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贤颖
内容提要 同义现象在语言中非常常见,而汉语和法语中都拥有大量的同义词。同义词所提供的丰富的选择使法语学习者在汉法翻译中能够避免重复,从而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通过比较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对于同义词的不同分类方法,我们认为,在词义上和在文体上辨析有所区别的两类同义词对翻译实践中的选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红楼梦》法译版本中选取若干动词或动词词组,对比李治华译本和吴鸿缈译本的选词差异,力图从辨析同义词的角度,对词的本义和附属意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在汉法翻译实践中,既避免误用同义词,又能丰富语言的表达。
同义关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法语拥有大量的同义词资源。这些同义词为表达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正确辨析它们有助于更准确、更生动、更清晰地运用法语表达。在庞杂的语言学分支中,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通常对同义词研究甚感兴趣。因此,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笔者有幸参与《红楼梦》法译绘本的审稿,参考李治华译本,对照审校第70到77回的内容,得以观察并感受两个译本的异同,并借此机会筛选了其中的动词和动词词组译例,从同义词辨析的角度探讨翻译中如何实现更准确地用词。
传统语法学家将法语单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名词、动词、品质形容词和副词在内的词汇词,它们数量巨大而且具有自我更新和派生的能力;另一类是包括冠词、代词、限定形容词(非品质形容词)、介词和连词在内的语法词,它们的数量有限且固定,通常不派生新词。通过观察和比较,词汇词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同义词,而语法词因其固有的特性,不容易发生同义现象。
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对于同义词进行了不同定义。语义学家拜伦(Christian Baylon)和法布尔(Paul Fabre)在其合著的作品《语义学》(La sémantique)中指出:“同义关系指不同的词或词组之间能够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这种关系。一组词或者词组可以相互替换时,我们称之为同义词。”①Christian Baylon, Paul Fabre.La sémantique.Paris : Éditions Fernand Nathan, 1978, p.167.语义学家热尔曼(Claude Germain)和勒布朗(Raymond Leblanc)在他们的著作《普通语言学入门》(Introduction à la linguistique générale)中指出:“两个词或词组在任何语境下都可以互相替换时,我们称之为同义词。”②Claude Germain, Raymond Leblanc.Introduction à la linguistique générale.5 La sémantique.Montréal : Le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1982, p.47.这一观点显然不能被接受,因为要想找到任何语境下都能互换的词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同义关系一定限指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词汇学家大都认为,同义关系描述的是一种关系,当发音不同的词或词组表达了相同的意义时,这种关系即存在。
对比语义学家和词汇学家对于同义词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两者都肯定同义关系描述的是不同词汇能够表达相同意义的关系,但是语义学家普遍提到的“可替换性”作为界定同义词的标准却没有被词汇学家采纳。问题在于,可替换性能否被认定为界定同义词的标准?其他的标准又是否存在?
(1)可替换性
将可替换性作为界定同义词的标准,是说当一组词可以互相替换且不影响意义的表达时,即被认定为同义词。应该说这个标准在很大范围内是可行的。例如:我们可以说:“Elle s’en va à Paris”,其中的s’en aller可以被替换为partir pour,使句子变成:“Elle part pour Paris”,意思的表达没有受影响。因此,在这个语境下,s’en aller和partir pour是同义词组。同样的例子很多。
(2)意义
每个词在一定的语境中都表达一定的意义。语境的改变会诱发意义的改变,一组词之间原有的同义关系就需要重新界定是否成立。例如:法语boire和absorber在“L’homme boit de l’eau”和“L’homme absorbe de l’eau”两个句中相同地表达了“喝水”的意思,在此语境下,boire和absorber是一对同义词。但一旦语言环境改变,如在“L’homme boit de l’eau”和“Le sable absorbe de l’eau”中,absorber不再表达“喝水”,而是“(沙土)汲取水分”,这时它与boire的同义关系则不能成立。
事实上,我们在通过意义界定同义词的同时,也利用了可替换性来验证同义关系。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两个词表达相同或者相近的含义,且二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可以互相替换时,即可称之为同义词。
(3)同义关系的不可传递性
