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下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22 14:57:27程凤侠郑孝梅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子竞技职业专业

刘 根,程凤侠,郑孝梅

(蚌埠工商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400)

电子游戏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得到发展,美国ABC电台于1986年转播任天堂游戏比赛,直至1990年任天堂世锦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电子竞技赛事[1-3]。电子竞技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在全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产业,成为体育产业新的贡献力量。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2018年国务院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电竞运动[4-5],2022年,电子竞技成为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国家体育战略发展内容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电子竞技被正式归为“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6]。电竞运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专业职业教育,就需要全新的教育思路与理念,全面促进我国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1 高校电子竞技教育现状

在国外,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电子竞技,很多学校实行了奖励机制。如: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的Pikeville大学等。2014年美国大学从本校选出1万名左右学生参加电子竞技比赛,并且给予奖学金进行鼓励。

我国于2016年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设立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同年8月,我国首个电子竞技专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开设;9月,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也宣布在次年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在本科院校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率先开设艺术与科技(电子竞技分析),2017年,国内有18所学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2010年西安体育学院也开设了相关课程。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对应人才缺乏,但是鉴于高校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SWOT分析电子竞技职业教育,为高校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2 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韦里克提出,其分析方法是对研究对象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四个角度,利用两维坐标进行交叉式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分析的一种方法[7-9]。电子竞技专业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职业教育中电子竞技专业进行解析,有助于发现电子竞技专业职业教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高校开展电子竞技专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1 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S)

政府支持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电子竞技职业教育是高校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教育部已将其新增为职业教育专业。从2003年电子竞技被国家正式列为第99个体育项目开始,2004年第一届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正式举办;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引入电子竞技为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项目进行重新整合,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2013年,我国首次以国家队身份派队参加亚洲室内运动会电子竞技比赛;2018年,我国电子竞技运动队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取得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这也标志着我国电子竞技项目在国家体育战略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

市场就业岗位庞大,2017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约为5.6亿美元,到2018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已经超9亿美元,相比2017年增长38.2%。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后起的国家,但在2018年已经有2.6亿用户开始涉足和享受电子竞技产业。电子竞技运动从 2003 年成为中国第 99 个项目以来,电子竞技行业就在中国飞速发展,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球一部分[10-11]。2019年,中国人社部颁发15个新职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相关行业的含有两项,分别为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并且随着英雄联盟等电子竞技直播平台的兴起,电竞解说和直播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迅猛[12]。尽管中国电子竞技从业人员有5万多人,但相对于中国这个大市场来说还远远不够,人才还存在巨大的缺口,电子竞技职业急需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才能满足这个巨大的人才缺口。

专业资源条件优势,开设电子竞技专业需要的资源主要涉及设备与师资。就设备而言,高校在计算机配置方面来说相对完善,但是通过对蚌埠市四所高校的调研可知,除了正常的授课外,其余时间计算机处于闲置状态。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可以利用这些被“闲置”的电脑及配套设施,进行日常的教学与实践,不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额外购买相应的设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校体育引入电竞专业,可满足当前科技教育背景下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13],高校选拔电子专业老师时,其理论基础是各学校重点考核的内容,优先培养电子专业教师,能够尽快地将这些老师转型为电子竞技专业教师。高校现有的硬件设施以及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兼顾了设备和教师的双重优点,是其他场所和人群无法相比的[14]。

2.2 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的劣势(W)

电子竞技易对学生产生负面作用,特点就是非身体冲突、具有娱乐性,能将体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使用率比网民总体高9.6%,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我国网络游戏使用者中,不乏众多儿童与青少年,自制力差,不能控制参与电子竞技的时间,有些电子竞技偏向暴力,儿童与青少年模仿能力极强,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游戏中的情景事件。以上情况都不利于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初期电子竞技在我国发展受阻的原因。

社会对电子竞技专业存在误解,提到电子竞技,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网络游戏划上等号。又因媒体经常报道青少年沉迷游戏,大肆充值游戏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很多人对网络游戏深恶痛绝,视其为洪水猛兽,担心自己的孩子沉迷其中,从而耽误学习,脱离现实社会,损伤身体。因此连同电子竞技也被戴上了有色眼镜,认为电子竞技就是天天玩游戏,损害身体各项机能的职业,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依然改善不大。传统观念的误解,社会舆论的错误宣传,严重影响了电子竞技专业的发展。

2.3 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O)

首先,社会认同。电子竞技将走上主流体育舞台,2008年我国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定义为第78个开展的体育运动,第十四届全运会山西省筹委会表示在天津全运会的基础上新增9个项目,其中就包括电子竞技。2017年瑞士洛桑举办的国际奥委第六届峰会上,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有竞技性的项目,可被认定归属为一种体育运动。2017年,在土库曼斯坦举办的第五届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上,电子竞技项目作为一个正式大项被开展。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项目是一项表演项目。电子竞技从无人问津到被奥委会认定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说明电子竞技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电子竞技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网络环境及平台的完善。根据2021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已达到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蓝皮书显示,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电子竞技参与的方式与传统体育项目有所不同,不再局限于队员必须在同一地区、同一场地进行,电子竞技比赛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近几年电子竞技的网络直播平台数量逐年递增,例如斗鱼TV、熊猫直播、抖音直播、腾讯直播等为游戏竞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机会。

