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语境下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路径研究*

2022-11-22 08:18陈楚寒王萍
山西档案 2022年1期
关键词:编研丝路建构

陈楚寒 王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5)

1 引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1]“文化相通”是“民心相通”的前提,因此,广泛推动跨国文化交流,充分挖掘已有文化资源讲好“丝路”故事、阐释好“一带一路”内涵,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工作。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档案开发交流也是促成各主体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载体。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档案工作要为“一带一路”服务。

档案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式是参与“丝路”记忆建构。“丝路”记忆指“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漫长的以路为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记录集合体,故此属于集体记忆的范畴。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2]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认为,“集体记忆”可进一步细化为“文化记忆”和“交往记忆”,“交往记忆”更多是一种代际记忆,即人们与同时代的人共同拥有的回忆,而文化记忆则体现为一种根基式的记忆。[3]“丝路”跨越了漫长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既保留了大量文化记忆,它是动态的、立体的、活跃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丝路”记忆的精神内涵。[4]“丝路”记忆不仅只是对过去的单向传承,也要为了现实需要予以建构,要特别强调建构和传播“丝路”沿线因交往而形成的共同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形成内涵有深度、情感有共鸣的丝路故事。

目前,档案机构建构社会记忆的策略主要有编纂开发、科学研究、与重大活动相结合、教育推进、借助文化事业发展、现代传媒传播等策略。[5]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路径选择应在充分运用以上策略的基础上,结合“丝路”建设的实际有所创新。

2 “一带一路”语境下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路径

“丝路”记忆建构的基础是对“丝路”过往的回访和研究,其建构过程需要开放流动的文化窗口,其建构结果是对历史记忆的再挖掘和再创造,其建构成效是为“丝路”建设保持长久的文化生命力。故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路径如下:利用馆藏历史档案为“丝路”研究提供文献资源,举办巡回档案展览使“丝路”文化得以对外展示,推进档案编研开发为“丝路”记忆重塑注入时代活力,参与记忆工程项目扩大“丝路”文化记忆的影响力。

2.1 立足馆藏资源,为“丝路”研究输送营养汁液

首先,档案具有描述社会记忆的功能,档案文献是描述多元“丝路”记忆的基础。另外,档案具有社会记忆的证实功能,它的证据性对“丝路”记忆起着补充和纠正作用,从而改变大众对“丝路”一些狭隘和片面的认知。档案机构作为档案的收集保管者和提供利用者,为“丝路”研究和“丝路”记忆建构搭建了桥梁。如大众所熟知的古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以长安(西安)为起点,途径甘肃、新疆并贯通中亚、西亚直达地中海的陆上交往通道。但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揭示,明清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传统的自新疆西行亚欧的一条线路,而是分为四条线路,即东面过江之路、南面高山之路、西面沙漠之路、北面草原之路。[6]这无疑给研究陆上丝绸之路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学者提供了佐证材料,也扩大了“一带一路”追寻以往外交联系的范围。此外,一史馆公开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海路大西洋”部分的群组档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的《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图典》[7]为清史学者研究晚清政府如何认识西方世界并在动荡局势中寻求生机提供了一手资料以寻求历史真相。可见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能在新时期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新生的成果也能为“一带一路”提供更为广泛的认知视角。

2.2 举办档案展览,为“丝路”交流奠定文化基础

档案展览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帮助人们重温历史并不断加深、固化其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从而成为“丝路”记忆传播最直接的形式。“一带一路”框架下,多国联合办展生动还原了“丝路”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外交、贸易、艺术等领域的交往历史。目前国家层面的档案展览主要与重大外交活动相结合,以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为主。如2017年9月,国家档案局和俄罗斯联邦档案署在深圳举办“中俄‘丝绸之路’历史档案展”,这是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配套活动,[8]通过中俄两国档案馆收藏的档案珍品来展示两国过去三百年来的交往历史。此外,2019年4月,锦瑟万里,虹贯东西——“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览借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亮相,[9]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丰富展品,国家档案局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在材料选择、文字描述与版式设计方面既尊重历史事实又饱含艺术性考量,极大地宣传了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地方层面,广东省、市级档案部门自2014年起作为主办单位陆续推出了有关“海丝”主题的档案展览,如“海丝映粤:广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题图片展,[10]回顾了广东自秦汉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的历史事实。

