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 夏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 839000)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的结合部位,横跨昆中微陆块、昆南微陆块和松藩-甘孜陆块,两板块之间的主要构造单元和重要的构造结合带以及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皆通过矿区。区内构造变形较为复杂、强烈,沿深大断裂带两侧,次级构造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多期叠加,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s1)和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残破积(Qhesl)、冲洪积(Qhpal)。
依据其岩性岩相特征,结合新疆岩石地层划分意见,我们将矿区内上其汗岩组(Pzs1)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
上其汗岩组第一岩性段(Pzs11):主要出露于矿区北部,岩性由灰黄色绢云母片岩、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及大理岩、黑色含炭千枚岩等组成,在矿区北部大面积出露。
上其汗岩组第二岩性段(Pzs12):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北部,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主要由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灰黄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灰色绢云母片岩、黄褐色黄铁绢英岩和石英岩组成。是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
上其汗岩组第三岩性段(Pzs13):在矿区西南部出露,岩性主要由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石英片岩等组成。
矿区内侵入岩出露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北部和西南部一带;中部有少量中酸性岩体出露,侵入时期均为石炭纪。主要为闪长岩(δοC11)、花岗闪长岩(δγC12)、花岗岩(γC21)。
脉岩发育主要为石英脉和花岗岩脉,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出露,脉状分布。
矿区内的构造主要有断裂和褶皱,断裂构造主要有苦牙克断裂和上其汗断裂,褶皱构造形迹不明显,主要为层间小褶皱。
(1)苦牙克断裂:东段为阿尔金中央断裂,区域上从苦牙克→康赛音→克里雅山口,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本区主要出现在矿区南部苦牙克大沟中,长度约5km,沿断裂带有数公里宽堑式谷地。断移地层Q—Pt,活动时期Q—Pz,受其控制影响,岩浆岩在其近侧呈线形分布,并形成各种金属矿化密集带。
(2)上其汗断裂:近东西向展布,从土木牙河→上其汗→库杜鲁克,斜交于苦牙克断裂上。长度约90km,倾向南,线形明显,断移地层N—Pz,活动时期Pz,受其影响两侧形成一些配套次级断裂,并有海西期超基性岩体分布。沿构造线有不同类型的矿化蚀变。
Ⅰ号矿体位于Sb-1 蚀变带北部,呈北东-南西向顺层脉状展布,矿脉产状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矿(化)体长度262m,控制视厚0.5-2m,铜品位0.25-4.84%,金品位0.19-9.51g/t。地表可见孔雀石化、铜蓝化、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赋矿地层为上其汗岩组第三岩性段,赋矿岩石为次生石英岩,顶底板围岩为绢云母片岩,矿(化)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Ⅱ号矿体位于Sb-1 蚀变带东北部,呈北东-南西向顺层脉状展布。矿(化)体长度80m,视厚2m,铜品位1.46%,金品位0.10g/t,银品位9.92g/t。地表见孔雀石化、铜蓝化、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赋矿岩性为蚀变绢云母片岩,顶底板围岩都是绢云母石英片岩,矿(化)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Ⅲ号矿体位于Sb-1蚀变带北部,Ⅰ号矿体南侧,呈北东-南西向顺层脉状展布,与Ⅰ号矿体走向一致。矿体长度80m,视厚1m,金品位1.79%,银品位7g/t,地表见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赋矿岩性为蚀变绢云母石英片岩,顶底板围岩都是绢云母石英片岩,矿(化)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矿区内金矿石主要有两种类型:碎裂蚀变岩型和石英岩型。
石英岩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化与围岩界线清楚,蚀变岩型金矿化与围岩接触界线不清楚。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为脉状、网脉状、块状等。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其中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后期部分氧化为褐铁矿和孔雀石,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等。
矿床成因探讨:通过对矿(化)体的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康赛音一带铜金矿化类型可能为构造蚀变岩型或岩浆热液型,主要依据如下:
(1)矿区构造分区位于西昆中带东南缘、西昆南带北缘,区内成矿作用与造山过程密切相关。区内的造山运动主要为海西期,海西期造山运动为碰撞造山运动,也是陆内造山运动,在海西期碰撞挤压造山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强烈的热动力环境,岩浆热流体和大气降水的加入,使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地层中的Au 元素活化迁移,并在断裂(穿层断裂、层间破碎带)内充填成矿;
(2)容矿岩石为破碎的绢云绿泥石片岩、钙质粉砂岩和石英绢云母千枚岩等,容矿围岩具有强烈的蚀变,并普遍发育黄铁矿化;
(3)岩浆活动频繁,矿区内发育海西期岩浆岩,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的存在,为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运移所需的热源。
总之,康赛音金(铜)矿化点是产于层间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中,受次级EW-NE 向断裂控制的蚀变岩型或岩浆热液型金矿。
(1)矿区位于西昆仑成矿带上的北部,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大,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研究发现该区北带以金、铜矿化为主,产有萨洛依铜矿和特格里曼苏铜矿;中带(中间隆起带)是以金铜矿化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产有布仑口铜金矿、木吉金矿、库地铜金矿等矿床;南带是金及有色金属成矿带,产有麻扎东金矿点、黑黑孜干铅锌矿等。区域上找矿潜力巨大。
(2)矿区地处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缝合线北侧,边缘成矿理论认为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产于稳定地体与板块接触带或二者的边缘凹陷中,并且靠近隆起带一侧。矿区一带处于相对稳定的隆起古陆,两侧为活跃的北昆仑褶皱带和喀拉昆仑褶皱带,其隆起带边缘往往是能量释放区,即矿质沉淀区,最有利于铜金成矿。
(3)矿区一带断裂构造发育,东南部存在苦牙克深大断裂带,中西部分布有上其汗深大断裂,中部有次一级的近南北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深大断裂为含矿流体运移提供通道和空间,为岩浆运移、富集创造了条件;它们的次生断裂为矿体就位提供空间,所以深大断裂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内生矿产一般多受次级断裂控制,常成带状集中分布于大断裂带或次级断裂交会处以及受这些断裂控制的岩体或岩体周围。矿区位于两深大断裂交汇部位,次级断裂发育,岩浆热液活动强烈,找矿前景非常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