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11-22 18:26王茜龄赵爱春敬成俊刘宇
蚕学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科蚕桑桑树

王茜龄 赵爱春 敬成俊 刘宇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2018年 5 月提出要全面推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 2019年4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分别为10 000个左右[1-3];2019年10 月印发了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并就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建设内容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4-5]。西南大学的蚕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随后学校和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举措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着力将蚕学专业建设成为“传统学科、现代水平”的世界一流专业。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桑树栽培及育种学》一直是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桑树栽培的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桑树栽培综合管理技术、桑树的性状遗传规律、桑树的育种技术和方法,全面了解掌握桑树的生物学基础,能够运用栽培及育种理论知识进行生产管理。在蚕桑丝绸产业出口创汇占比较高的年代,这种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近20年来,蚕桑产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学生的就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正处于蚕桑学科重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5]以及蚕学一流专业和新农科建设启动等重要背景下,《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急需要进行深度改革与探索,挖掘其丰富的思政元素、浓厚的“三农”情怀、通用的农业技术和前沿创新研究成果,让课程教学内容适应学科发展变化,适应当代农业尤其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突出专业特色,以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核心,以“金课”的标准建设《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适应现代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的需要就显得更加紧迫而重要。

1 《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知识学习与能力素质提升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桑树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案,对过时陈旧、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合理精简,在彰显专业知识内容的未来性、前沿性上多下功夫[7]。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资源,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 《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新农科”建设要求开创“三条路径”,即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经,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科技人才,高标准建设好农林“金专”“金课”和“高地”[8-9]。因此,应将产业需求、就业需求、多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据此,针对国家一流专业蚕学的核心课程《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及学院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该门课程改革的思路举措,使之更加符合“新农科”发展需要。

2.1 创新课程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老师的,课后是学生的。一方面因为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又少,老师希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面面俱到,有讲不完的内容,形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不带着学习目标、不带着问题来课堂,只是带着耳朵听课,用手机不停拍授课PPT,更有甚者是在课堂上刷手机、打瞌睡。听课结束后,学生以完成作业为主要目的,机械地抄完作业,等待期末考试的时候速记知识点,以应付考试过关。鉴于上述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随着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后的预期成果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识、共进、共享的过程,而不再是单向的授课过程,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加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2.2 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围绕“教什么”的问题进行改革。首先是通过《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生不仅能认识桑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掌握桑树栽培及育种的扎实理论基础,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10],而且要教会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次是教会学生如何触类旁通,将《桑树栽培及育种学》的内容融入大农业、大林业、食品业等,可将教学内容分为知识体系构建、专业技术核心、实验实践、创新研究专题等几大模块;第三是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灵活地用于现代桑树栽培管理及育种实践中,达成新农科建设的教学目标;第四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科学问题,又如何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去分析科学问题,思考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总之,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力求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此外,还要合理分配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老师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2.3 创新课程思政方式

栽桑养蚕具有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蚕桑丝绸是我国农耕文化及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故蚕桑丝绸文化得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思政元素丰富,“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描绘了天下太平、农家欢乐、合力生产的和谐景象;然而蚕桑产业也经历了盛衰交替、波折起伏、稳定发展、调整波动、转型升级等不同的阶段,产业的变化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紧密相关,故完全能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述如下的内容:丝绸曾为皇室贡品,多次作为国礼迈出国门,古老的丝绸架起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国文化互通互融的桥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古巴前总统卡斯特罗送辣木、桑树种子,中古就辣木、桑树、粮食等领域合作以及签署《中国—古巴农业合作规划》达成了共识,中国将在古巴建设辣木、桑树、水稻、果蔬等农业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共同提高农业水平、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农业都深有喜爱,具有浓厚的“三农”情怀,馈赠的辣木、桑树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为中古友谊新的见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周期长、田间调查辛苦、科研工作风险大,但我国桑树育种科技工作者选育出了相当数量的优良品种提供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较高的国家荣誉,以此引导学生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困难,增强为产业科技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11]。

2.4 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是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形式[12]。简单地说就是“怎么教”的问题。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教学中,需要采用灵活多样、构思精巧、富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4.1 开放式教学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尝试开放式教学,对于开放式教学的定义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里所讲的开放是指空间开放、内容开放、态度开放、资源开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我校保存桑树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建有占地10 hm2以上桑树种质资源圃的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的宝贵素材和重要场所。课程教学不拘泥于教室,桑树种质资源圃对学生开放,让他们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大自然中去观察不同类型的桑树种质资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提出质疑进行交流讨论。如“桑树”中文名称的由来,不同的桑树种质资源如何从形态上进行区分?桑树叶片的形状主要有哪几种,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桑树叶片的大小?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对课程的讲授也因此更加有针对性、吸引性和长效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去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教学更具针对性、适用性,真正对上学生的“胃口”。

2.4.2 翻转课堂式教学

即将部分教学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组队共同备课、授课,老师指导、评讲,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学习格局[13]。 既强调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又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团队中的个体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学生组队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尊重老师课堂授课的付出,促使学生认真听课,构建和谐课堂,建立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关系,达成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2.4.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未来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流模式,故《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应将网络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借助超星平台突破时间、地点、形式、对象等的限制,可以丰富课程资源,构建知识点配套习题及拓展性讨论题,鼓励学生互动、互答、互评[7],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14]。这样形成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但是,线下教学改革仍然是推动课程建设重要且必需的环节,线下课程实地观察、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既有助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互相信任,也有助于课程思政、蚕桑情怀的培养。

2.4.4 重视实验实践环节

《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强,在牢固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教学的实验环节也是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本门课程设置有实验课和实习课,实验课包含了验证实验、探索实验和设计实验,既可以巩固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学会利用专业基础课如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知识设计实验,研究桑树栽培及育种的科学问题。实验教学部分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突出重点、难点。在实验实践教学成绩评定上,要加强实验实践的过程考核,如技术操作考核,实验习惯考核、安全意识考核等。

3 结语

高水平农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传统农林类专业却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农业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行业对传统农科专业毕业生需求萎缩,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契合的工作岗位,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受挫;家长和社会对农业产业的成见与偏见,导致对农林高校和农科类专业的理解度与初始认可度不高等。全面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要打破传统的模式,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打牢基础理论,更要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力[15]。课程教学是培养人才能力的重要载体,《桑树栽培及育种》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蚕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严格依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农科”建设与农科专业认证标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农科蚕桑桑树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桑树下的快乐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我的小桑树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