2.3 提供编研成果,为“丝路”建设增添时代内涵

编研活动是档案机构参与文化资源建设和重构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吐故纳新”,是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1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编研既是“丝路”记忆建构的过程也是结果,它使零散的档案材料得以系统开发利用,以新时期的视角再次挖掘其内涵价值。一些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交往互通等内容的档案形成的特色汇编、优质书籍、影视成果等,能有效推动沿线各地区图书出版、文教旅游、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后续的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撑性作用。目前的编研成果以书籍为主,如福建泉州作为海丝文化的发源地以及新丝路南线的起点城市,该市档案机构组织人员编纂了《泉州侨批档案》《回望闽南侨批》等专著。[12]由嘉兴市档案局指导编纂的中国名镇志——《乌镇志》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出版工程”。[13]另外,2016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签署了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工作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14]双方每年就“一带一路”专题举办年会,通过会议交流反映编研出版项目的进程,不断探索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2.4 参与记忆工程,为“丝路”传递文化认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世界记忆工程”,意在防止集体记忆丧失,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使其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为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设提供了契机。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形成了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侨批档案”和“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分别于2013年6月和2017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档案文献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具备浓厚的民间色彩。一般指粤闽侨乡与海外交往的特殊文献,是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家眷汇款与书信的合称,特点是“银信合一”。[15]适逢“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此前尚缺社会知名度和公众认知度的侨批档案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被逐步重视。2018年2月,《广东省侨批档案保护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地方积极推进的资源整合共享、文化交流,侨批档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得以重现,在新时期焕发了民族记忆和文化归属感,加深了海外华侨后代对祖籍、故土、血缘的认同。[16]另外,“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的申遗成功是档案机构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丝绸产业振兴、打造遗产城市名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在申遗期间,苏州市档案机构不仅赴法国、瑞士等国考察档案工作,学习如何更好地对档案实施精准化管理和提供面向公众的人性化服务,还积极承办多个国际档案会议、拍摄宣传片、编印丝绸画册、举办海外展览。[17]

3 “一带一路”语境下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不足

如前所述,目前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的现有路径主要有助力“丝路”研究、举办档案展览、提供编研成果及参与记忆工程。尽管沿线档案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3.1 馆藏资源门类不够多元

目前档案机构对“丝绸之路”档案的收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征集工作的固化,较多关注政治性质的大事记,而对沿线地区的特色档案如民俗档案、文物档案、移民档案、人物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收集较少,导致历史档案内容单薄;另一方面是收集范围单一,重史轻今,使得馆藏缺少丝路建设中新鲜档案的补充。新时期下,沿线地区档案机构对“丝路”文化交流、民生发展等各类档案的关注度还不够,如跨国跨区的民生合作、民族地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机构的学术交往等话题,围绕其建构的社会记忆,是“民心相通”的最佳见证。

3.2 档案展览的宣传效果不佳

目前关于“一带一路”的跨国展览主要依附于大型交流活动、会议等。从受众来看,主要是各国领导和受邀嘉宾,展出更为精良,但面向的群体比较局限、受众范围较窄;国内地方展览往往立足本地资源,面向当地群众,但由于经费、人员配备等限制,展品和展出方式相对粗糙和单一,对材料的挖掘和组织不够。从展览选题来看,多为历史档案展,较少为现代档案展,缺乏新时代下的议题。从展览方式来看,一方面是展览多以线下为主,由于受时空限制、宣传不到位、选题不吸引人等因素影响,以致到馆参观档案展览的公众数量不多,展出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是线上展览体验感不佳,一是网站的导航窗口不清晰、美工设计不丰富、色彩搭配不协调等,各网站模板类似,不能充分体现每个地区的特色;二是网站内容更新慢,展览信息不完全导致用户信息获取感不足;三是界面缺乏交互性,大多数展览版块多为单向性、静态性的陈列展示,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致使用户无法获得沉浸式体验。

3.3 档案编研成果的影响力不足

从编研成果来看,目前围绕“一带一路”的优质编研成果尚少,已有成果主要以我国地方特色档案为主,大多存放在各地档案馆,缺乏深度的挖掘和开发,多以文字汇编形式呈现,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带一路”档案资源较为分散,各地档案机构尚未建立起信息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一是由于沿线档案机构各自为政,缺乏信息的共享渠道;二是档案载体多样,除了传统的纸质、照片、影像资料外,还包括一些实物档案和特殊载体如竹简、木渎、石刻等,实体档案难以集中保管。三是一些档案资源存在公布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因而对相关档案信息的整合利用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档案机构封闭性的传统形象,使得其在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与外界存在隔阂,导致许多富含价值的文化内容不为人知晓。而仅仅依靠档案机构的单一力量难以提供优质的、创新的编研成果,更难以扩展编研成果的影响力。因而档案机构应积极参与“丝路”记忆的共建共享,加强与多元主体的合作,深度挖掘馆藏资源,丰富编研成果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编研工作传递、整合、选择、强化“丝路”记忆的功能。

3.4 参与记忆构建尚缺主动性

总体来看,不同地区档案机构的资源基础不同,参与记忆建构的积极性有异,大多在文化项目建设中处于被动状态。过往古代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能为后人所了解,都依赖于详尽可靠的历史档案记载。新时代下,档案机构参与“一带一路”记忆建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所欠缺,从业务工作来看,“丝路”档案开发还存在整理归档不及时、档案管理不系统、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现象。从对外交流来看,档案机构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宣传,体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档案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丰厚,但真正走出国门,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却屈指可数。

