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探究

2022-11-22 17:32:17张旭霞李立冰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冶金传动机械设备

张旭霞,李立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冶金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磨损和老化,出现问题是必然的。通过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减少设备的事故发生率,延缓磨损和老化的程度,延长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尤其是对于昂贵的高、精、尖冶金机械设备,通过保养工作可以避免出现重大损失,有效地节约设备成本,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冶金机械设备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冶金机电设备对维护保养的要求提高

冶金机械设备的保养涉及到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控制、传感与检测、伺服传动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机械设备的制造、装配精度要求越高,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就更大,对于高精尖的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故障诊断维修等的技术要求极高,要求维护保养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具备丰富的维护保养经验,以满足对冶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求。

1.2 冶金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要求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售后服务相关的法律逐步规范,合约期内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一般由生产厂家承担,或者由第三方企业承担养护工作,如电梯的维护维修等。这样的好处是设备生产企业或者专业维修企业技术水平较高,维护保养较规范,能够有效保障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不利的方面是企业只需要完成常规保养,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依靠设备厂家或者专业公司进行维修,致使企业对设备保养维修的工作要求发生变化,设备保养工作被弱化。

1.3 企业维护保养技术能力薄弱

冶金企业中设备维护保养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因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对高、精、尖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求。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不高,致使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加剧,传动精度和几何精度降低,甚至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仅依靠企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很难及时排除故障,只能从生产厂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维修,不仅耗时费力,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

2 冶金机械设备保养的工作内容分析

2.1 维护保养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三级: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指每天或每周进行的设备常规检查与养护,包括日保养(日例保)和周保养(周例保)两部分;一级和二级保养通常由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评估设备的运行情况,以此为依据对设备定期进行计划维修与保养。

2.1.1 日保养

日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在每班(日)机械设备运行前、运行中、停运后实施。①在机械设备运行前,要求定人定机,持证上岗,严格交接班手续,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如:接班人员必须了解之前设备工作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检查设备的工卡量具、工件、附件是否整齐放置,安全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线路管道是否完整安全;检查机械设备的按钮、开关、手柄等是否在规定的位置,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动作;对机械设备的导轨和外表进行擦拭清洁,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机械设备,通过低速运行检查设备的传动是否灵活正常;按照机械设备的养护要求,对设备的润滑系统和冷却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冶金机械设备往往自动化、智能程度比较高,设备开机时会进行自检,操作人员要注意系统开机的自检信息,是否有报警、错误代码等,有报警提示时必须及时排除系统故障,自检正常无误后方可开机。②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必须随时关注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气压、液压、电流、电压等数据是否在正常区间;通过运行声音判断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有异常;定时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在正常位置;冶金机械设备因高精度的运行或者加工方式,对控制系统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如防尘、防震、恒温、恒湿、通风等,必须保证通风散热系统要正常工作,设备的控制系统散热良好;注意设备是否有报警信号,发现系统报警要及时进行处理。③设备停运后,要求当班操作人员规范操作,将机械设备的操作手柄复原、旋钮归零、关闭开关或者按钮,断开电源;对设备的各滑动部件表面、导轨表面和设备外表进行清洁清理;将设备运行中使用的工具、夹具或者附件整理归置,清理工作现场;认真填写工作运行台账及交接班记录,向接班人员交代注意事项。

2.1.2 周保养

周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每周末进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①清理清洁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清理清洁,如清理设备的外表面、各滑动面、导轨、丝杠、齿轮齿条及手轮手柄等部位的油垢、铁屑等污物及垃圾;清洁过程中检查各传动部位无损伤,无安全隐患,各部位不漏水漏油;清扫生产车间,做到内外清洁无死角,设备无锈蚀,设备环境整洁有序。②维护传动系统。对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进行保养维护,要求结合设备传动声音、产品精度及质量的变化等异常情况,检查机械设备各部位的工作情况。对松动的传动及轴承、支撑及定位部位进行紧固,校正和调整设备的传动精度及几何精度,确保机械设备中各构件的位置精度,检查保险装置、互锁装置是否正常。③维护保养润滑系统。对润滑系统进行清洁检查,清理机械设备的油线,根据设备的运行检查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检查油质是否合格,油路有无泄漏,是否通畅,油标油线是否清晰等。④定时清扫设备控制柜。清扫控制柜内通风散热系统的粉尘,检查控制柜的风扇是否工作正常,对散热风道及过滤器、滤网进行清理,防止因堵塞导致控制系统散热不良。检查对地绝缘电阻,判断接地体是否合格,确保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机械设备在日常保养工作时,原则上不允许拆卸设备的零部件,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求必须立即停车,不得带病运行。

2.1.3 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以维护保养技术人员为主,设备操作人员协助完成保养工作。①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保养计划,对机械设备部分零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查;调整各部件间的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易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②检查、清理疏通润滑油路,清洗油刮、油线及过滤装置,清洗设备附件及冷却装置,补充润滑脂,检查滑动面的润滑上油情况,确保油位、油标清晰可见,油路通畅,传动部件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无卡涩。③检测电气安全,在断电的前提下对设备电气控制柜进行清理吹扫,避免粉尘静电对电气系统的干扰;对控制柜内的元件进行外观检查,紧固松动的接头,做到线路整齐稳固,安全可靠;对出现变色、异味及绝缘体融化等异常现象要查清故障原因,更换有问题的元件;清理擦拭污染的电机及线管,检查电机和元器件的绝缘电阻及设备接地电阻是否合格,检查设备的保险及连锁装置,确保设备的电气系统安全和良好运行。④定期更换设备电池。冶金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要保存运行数据和系统程序,需要设备电池供电方能实现,因此要定期更换设备电池;如果设备长期不工作,也要在保养过程中定期通电,及时给电池充电,防止电池故障造成数据丢失;更换电池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设备掉电导致存储器中的数据丢失。