如前所说,同义关系总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下,表现为一旦语境发生改变,同义关系便不再确定。因此,同义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将这个原则代入一组同义词中,便不难得出结论,同义关系是不可传递的。也就是说,我们判定A和B是同义词, B和C也是同义词,却不能就此认为A和C是同义词。
这个原则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同义关系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下,在传递同义关系的同时,语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同义词之间也总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细微的差别,每一对同义词分别都拥有特殊性,使自己区别于对方。这种特殊性和差别会随着同义关系的传递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传递越远,同义关系就越不能成立。
词汇学家主要按照语体、表意,以及这两方面都有区分的视角将同义词分为三大类。
这类同义词主要通过说话人的不同态度,使用的不同场合以及其使用的搭配加以辨析。
一组同义词因说话人对其赋予的不同态度而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同样表达“女孩儿”的意思,使用poulette或者biquette 就比fille多了几分亲密;而用jouvencelle或者nymphe则带了几分戏谑之意。
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用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语级和语域。如要表达“吃”意思,通常情况下manger、s’alimenter、se nourrir,甚至prendre都是可以用的,但bouffer、becter、briffer就只能在朋友或者熟人之间使用。
按照语体区分的同义词中,还有一类是通过不同的句法组合和词语搭配来互相区分的。如employer和se servir都可表达“使用、利用”的意思,区别在于,employer是及物动词,可以加直接宾语,而se servir则必须加介词de,引出间接宾语。
这类同义词表达的意思大体上相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细微的意义差别。例如:mer和océan都指“大片面积水域”,区别在于océan对应的水域比mer更深,因而对应到汉语中,一个是“洋”,另一个是“海”。
在语体和表意两个方面都有所区别的同义词虽有但并不常见。原因显而易见:一组词越是在各个方面都有区别,成为同义词的可能性自然越小。
了解了同义词的概念、判断方法以及分类之后,我们再从本义、附属意义及其词语搭配的层面分析比较同义词,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选词提出建议。选词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张培基认为是“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③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第36-44页。。翻译初学者面对众多的同义词,不但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使译文与原文的意义相符,还要通过语域、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等辨析同义词,尽量使译文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
动词包含有施动者、受动者,以及所表达的动作或者状态这三个重要因素。梁守锵从句法—语义学角度,通过动作主语、动作内容和动作方式等对同义动词进行辨析。④梁守锵.《法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第201-203页。我们则发现,同义动词也可从词源、词缀等词汇—语义角度相区分。从句法—语义学角度还可以挖掘出动作对象来,对同义动词进行分析比较。
(1)词源
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又称罗马语族或拉丁语族,由古拉丁语演变而来。借助词典,很容易找到某个法语词的拉丁词源,从源头辨析同义词。例如,《红楼梦》第70回中,姑娘们和宝玉谈到诗社,有人提议“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曹雪芹,高鹗 2019:544),可以译为nous devons...nous évertuer à le restaurer,也可以用s’efforcer替代s’évertuer。很多法语词典对于这两个动词的解释是一样的,甚至有的用它们互相释义。由此可见,二者表达的意义十分接近。那么,这组同义词到底如何辨析?法语《小罗贝尔词典》对两个词的词源给出了提示:s’efforcer←se esforcer←é- et force,这说明s’efforcer含有force的成分,即“全身体力和智力”;再看s’évertuer←soi esvertuer←é- et vertu(courage, activité),说明这个词包含有“勇气”的意思。这样看来,选择后者翻译上句会更接近汉语“鼓舞”的含义。
(2)词缀
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称为词缀。通过词缀构词法构成的新词因为和原词共用一个词根,往往表达相近甚至相同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互换,从而成为同义词。辨析这类同义词,我们可从它们的词缀入手。
