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华
在传播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将劳动“数字化”、数字技术使用者“劳工化”的趋势下,“数字劳动”逐渐成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最新分析范畴与最为前沿的研究议题。有学者认为,数字劳动首先涉及数字媒体技术生产和内容创造过程中的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其中不仅包括原材料采掘、硬件生产与组装等传统劳动形式,而且还包括与传统劳动在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劳动组织和劳动关系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的新型劳动形式,如在线平台设计与维护、互联网用户在线活动等。其次,数字劳动还广泛存在于直播、游戏等信息内容类平台和生活服务、出行等交易类的第三方平台中,这些网络平台催生了一大批电商和游戏主播、公号写手、外卖骑手、滴滴司机等“数字劳工”。不可否认,数字劳动的出现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同时深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与认同方式。
越来越多的学者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劳动与数字劳动之间的差异性,围绕着劳动力商品化、劳动控制、劳动力再生产、剥削、意识形态、主体性等重要概念与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开拓性和实证性的学术成果。这些研究既对数字劳动者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进行了精彩且深刻的学理性分析,又对现实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它们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与垄断性增殖的实质,而且激发我们在面对中国数字劳动兴起的新现象与新挑战时,持续思考劳动治理的有效方式和探索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成为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笔者也积极投身于这场热烈的学术讨论,通过研读大量相关理论著述与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将它们结集成册,出版了《数字劳动:理论前沿与在地经验》(以下简称《数字劳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写作和出版《数字劳动》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其一,《数字劳动》旨在深入阐释数字劳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全景式地展现数字劳动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研究现状,为学界的相关讨论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源与对话基础。其二,小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交织的视角出发,通过细致地剖析数字劳动者生活和工作的变迁,并运用社会性别、城乡关系等交叉性分析方法将数字劳动问题放置于多元社会关系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中,希冀以此来揭示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其三,笔者尝试将数字劳动与全球外包、灵活积累、技能变迁、情感关系等重要的现实问题勾连起来,将技术、技能、情感等要素嵌入对资本和劳动二元关系的分析之中,突破“剥削—控制—反抗”这一劳动问题研究的“固定套路”,以求更为全面且精准地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的人际关系、组织形态与社会语境。这三个目的也是这本著作希望做出的学术贡献和可能具有的现实意义所在。
不难发现,《数字劳动》涉及的数字劳动议题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现实经验层面都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但对于“数字劳动”这座“富矿”而言,这些讨论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就有了这里所辑的四篇“书评”,更准确地说,它们是围绕着《数字劳动》而展开的一场有益的“学术对话”,旨在为读者理解当前纷繁复杂的数字劳动现象提供更多元的观点和更开阔的视角。
这几位“与谈者”均长期关注劳动问题并对其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理论著述颇丰。他们具有丰富的学术想象力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是各自研究领域中的青年才俊。笔者能够邀请他们分别从政治哲学、文化研究、社会学和传播学不同的学科视角切入,围绕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重访古希腊劳动、自由与政治参与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数字劳动与独异性社会中的文化赋值,数字劳动与女性主义,以及数字经济、媒介技术与审美劳动关系等问题,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系统性认知与思考,实为一件幸事。但诚如前文所言,“数字劳动”作为今天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并与现实经验进行勾连的一座“富矿”,不管是《数字劳动》一书还是这场“学术对话”,都无法采掘穷尽其宝贵的矿藏。每一位研究者只要充分调动感官,打开自己,对数字劳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反思,就能在数字劳动这一“富矿”中不断丰厚自己的学养和培育自身的否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