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和 李文秀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理改善手段,在提升和改善大学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个体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并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体育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参加体育训练,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郑伟对某高校的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非体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体育生[1]。也有调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学生心理上存在自卑、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蒋丰等为了解南京体育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优势,但有87名学生存在异常,且将近一半的学生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因此,在心理健康关注方面,不能忽视体育专业学生,应改变其心理素质不存在问题的思维定势。日常的体育专业教学不仅有体育专项训练,还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专业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在日常体育专业教学中,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该如何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值得深入探究。基于此,该研究对体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对体育专业教学中如何改善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机制,以期为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具有显著的专业特点[3]。研究发现,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发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要高,心理疾病检出概率显著要低[4]。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人际方面较为敏感、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偏执人格障碍等方面也显著要好。孙若凯研究发现,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要显著优于女大学生,男生更豪爽且社交中相处融洽,女生情绪更易不稳定,容易激动且恢复平静较慢[5]。另有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孤独感强、自卑、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
1.1.1 人格特征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具有特殊性,利用MBTI对体育专业大学的性格进行检测,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中性格外向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分析原因,与体育专业学生平时均刻苦训练以及追求竞技水平突破密切相关。体育专业学生的主动型和外向型性格的形成与训练中坚持不懈且不畏艰难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学生遵守规则、公正公平意识显著强于非体育专业学生[6],这是因为体育竞赛中的竞赛规则极其严格,平时训练、比赛时均要遵守相关规定和维护相关规则,长此以往形成了公正、公平的意识。
1.1.2 人际交往水平
在日常训练比赛中经常需要团队合作,尤其是团队项目,更需要彼此之间精诚合作,彼此之间要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比赛成绩。在此过程中,体育专业学生逐渐养成了团队意识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专业学生在日常训练比赛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还会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周边的同学,水平较差的学生会虚心向同学请教。因此,体育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1.1.3 心理韧性水平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对外部挫折或困难的忍受和适应能力。体育训练尤其是竞技体育中,体育专业学生时常要克服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来实现个人的自我突破和运动成绩提升。在困难克服中,体育专业学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失意中能够迅速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和控制,重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平衡点[4]。同时,体育专业学生还要克服训练中遇到的强度大、身体极限、自身伤病等困难,从而建立起自身较强的心理韧性。研究也发现,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明显较高。
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敌对、躯体化等方面,体育专业学生的不良表现,离不开其专业特点,强迫是明知不必要却控制不住重复出现的观念或行为。躯体化反映了个体的身体不适,是心理问题的身体表现。研究发现,学生在长期体育训练中形成“易动不易静”的行为特点,自控力不强,强迫行为较多[7]。在敌对因素上,体育专业学生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冲动、鲁莽。有研究发现,正是这种冲动和鲁莽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敌对状态。深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女生。有调查研究显示,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另一项研究认为,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7 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5]。赵霜等对体育专业学生通过量表测试调查体教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数据分析表明,体教专业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弱且意志力差[8]。综上,体育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要明显好于女生,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快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策略的专项制度改革,开设丰富多彩且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方法,让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学校也要注重高质量心理健康教材建设,教材要紧密贴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需求,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特殊性,且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应建立特殊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机构并加强定期对体育教师从业人员进行校内外心理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9];加强理论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灌输和心理健康问题疏导,达到预防和改善的目的;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帮助,使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可以打造高水平的心理健康课程,聘请校内外心理领域知名专家[10],定期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学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效的共促作用[1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兼容,以促进心理健康为核心,开展思政活动,提升道德素养的同时,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德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既可培养学生的政治精神、三观、理想信念,又可促进其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格。
体育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特殊性,其心理健康特点有别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性格外向、交际水平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强迫、敌对、躯体化等问题。关注和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各层面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解分析,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