《红楼梦》72回中,鸳鸯前来探望生病的王熙凤,和王的丫鬟平儿有段关于王熙凤病情的对话。平儿说“(她)所以支持不住,便露出马脚来了”(曹雪芹,高鹗 2019:560),可译作“aussi ne peutelle plus y tenir, et laisse-t-elle entrevoir des marques de faiblesse”,也可以用entrevoir的同义词voir,译为“si bien qu’elle n’en peut plus et que les symptômes se laissent voir”。从构词看,entrevoir与voir的区别即在于前缀entre-;从意义看,带有前缀entre-的entrevoir暗含有“模糊不清,隐隐约约”的意思。王熙凤的病情此时尚未得到大夫的准确诊断,谈话中的两位姑娘对此也只是泛泛而论,所谓的“(病症)露出马脚”在患病初期也应该只是“隐约显露”,所以这里选用entrevoir应该更符合实际情况。
(3)动作方式
动词描述动作和状态,描述相同动作的同义动词可通过实现动作的不同方式来区别。例如,同样是表达“饮用”,lamper和siroter的方式就不一样:前者指“大口喝”,后者是“呷”。
《红楼梦》第77回,一个老妈妈在训斥姑娘房里的年轻丫鬟时说,“别想着往日姑娘护着”(曹雪芹,高鹗 2019:605)。是选 protéger还是défendre?虽然两个词都可达意,但它们实施保护的场合和方式是不同的:二者都可以使被保护对象远离现实的危险,但只有défendre才能通过辩护使被保护者远离言语上的攻击。结合贾府里的情况,想来老妈妈说的正是往日里姑娘们为自己丫鬟辩护使其即便犯错也免受责罚,因而这里选用défendre更符合原意。
(4)动作对象
描述动作的同义动词可以通过动作对象相区分。例如,“带某物到某处”用emmener和emporter都可以,但要说“带某人去某处”,就只能用emmener。
《红楼梦》第70回,宝玉因为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而郁郁寡欢、魂不守舍。他的贴身丫鬟袭人很是惊慌,但是“不敢回贾母”(曹雪芹,高鹗 2019:543)。可以译为“n’osant s’ouvrir à l’Aïeule Jia de leurs craintes”,也可以译为“n’osant en informer l’Aïeule Jia”。两个词都表达“让某人知道某事”,却因动作对象不同,而在使用上有所区别。informer qqn de qqch.包含两个动作对象:人和事。而对于自反意义的代词式动词,动作对象则是主语自己,即主语将动作实施在自己身上,自反代词可以充当直接或间接宾语。所以,在s’ouvrir à qqn这样的结构中,已经出现间接宾语结构à qqn,自反代词se充当的便是直接宾语,即动作对象,因此s’ouvrir à qqn的含义正是“向某人敞开自己(内心)”。回到《红楼梦》原文,袭人等人不敢汇报给贾母的,恐怕不是自己的内心,而是宝玉的现状,所以这里使用informer更加准确。
通过语域、口笔语、旧词、语境、感情色彩等词语的附属意义,也可以辨析同义词的使用。
(1)语域
语域是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指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行为。对于熟悉的人和认识的人,我们使用的语言不同;同样,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的不同,我们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传统文体学区分为讲究语言、标准用语和通俗语言三种语级。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对用语仔细推敲,使语言生动形象,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例如,《红楼梦》第74回,王熙凤训斥一个顶撞了姑娘的妈妈,说道“快出去!”(曹雪芹,高鹗 2019:581)可译为“décampez d’ici au plus vite”;也可译为“dépêche-toi d’en sortir”。décamper还是sortir? 这两个词传达的说话者的态度截然不同。尤其是décamper使用命令式,表明说话者对于说话对象是不怎么尊重的。而sortir则显得中性而平和。结合上下文,这是王熙凤训斥下人的时候说的话,因此décamper更好地诠释了封建家庭中的等级关系。
(2)书面语和口头语
语音是体现口语的物质形式,而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书面语和口语虽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两者同时存在很大差别。书面语遵循的语法体系比口语的要复杂和严谨,用词上也存在区别。例如《红楼梦》第70回,姑娘们因捡到一个风筝,而想到把自己的风筝也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曹雪芹,高鹗 2019:548)。对此,可译作:se purger或se débarrasser。两者在词典里是互相释义的。但是,se purger被标记为文学用语(littér.),说明该词在日常会话中不常使用,可见se débarrasser在这里更合适一些。
(3)旧词和古语
误用旧词或古语是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词典中标记vieilli,表示该词语虽然可理解,但已少用,甚至不再用于日常会话中;vx.表示该词语已进入历史,只在某些特定的表达需要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会造成理解障碍。对于这两类情况,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同义词替换。
例如,《红楼梦》第74回,浩浩荡荡的搜查小队惹恼了探春姑娘,王熙凤辩白说:“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曹雪芹,高鹗 2019:580)其中的“(错)怪”,如何在en vouloir à qqn和s’en prendre à qqn之间做出抉择?《小罗贝尔词典》对于s’en prendre à qqn的解释是s’attaquer à qqch.ou à qqn en le rendant responsable de ce qui arrive。很显然,s’en prendre à qqn用在此地表达“(错)怪”的意思非常贴切。对于en vouloir à qqn,《小罗贝尔词典》有两个释义:1.<vx.> s’en prendre à qqn;2.éprouver de l’hostilité, du ressentiment, de la rancune à l’égard de qqn。这个词组和s’en prendre à qqn存在同义关系,但这里它们不可相互替换,因为en vouloir à qqn的第一个释义前标有vx.,也就是说这个词组在今天已经无法传达s’en prendre à qqn所表达的“(错)怪”的意思。