一级保养完成后,要认真填写保养记录,在记录中注明本次保养中未解决的事项,由专人负责组织验收工作。

2.1.4 二级保养

又称小修,二级保养列入检修计划,主要以机修钳工为主,操作工人协助完成的定期保养检修工作。①在开展保养工作时,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洗和检修,根据对零部件检测出现的故障,修复或者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调整传动间隙和滑动面间隙,定期更换润滑脂和润滑油。②通过专业测量仪器,检测调整设备的伺服传动系统,通过预紧消除滚珠丝杆的轴向间隙,恢复设备的运行精度,让机械设备性能达到完好的运转状态。③紧固松动的联轴器,调整轴承的间隙,紧固螺丝和卡楔等设备紧固件,及时更换已经磨损、腐蚀和烧损变形的零部件,减少传动误差。④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行维修,使之达到设备的工艺要求。

二级保养结束后,由专人负责组织验收,验收单交设备科存档。

2.2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是防止突发事故和设备故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

(1)日常点检。由设备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点检卡,逐项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减少故障停机,在检修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点检卡记录的异常情况,或者根据设备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信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保障设备的完好状态。

(2)定期点检。是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维修工作。由维修人员依据设备的检查周期,根据定期检查的标准,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和可靠性试验,结合生产需要,对设备的装配精度进行检查和调整,消除一般维修中能够解决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性能,做好检查记录,作为下次修理计划的准备工作和决策依据。

(3)精度检查。由机修钳工或者专职检查人员按计划定期进行,对设备的全部精度项目或者主要精度项目进行检测,确定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为设备的计划维修和验收提供依据。①测量并记录设备的主要精度指标,通过检测发现主轴的径向和轴向偏差、导轨磨损等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减少传动及定位误差。②对检测系统作定期的检测和精度校准,结合产品质量的变化及时校核调整传感检测装置,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减少冶金机械设备的系统运行误差。③如果发现异常超差现象,如传动系统磨损或者定位精度、几何精度或者传动精度下降等,则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者精度补偿校正,对设备安装精度水平精度进行调校。④如果需要通过刮研修复或更换重要零部件才能恢复设备精度时,可根据现场实情安排计划,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在最近一次计划维修时实施修理工作。

4 提高冶金机械设备保养质量的措施分析

4.1 完善机械设备保养管理机制

依据设备使用说明手册和维护保养规程,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水平,对机械设备潜在的隐患实施有效的事故预防。

(1)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巡检时工作人员要注意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发热、异常噪声及焦糊味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定期巡检制度有效地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2)建立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冶金机械设备的伺服系统的传动定位精度进行测量和校准;定期检查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清理过滤装置,避免设备因润滑不足而导致的摩擦阻力增加、磨损加剧和温升异常等,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保障机械设备可靠稳定的运行。

(3)建立区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以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人员为主,设备操作人员协助,共同完成对一定区域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维护保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区域内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与管理工作,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协助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完成定期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两者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通过机械设备区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内容规范、验收标准和奖惩机制,激励设备保养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的工作质量。

4.2 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意识和安全意识

(1)要提高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就必须首先增强维护人员的维护保养意识,要让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性,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形成规范严谨的保养意识,提高设备维护的质量和效率。

(2)设备保养时,工作人员必须首先注意确保自身的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和安全防护意识。保养操作前, 要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防止因地面有油污导致滑倒受伤等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保养工作的需要和相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配备安全帽、安全靴、绝缘手套以及防护眼镜等;检查维护保养所用的工具必须齐备、完好,要确保配备的防护用具和维护保养工具安全可靠,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保养工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比如设备的气路、电源是否断开,断电后是否在电源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3)维护保养工作中,要防止工具脱落、零件掉落引起设备受损或者人身伤害;拆卸设备时,拆卸的零部件要按照拆卸顺序放在指定位置;严禁用汽油擦洗设备或者清洗零件,清洗过程中不得吸烟或者进行明火作业,清洗零件的废油必须倒进指定容器处理,严禁把废油倒入下水道;拆卸齿轮箱箱盖时,要先拆箱盖下部的螺栓,装配箱盖时要先紧固上部的螺栓; 拆装设备中的弹簧时,要防止弹簧松脱丢失或者崩出伤人;拆卸重心不规则的机件时,要先拆远离重心的螺栓,装配时要先紧固离重心较近的螺栓;起重移动设备或机件时,钢丝绳的强度要符合起重要求,设备起吊后要防止重心偏斜,致使钢丝绳压迫设备造成零部件变形受损。

(4)设备保养后,工具依次摆放到位检查无遗失;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互锁装置未到位之前,不得进行试车;保养工作完成后,应由专人组织进行养护工作质量验收,未验收合格前不得移交设备和进行生产。

4.3 加强对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

对重要零部件和精密部件要进行定期的清洗、润滑、打蜡等养护工作;定期添加润滑剂,加强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做好设备电机及电控系统的清扫吹灰、检查和保养,避免因线路故障或者电机故障引起运行事故,通过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4.4 加强对维护保养技术人员的培训

冶金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涉及到机械装置的维修及修复、校验检测系统精度、调整伺服传动间隙、调校控制系统及电气检修等,对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极高。如果出现故障,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定期专业培训,聘请专家现场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的演示讲解,提升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人员的专业养护水平,强化操作和安全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设备保养的工作质量。

5 结语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是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规范和高质量的保养工作可以保障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规避安全事故。对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设备的经济效益,促进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冶金传动机械设备
ABB传动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1:42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42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B传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 09:12:22
CeramicSpeed DrivEn全新传动体系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30
齿轮传动
DCS和PLC控制系统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