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任 卓 翟瑞龙
蒋士成,我国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聚酯工业工程化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化工、化纤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设计之一总负责人,参与并主持了我国最大的化纤基地——仪征化纤工程。主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容量聚酯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创聚酯装置建设国产化道路。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21年获中国化纤行业终身成就奖、第六届感动石化人物称号。
本刊记者:港珠澳大桥吊装的“一根绳”、北京冬奥会上的“飞扬”火炬、“烈火烧不着的工装”,这几年,中国石化在高性能纤维材料研发方面亮点频现,让人印象深刻。请谈谈您对中国石化这十年发展的感受?
蒋士成: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加以推进;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十年来,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将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公司发展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的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打造投入高地、人才高地、政策高地,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优势,“十条龙”科技攻关机制有效运转,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攻关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发展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向并跑和领跑转变。高性能纤维材料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们知道,神舟上天、蛟龙下海、高铁飞驰……背后都离不开高端新材料的支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对位芳纶并称为三大高性能纤维,是纤维材料领域中的“金字塔”,在国防军工和民用工业上都有广泛应用,是强国强军的战略物资。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经过前期多年艰苦的研发,这十年,中国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对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在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突破、品种开发、产品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展示了中国石化主动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
本刊记者:今年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石化化工行业与纺织业协同布局,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进行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效低成本生产。对于今年这些行业新政策,您怎么看?我们应如何面对当前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蒋士成: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面对当前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亟需以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质量创新和高水平人才。要进一步打造投入高地、人才高地、政策高地,大力培养各行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建立高级专家库,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技术专家、杰出工程师、杰出技术工人。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推进各类人才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化纤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建设,构建产学研结合、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全方位提高高性能纤维等纤维新材料创新能力。
中国石化有一批实力雄厚的研究院,可以充分发挥在技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势,在新的赶考路上,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本刊记者:作为我国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和聚酯工业工程化的主要开拓者,60多年来,您参与见证了我国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对于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期待与展望?
蒋士成:从化纤行业来说,“十四五”我国化纤工业还需锻长板、补短板,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纤维新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需要重点攻坚的三个着力点。需要布局一些重大科技和工程专项,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化基础研究,推进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工作,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
纤维新材料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要重点关注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生物基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这几类纤维的技术进步。在高性能纤维领域方面,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T1100级、M65J级碳纤维的制备技术需要突破;对位芳纶需要实现高强型、高模型对位芳纶,芳纶纸、芳纶蜂窝材料等稳定化、规模化生产,满足安全防护、光通信、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在高效、低成本的基础上研发功能性,拓展其在海洋养殖、防护服装等领域的应用。
绿色制造将成为制造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纺织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工程院设立了“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咨询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对我国纺织产业碳排放现状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减排技术、纺织原材料碳排放系数和废旧原料循环利用碳排放效益等的研究,形成纺织行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并提出我国纺织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政策措施和建议。
在智能制造领域,要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建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工厂。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作用,集中资源打造服务化纤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强化供需对接,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