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兰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合唱具有音域宽、气息悠长,多声化程度高、力度变化幅度大等特点,需要指挥、合唱者和演奏者的多方协同配合方能突出音乐旋律的节奏美、和谐美、音律美。作为一种集体表演艺术,合唱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1]而专业的合唱指挥是合唱艺术活动的核心所在,在合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合唱指挥》课程作为师范类高专院校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越来越被各用人单位所重视,在师范类院校艺术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也更加突出。
合唱是声乐艺术中最具感染力、表现力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2]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综合乐感和艺术素质,在国内合唱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受众最多的艺术活动之一。合唱指挥在合唱表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掌握合唱和合唱指挥知识和技巧,是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备的能力。而《合唱指挥》这门公共课程,功能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是全面培养师范类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之一。因而,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包含合唱或合唱指挥类的课程。
《合唱指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合唱指挥的动作姿势、总谱读法等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听力、超强的暗示能力、领导及组织能力、非凡的感染力、精确的记忆力、高度的音乐艺术鉴赏力、敏锐的节奏感以及丰富的共情力。[3]当毕业生步入社会,走向音乐教育岗位时,才能有更多的择业机会;才能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成长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唱指挥人才;才能参与到社会群众合唱艺术活动中去,成为其中的骨干分子,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和拥戴。因此,创新合唱指挥教学,提高合唱指挥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的迫切任务。
师范类院校的音乐课程大多以钢琴演奏、声乐及其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为主,虽然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有所体现,但由于合唱指挥类课程引入时间相对较晚,还存在师生对合唱指挥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和评估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国内外大量的音乐合唱作品催生了合唱艺术的发展,而将《合唱指挥》课程引入音乐专业教学却比较晚。从针对师范类合唱指挥教学的调研发现,学校对《合唱指挥》课程不够重视,存在合唱指挥课程的课时设置少、理论课和实践课划分不合理、教学资源软硬件投入不足、专业认知不足等、经费投入少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合唱指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方面,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夯实学生的合唱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即可。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等专业技能。而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的基本功较差,很难开展较有深度的指挥教学,认为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意义不大;学生方面,由于教师不太关注,也对《合唱指挥》课程缺乏正确的理解,缺乏对《合唱指挥》课程的热情,学习较为被动,存在应试心理,只是机械式地学习和记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专业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指挥应用能力差,情感表达欠佳。
一些师范类院校合唱指挥教学的内容较为浅显,还停留在合唱指挥基础知识、基本动作教学等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内容陈旧,未能依据新时代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完善和更新,缺乏时代新意。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存在专业性不足,教学内容不成体系,偏重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的教育,较少涉及合唱指挥的技法、曲谱、案例等内容,进一步影响了教材与教学的适应性。同时,合唱指挥不仅单纯属于音乐艺术,它也与舞蹈、朗诵等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陈旧的教学内容切断了指挥与其他文艺的相关性,导致学生合唱指挥学习的整体水平较为落后,阻碍了合唱指挥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合唱指挥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型”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指挥技巧等,学生只是依据书本的曲谱死记硬背,熟记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而非理解和转化知识,成为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手段单一,欠缺合理设计,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模式呆板。一般的教学只是通过1 2个课时的基础知识和指挥手势技能的学习,教师再挑选几首合唱作品做讲解,以巩固合唱指挥的技能运用。而这种教学模式教授《合唱指挥》课程,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完成《合唱指挥》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死记硬背还能指挥课堂上学过的合唱作品。[4]但由于缺乏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表达能力、作品分析能力,并对合唱团组建、排练和音乐审美等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学生的艺术素养不足,视野狭窄,因而,在面对其他合唱作品时,难以灵活应用出现指挥偏差,甚至乱指挥的情况。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合唱指挥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与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相比,师范类院校合唱指挥的师资力量明显薄弱。随着合唱艺术的发展,对指挥专业教师的需求更大。师范类院校在专业教师人才争夺中优势并不明显。这就导致较少的专业教师承担着较重的合唱指挥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几个问题: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资源较少,一些声乐或演奏专业的教师跨专业从事合唱指挥教学,而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难以抽出时间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研究和音乐创作,教学水平难以提升,同样会产生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师范类院校的评估体系中,对于合成指挥课程成绩的评估大多针对理论知识的考试,对于指挥实践的评估欠缺,或是将其融合进合唱之中,进行小组合唱评估,往往流于形式。而实际上合唱指挥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通过真切的表演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如果脱离指挥实践来考核,忽视合唱指挥的实践性、特殊性,则不利于师生及时发现指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会影响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教学理念不仅影响着合唱指挥教学的模式、方法和过程,而且影响着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提高合唱指挥教学的整体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从系统和专业的角度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推动课程深化改革。首先,在设置《合唱指挥》课程时,充分考虑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和特殊性,让学生从合唱指挥知识和实践中得到提高,将合唱指挥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注重紧跟时代节拍,在教学内容、教材的更新以及师资团队的建设和水平的提升中加大投入,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提升教学的软硬件资源以保障合唱指挥教学的专业性;再次,须依据合唱指挥的课堂的建设状况和信息时代要求来改进教学模式,并配备后续教学工作所需的资源,以达成合唱指挥教育和教学目标;最后,合唱指挥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改革与创新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要重视教与学的整体性。[5]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调动教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挥已经开始改变这个时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互联网技术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展现手段,能让知识展现得更全面、直观和具体。而陈旧的教学内容、过时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合唱指挥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更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从网络下载学生较为熟知的现代流行音乐合唱作品等途径优化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在《合唱指挥》课程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风格的曲目,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合唱指挥内容的精髓和发展趋势,开阔眼界,更加深入地理解合唱指挥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6]同时应遵循渐进式教学原则,调整好合唱、指挥和综合训练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对乐谱的分析和乐感的培养。由易到难,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合唱指挥的实践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师主导式的合唱指挥教学弊端受大众诟病已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教学的实效性较差。如果能让学生在合唱指挥课堂内外能化被动为主动,则事半功倍。[3]所以师范类院校的合唱指挥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尽可能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拓宽音乐知识视野,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可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打造观摩型、讨论型翻转课堂和实践型艺术课堂。同时强化师生互动,如利用APP软件加强师生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观摩学习、课堂和课件讨论、互评等方式,找到合唱指挥中的重点和易错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自身素质决定着《合唱指挥》课程质量的好坏。师范类院校要强化合唱指挥专业师资力量,一方面要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将专业教师安排在相应的教学课程中;另一方面可通过培养现有音乐专业课程教师,通过外训或邀请合唱指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讲座,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以开阔在校师生的音乐艺术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合唱指挥人士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给合唱指挥方面注入新理念、新技能和新方法。以此形成意志强大的合唱指挥专业师资队伍,确保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课程评价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检验和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估的功能在于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7]因此,需要从评估标准、评估内容、评估手段等方面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合唱指挥教学的评估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要淡化成绩功能,强化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的评价,强化激励的功能。评估的内容要涵盖学生对合唱指挥学习的态度、专业水平、自学能力、课外实践、比赛表现等各个方面。要依照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等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实现教学督导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毕业生社会用人单位反馈等多元化评估形成规范化、功能性、价值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式,形成《合唱指挥》课程整体而系统的广义课程评价体系,驱动《合唱指挥》课程的持续良性发展。
合唱指挥是师范类音乐专业领域一项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和提升音乐人才的综合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师范院校要重视《合唱指挥》课程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合唱指挥教育人才和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