最后,电子竞技选手的年轻化。无论是电子竞技爱好者还是参与的运动员都较为年轻,主要集中在80后至00后这个阶段,主要是因为电子竞技的发展历史较短,走入中国大众不过10年。电子竞技领域的选手很难终身参赛,黄金年龄在19-23岁,职业生涯很短暂,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项比赛需要选手具有较强的协调与反应能力,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年龄优势。

2.4 高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T)

首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新型职业,本身就缺乏人才,至于培养人才的经验更是缺乏,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电子竞技人才成了电子竞技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高校同样要面临的,高校就是要为各行各业输送所需要的人才,可在电子竞技这个新兴的行业,新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关键。但是目前高校就电子竞技行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如果看不清电子竞技行业发展的方向,缺乏培养目标及培养体系,高校也很难培养出适合电子竞技行业的优秀人才。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职业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高校电子竞技管理体制需健全。电子竞技属于体育赛事范畴,需要对选手、裁判等人员及参赛流程正规化,但目前更多依靠的是平台或者主办方来进行约束,很难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故高校在开展电子竞技专业后,应该针对新课程出台新管理、新政策,积极扫除之前学校管理的盲点,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电子竞技专业学习,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

最后,高校学生对电子竞技与电子游戏划分不明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高校学生们大多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而电子竞技又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学生很容易从健康的电子竞技运动转为沉迷游戏,并且学生自发的电子竞技运动多是课下组织进行的,如果学校、学生自身对其没有正确的区分,还会造成学生作息时间紊乱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电子竞技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3.1 发挥优势,培养市场化的电子竞技专业人才

2016年,文化部26号文件表示支持打造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游戏游艺竞技赛事,带动行业发展,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对青少年引导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提,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出台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发展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等户外运动和电子竞技运动。”国家高度重视电子竞技,同时也关注着电子竞技对社会的影响。高校应该根据相关文件建立起良好的管理体系,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课程体系,把好高校电子竞技专业的关键。授课过程中在确保教学的情况下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规避不良电子竞技运动项目,促进高校电竞专业良好健康发展。

3.2 消除误区,积极普及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知识

由于近年诸多媒体报道关于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新闻的影响,大部分国人对电子竞技运动带有主观偏见,与传统项目相比,电子竞技运动明显处于劣势。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师生对电子竞技运动认知偏差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普及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知识,如经常举办电子竞技运动有奖问答,加大宣传,组织相关电子竞技比赛,吸引学生报名等,引导学生走出电子竞技职业的认知误区,树立正确的竞技观。高校应鼓励相关新专业教师对电子竞技进行科学研究,设立课题资助,首先教师自身要认可电子竞技运动;其次,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及家长对电子竞技认识上的误区,积极普及相应电子竞技知识;最后,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电子竞技“不务正业”的误解。

3.3 抓住机遇,办出有特色的电子竞技职业教育

电子竞技在中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如今电子竞技行业在中国已经形成大市场。学校应该把握机遇,为电子竞技职业教育做出贡献。作为高校,第一,电子竞技专业应树立本校的培养理念,开辟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子竞技文化;第二,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电子竞技运动环境;第三,在开设电子竞技专业时,可与相关的俱乐部或企业联合培养,提升电子竞技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培养复合型人才,达到职业电竞选手标准的同时还能满足电子竞技产业需求,办出有特色的电子竞技职业教育。

3.4 迎接挑战,办好高质量的职业电子竞技专业

电子竞技进入中国时间短,属于新兴项目,电子竞技项目2016年才被国家列入高校开设的专业,高校电子竞技专业教材稀少,教师匮乏。电子竞技技术革新速率快,并且技术革新范围广且深。高校教师难以及时掌握最前沿的运动项目和技术。高校应邀请在重大赛事中获佳绩的职业电子竞技员或企业、俱乐部管理人员到学校作讲座,分享电子竞技最新资讯。大力支持专业教师与电子竞技行业的交流与学习,借鉴西方电子竞技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技术,推动国内电子竞技专业教材的开发,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办好高质量的电子竞技专业。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竞技作为“体育+科技”的结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且与传统认知观念还存在碰撞、分歧,但是在国家政策、大环境的支持下未来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电子竞技终将成为体育教育发展路上的一颗璀璨新星。国内高职院校电子竞技职业教育虽是雏鹰展翅,但只要顺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加强监管,发挥优势,消除误区,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重视电子竞技人才专业化培养,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电子竞技运动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相信,我国的电子竞技行业会有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电子竞技职业专业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