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 个、总人口不超过10 亿人。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果顺利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无疑将是巨大的、空前的、世界性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区别,我国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天然蕴含着共富共享的价值追求。如果发展的结果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导致“马太效应”,就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也违背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搞现代化的初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发展是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为前提的。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撑,又要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统一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继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在创造了极为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环境创伤。20 世纪30 年代至60 年代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中国的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而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和赞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中国坚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