皮肤、热耐受度、过敏史及病室环境,并耐心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根据同身寸法定位法确定腧穴位置,然后点燃艾条后悬于施灸穴位上方约2 cm处,反复往来旋转移动,移动范围直径约3 cm,每处灸10~15 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疗程10 d。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1.6.1 症状体征观察及积分 根据气滞血瘀型的辨证特点以四分法制定主要症状(腹痛、腹部压痛)分级量化表,分别根据程度的轻重记为0分(无)、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次要症状(面色、烦躁、睡眠、食欲、呕吐、腹胀、嗳气、大便)分级量化表,分别根据程度的轻重记为0分(正常)、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见表1~2)。

表1 主要症状分级量化比较

表2 次要症状分级量化比较

1.6.2 疼痛程度积分 采用FPS-R[9]对患儿进行整体疼痛程度评估,评分从0~10分,与之对应表示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同时也可以用6种面部表情的卡通图片描述,从放松的微笑、绷紧的面容、面部扭曲的面容到痛苦的哭泣等形象地表示分值所代表的疼痛程度。患儿在评估时指向表示与疼痛程度相符合的刻度或者卡通面部表情图片即可。

1.7 疗效标准

1.7.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好转,总评分比值下降≥95%;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好转,总评分比值下降>70%~95%;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好转,总评分比值下降≥30%~7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评分比值下降<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单项有序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2组患儿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采用2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腹痛及腹部压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儿治疗前后腹痛及腹部压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腹痛及腹部压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M(min,max)]

2.2 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2组患儿治疗前后次要症状(面色、烦躁、睡眠、食欲、呕吐、腹胀、嗳气、大便)积分比较,采用2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各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次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面色、烦躁、睡眠、呕吐、腹胀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腹胀、嗳气及大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次要症状积分治疗后比较,其中睡眠、食欲、腹胀、嗳气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M(min,max)]

2.3 脸谱疼痛积分比较

2组脸谱疼痛积分比较,采用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脸谱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观察组的脸谱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脸谱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脸谱疼痛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脸谱疼痛积分比较

2.4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愈显率65.00%,痊愈1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观察组愈显率87.50%,痊愈6例,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0例。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在疾病疗效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6)。

表6 临床疾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腹痛”“痰核”等范畴,其主要病变脏腑在肠胃,外感、食积、情志失调等为其常见诱因。小儿卫外功能不及,易受外邪六淫而致病,又加之脾常不足,不知冷暖自调易受外邪侵袭。又因小儿不知饮食自节易致饮食停滞,致使中焦气机阻滞,传变入里,导致内外之邪相结,积于肠间,形成痰核(淋巴结肿大),脏腑气机通调不畅,不通则病,故而出现腹痛。目前临床本病以气滞血瘀型[10]为多见,故采用理气通络止痛为其治疗原则。

柴元方是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化简而来,共8味中药组成,分别为柴胡、元胡、连翘、川芎、炒白芍、炒枳壳、陈皮、甘草。柴胡味苦性平,属于肝胆经,善宣通升散、疏肝解郁;元胡味辛苦性温,属于心、肝、脾经,善活血行气止痛,治一身上下诸痛属气滞血瘀者,二药共为君药;臣药一为川芎味辛性温,属肝、胆经、心包经,乃血中气药,寓其有活血、通达、解郁、止痛之功效;臣药二为连翘味苦性微寒,属于肺、心、胆经,用以制约君药之温性,寓有清热散结之功效;佐药一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属脾、肺经,用以散寒理气,寓有行气止痛之功效;佐药二为枳壳味苦、辛性微寒,属于脾、胃、大肠经,用以破气消积,寓有理气行滞之功效;佐药三为芍药味苦性微寒,属于肝经,用以养血柔肝;佐药四为甘草味甘性平,与寒热药同用能调和诸药之药性而取其平,用以缓急止痛,故应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使气机通利,“通则不痛”,拟柴元方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灸法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通过烧灼艾草、草药等物质,将温热之力透过皮肤传至体内,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11-13]。艾叶的药性生温熟热,可起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加快炎症灶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恢复[14]。回旋灸法是临床艾灸治疗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是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做往来的旋转运动,经过温熨或烧灼艾绒来提供温热刺激,通过穴位传导循行至经络,从而改善局部功能,结合阿是穴、神阙、中脘及足三里相配伍,通过回旋灸法,使热力、药性渗透到配伍穴位上,经过温热刺激、经络传导,融合穴、灸的功能,达到消瘀散结、温经止痛的作用。

阿是穴是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并列的第三类穴,亦无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来作为刺灸部位的一类穴位,亦可根据患者对切按的疼痛感觉点参考取穴。推本溯源“阿是穴”的起源,依据“阿是之法”理论,最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药方·灸例》中就有记录阐述:“有阿是之法……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15]”神阙穴位于腹部脐的中央,连结十二经脉,使经气循行奇经八脉以及全身经络从而联系五脏六腑,乃一穴而系全身,为任脉之要穴,使经气相通可达遍通脉,起到调节脏腑、培元固本的作用[16,17]。中脘穴居于胃脘中间,又名“胃脘穴”,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为胃之募,是八会穴之腑会,将经气引入脏腑,促进气血运行,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之一。《难经》曰:“腑会中脘。疏曰:腑病治此。[18]”中脘穴为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交会之处,六腑之气汇聚于此,具有健脾和胃、温中化湿、通腑导滞、理气化痰、安神定志的作用[19,20]。足三里穴居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为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乃补益脾胃的重要腧穴,又是胃腑下合穴,依据“合治内腑”通利脉道,具有调理脾胃、益气通络、疏风化湿和扶正祛邪的作用[21]。中脘和足三里相配伍属于合募配伍,合募配伍方法起源自《黄帝内经》引述而来,合穴在下、募穴在上,将六腑的下合穴与本经的募穴配伍,使之上下呼应,致脏腑纵横相交,起到升降相合、调畅气机而治疗腑病的作用[22];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合募配伍在《针灸精粹》中亦有记载具有“理脾胃,兼治腑中一切疾病”,故在治疗过程中取两者在主治上的共性相互协调,增强疗效[23]。

综上所述,回旋灸法悬灸阿是穴、神阙、中脘及足三里联合中药治疗干预肠系膜淋巴结炎愈显率87.5%,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腹痛、腹部压痛、睡眠、食欲、腹胀、嗳气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回旋灸法联合中药治疗儿童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疼痛等不适症状,临床操作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符合儿童简、便、廉的临床用药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灸法肠系膜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