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福, 荣金昌, 杨继伟,刘永相,杨硕★
(1.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2.河北乐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沧州 062250)
北京填鸭作为享誉中外中华名菜——北京烤鸭的基础原料,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通过特定的饲养生产方式培养而成。 据报道,一个好的食材与良好品种、生长环境、养殖方式是分不开的[1]。 传统北京填鸭在养殖过程中,因鸭舍卫生环境较差,鸭粪处理不当等不良因素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北京鸭肉品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提高肉鸭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2]。 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填鸭养殖过程的环保问题,并提升北京填鸭品质。 本文就生物发酵床的分类、优势、建造方法以及在北京填鸭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生物发酵床是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到畜禽养殖中的一种方法, 按照畜禽是否直接接触发酵床垫料可分为接触式发酵床和不接触式发酵床两种模式[3]。
接触式发酵床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发酵床水分难以掌控、易死床、不能消毒、夏季应激较高、翻耙不全面及垫料容易发霉等问题。 不接触式发酵床是指在畜禽舍的漏缝板网床下方设置发酵床垫料区,并利用漏缝地板(网床)将畜禽和发酵床隔离开。 但存在无法控制粪便进入发酵床的量和发酵床垫料的湿度等缺陷。 因此,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异位发酵床, 异位发酵床是在畜禽圈舍外建设一个发酵池, 利用好氧微生物对粪污和垫料进行有氧发酵, 在实现无污染、无害化、 粪污减量化和资源利用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对比来看, 异位发酵床相对接触式发酵床和非接触式发酵床优点更加突出, 更能实现零排放。 本公司结合前期生产实践中通过研究和探索, 进一步在异位生物发酵床外面加上阳光发酵棚, 利用阳光加温设施加快了鸭粪的降解过程,使得鸭粪中的有害成分分解更彻底,在北京鸭养殖及粪污处理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应用效果。
1.2.1 杀灭病原微生物
生物发酵床能够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鸭粪便分解, 而且有益微生物在分解粪便的同时,自身也在大量繁殖, 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将垫料中有害微生物、寄生虫进行杀灭[4]。
1.2.2 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和疾病发生
鸭粪的臭味主要是因粪便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在腐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氨、硫化氢、吲哚、腐胺等有害物质造成。 然而,由于有益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将粪便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使腐败微生物(大肠杆菌)因失去养分而失活。 另外,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产生分解硫化氢的酶类,从而使粪便中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80%以上,进而达到除臭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有益菌的存在,可显著减少畜禽肠道、呼吸道和眼部等疾病的发生[5]。
1.2.3 与阳光异位生物发酵棚共同使用
将生物发酵床和阳光异位生物发酵棚结合,通过两次微生物发酵降解,进一步提高鸭粪无害化处理效果,同时减少进出鸭粪、垫料、鸭舍冲刷的劳动强度[6]。 从而使填鸭舍环境达到健康的养殖标准,提高北京鸭品质,并改善养殖环境,实现了生态养殖模式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常用生物发酵床的发酵剂主要包括: 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及粪链球菌等其他益生菌,其有效活菌含量应大于1010/克。
垫料成分一般包括:40%~50%的稻壳(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树叶等),40%~50%的锯末,10%的新鲜畜禽粪便及1%的米糠。
每立方米垫料加0.1~0.2 千克的发酵剂,使用前用5 千克水搅拌混匀。
生物发酵床垫料厚度, 要求不低于40 厘米。 将垫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均匀,调节物料水分为35%~40%(以用手握物料成团不滴水,置于地面能散开为宜),然后将物料堆积,在20℃~25℃的环境下,存放2~3 天后,在物料快速升温时翻堆,以使物料发酵完全,4~5 天后,即可将物料在鸭舍内铺开使用。
发酵床建成后一般7~10 天翻动一次,一批主料制备后,中途需视垫料质地、湿度、酸碱度等,根据相应配比添加部分配料和发酵剂,可连续使用3~5 年。
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14 日龄时室温为20℃~33℃,随日龄增加鸭舍温度逐渐降低,14 日龄时维持20℃左右、湿度65%左右,密度随日龄增加逐渐由30 只降至10 只左右。 育雏鸭舍建造,脊高3.5 米、檐高2.2 米,育雏网架高于地面80 厘米、 地面硬化, 网架下面安置自动刮粪系统,育雏舍的污道一侧设有集粪池储存鸭粪[7]。
北京鸭生长到14~28 日龄进入育肥期,网架饲养并隔栏分群,期间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鸭舍建造,脊高3.5 米、檐高2.2 米,养殖网架高地面60 厘米、地面硬化,网架下面安置自动刮粪系统,鸭舍的污道一侧设有集粪池储存鸭粪。
北京鸭生长到28~42 日龄进入填饲催肥期,由网架饲养变为生物发酵床隔栏填饲,催肥期28~35 日龄喂给全价增大颗粒饲料, 每日4次给料,35~42 日龄进行人工填饲, 填饲饲料以玉米、豆粕粉为主料,经过填饲后的毛鸭重量可增重到3.2~3.5 千克左右。 发酵床的建造按前面介绍制备方法提前完成,肉鸭催肥填饲的发酵床养殖期间对发酵床2 天翻动一次, 根据季节、温度、湿度和pH 值等及时对发酵床进行维护。
在养殖区域的脏区(污区)建造阳光异位生物发酵棚,舍脊高5.1 米、檐高3.6 米,阳光生物发酵棚的北、西、东墙及舍脊的北坡采用保温建筑材料,阳光发酵棚的南面、脊的南坡采用透光较强的阳光板,舍内安装采暖设施(冬季极端天气备用)。 舍内全部地面硬化,阳光发酵棚设立4列异位发酵池,发酵池墙高1.0 米左右,并配有发酵池自动搅拌、翻抛设备,按运粪车型预留运行通道。阳光发酵棚内的异位生物发酵池的发酵剂选择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运送到阳光棚异位发酵池的鸭粪及填鸭垫料经过按配比与发酵剂混合后,在阳光棚的发酵时间不低于4 周,每周对发酵床的翻抛不少于2 次,使粪便与发酵剂充分混合,达到二次发酵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3.5.1 育雏舍、育肥期鸭舍的鸭粪,先通过刮粪系统收集到集粪池后,再通过泥浆泵加压打到阳光生物发酵棚内,与添加辅料进行混合发酵。
3.5.2 填鸭舍的发酵床, 每批次填饲完成出栏后在本栋鸭舍内进行14 天左右的堆积发酵。填鸭舍的发酵床的使用时间可根据发酵床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及发酵效果进行更换,一般情况3 年左右更换一次。发酵床的垫料通过封闭运输车,送往至阳光生物发酵棚与育雏、育肥期产生的鸭粪二次合并发酵处理。
生物发酵床养殖是一种基于解决畜禽粪便处理的生态模式,对于改善环境、减少发病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未来在北京鸭养殖中,要吸取原有的接触式、非接触式生物发酵床技术的优缺点,并与异位阳光发酵棚结合使用,综合提高鸭粪的处理效果, 从而促进北京鸭养殖业走上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