(4)语境
语境在翻译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上我们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非语言语境又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两类非语言语境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对翻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它们对于指导翻译实践很有意义。
《红楼梦》第77回,轰轰烈烈的搜查行动以丫鬟司棋被赶出园子告终,宝玉正巧撞见了拉着司棋走的这拨人,本想跟司棋好好告别,却被这两个老妈子客气而又不容反抗地破坏了,宝玉一怒之下骂她们道:“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 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曹雪芹,高鹗 2019:605)。试比较两种不同的翻译:1.Comment se fait-il que ces créatures, dès qu’elles se sont accouplées à l’homme, commencent à puer de la même odeur que les mâles, et se mettent à commettre les mêmes abominations qu’eux ? 2.Comment est-il possible que ces femmes, une fois mariées et frôlées par l’odeur des hommes, soient devenues si ignobles ?。两个译本分别用了se marier(mariées)和s’accoupler表达“嫁了汉子”,se marier的意思不需多言,但s’accoupler的释义是:s’unir sexuellement (animaux),即动物间的交配。乍一看,似乎不妥,但倘若回头看原句,要特别注意“气味”这个词,它改变了s’accoupler的命运:我们知道,动物的交配是靠互相辨认气味来实现的,将这个本该用在动物身上的词用在那些老妈子身上,恰恰说明了宝玉认为这些人缺少人情味儿,表达了他对这些人的憎恨。s’accoupler因此恰到好处。
(5)感情色彩
通过一个人说话时使用的某些特定的词、特定的结构和特定的语气,我们可以判断出说话人想表达的情感和态度,甚至某些更加深层次的含义,这就是常说的词语的感情色彩。
《红楼梦》第74回,探春对一个老妈子发怒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曹雪芹,高鹗 2019:581)。对于“拉扯”,tirer和tirailler哪个更好?这两个动词描述的动作本身相似,但暗含的感情色彩不同:tirer有“把别人拉到身边”或者“引起别人注意”的含义,tirailler则直接包含了“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反复拉别人”的意思。由此可见,tirailler含有“讨厌”的内涵,更适合传达被惹怒的探春对老妈子的呵斥。
正确使用一种语言,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繁复的语法体系,词语搭配也必不可少。根据搭配习惯选择同义词,需要我们辨析词语惯用搭配传达的意义,经常要受语法规则和语义特征的限制。因为词和词的搭配是有选择性的,它既受制于词义本身,又取决于词的用法和习惯。所以,参照句法和词语固定搭配,也能帮助辨析同义词。
法语有很多习惯搭配,例如retirer de l’argent de la banque,combler une lacune,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习惯搭配对外语学习者的理解不会造成太大障碍,但在其使用时却容易构成“陷阱”。
《红楼梦》第71回,鸳鸯在后园模模糊糊地看见两个人,“她定睛一看”(曹雪芹,高鹗 2019:557),发现了司棋。两个译本分别翻译为“elle fixa son regard”和“elle assura son regard”。动词fixer和assurer都有“固定”的意思,但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讲,法语说fixer son regard或者assurer sa vue,而罕见assurer son regard。
当然,上面分析的情况不能涵盖所有方面,语言是灵活的,特例总是存在的。
例如,《红楼梦》第74回,“抄阅”“搜阅”“搜查”“翻检”这组同义词频频出现(曹雪芹,高鹗2019:574—584),为避免重复,两个译本交替使用了examiner、fouiller等同义词。在这种情况下,选用哪个词多与译者的习惯相关。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上述举例不难看出,从不同角度正确辨析同义词,有助于我们在翻译中实现准确用词。汉语和法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同义现象非常普遍,挖掘不同的理论,选取不同体裁的文章,提炼出更加广阔的语料库资源,可以使同义词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而将同义词研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则更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