4 “一带一路”语境下档案机构参与“丝路”记忆建构的路径优化

就馆藏资源不够多元、展览宣传效果不佳、编研成果影响力不足、自身缺乏建构主动性的问题,档案机构可从加强档案征集、优化展览效果、深化编研工作、借力文化项目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丝路”记忆资源、激活“丝路”记忆内涵、融入“丝路”记忆建构、打造“丝路”记忆品牌,从而发挥建构丝路记忆的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

4.1 加强档案征集,丰富“丝路”记忆资源

只有资源尽可能丰富,才能为“丝路”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撑材料,通过佐证史实争取当下的话语权,为“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服务。比如中国丝绸档案馆的人员2013年建馆后便启动征集工作,远赴青海、新疆等地,征集到各类丝绸档案近8000 件。[18]2018 年,面向我国近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征集丝绸档案近2万件。[19]不仅填补了馆藏档案的空缺,也为“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成功做好了资源积累。鉴于此,“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档案机构应要加强地方档案的征集,特别是深入民间访问,收集散失的特色历史档案。

此外,“一带一路”的合作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参与国内外合作项目,产生了大量工程档案,档案机构需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促使合作项目档案按既有标准归档和保存。例如,由嘉峪关市政府与深圳华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主题乐园是国内首个以“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的大型高科技主题乐园,分为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和东方神画博览园两个园区。[20]2019年,嘉峪关市城建档案馆接收了丝路神画主题乐园建设的工程档案,极大丰富了馆藏资源。国际交流方面,我国档案机构需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外合作机制,以便追索流失的海外文献或是获得“丝绸之路”珍贵文献的复印件。另外,“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大学开展了诸多校际合作项目与人才交流活动,如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大学加入。围绕“丝绸之路学术带”产生的学籍档案、科研档案以及其他的生活类档案,也应当纳入各学校档案机构的收集与保管范畴。馆藏资源越丰富,越能为多元的研究角度和主题提供材料支撑,建构相对完整、多方面的社会记忆。

4.2 优化展览效果,激活“丝路”记忆内涵

要扩大档案展览的效果,使展览尽可能地流动起来,从而引发海内外公众的关注,在传播中不断激活“丝路”的文化内涵。

一是应推广境外档案巡展,讲好“中国故事”,鼓励我国“丝路”沿线省、市档案馆与其他国家地区档案机构开展合作,通过不同特色的展览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例如,福建省档案馆、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和美国侨商联合会在美国纽约共同举办“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览。[21]江苏省档案局与南京市、苏州市档案局赴埃及联合举办《江苏与“一带一路”走进非洲展》等。[22]优质的档案展览应多次多地巡回展示,才能更好地传播“丝路”记忆。

二是要拓宽受众观展渠道,线上线下并举。首先,对展览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栏目设置简洁清晰,界面设计要突出地域特色,可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其次,负责人要实时更新网上展览内容,注重公众的留言、提问等,及时反馈。最后,除了多媒体技术外,目前3D动画技术、虚拟漫游技术等已经应用于网络档案展览。随着5G互联网时代来临,VR技术也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公众可通过移动终端跨越时空限制,快捷方便地访问各地档案馆,感受全景式展览。因此,“一带一路”沿线的省市档案机构可跨地区协作,运用VR等技术将既有的线下优秀展览内容虚拟化;整合既有的特色档案资源。

三是延伸展览主题,除了反映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档案展,还要密切关注新时代的议题,一些跨国合作的经济、文化活动所产生的档案,是档案机构挖掘的重要内容。

4.3 深化编研工作,融入“丝路”记忆建构

一方面要做好基础工作,首先要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对沿线档案部门的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整合,各节点省市可以建立区域范围内的数据库,提供经整理的历史材料和实时信息,通过数据库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同主题、跨时间、跨地域的档案汇编或专题综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跨国、跨地区合作编研的重要保障,比如,档案编研人员和编纂者要对国内与国际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以防止一些产权纠纷。

另一方面,大众已不可避免地进入读图时代、视频时代,新型传媒对社会记忆的传承和展演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强与社会多元主体的合作,创新档案编研的角度和方式,扩大编研成果的影响力。例如,甘肃简牍博物馆所存的“悬泉汉简”反映了西汉时期从长安到敦煌驿站机构的运作方式,其中“元康五年长罗侯过悬泉置费用簿”和“悬泉置厨食簿”是记载悬泉置啬夫(官职名称)弘几次接待外交使者长罗侯常惠的简牍档案。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参与拍摄的纪录片《河西走廊》里,这些简牍记录被还原成无数个生机勃勃的画面,小人物日常职责与汉帝国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畅达发展间的微妙联系得以展现,真实且极具感染力。纪录片等可视化、故事化的传播方式更易于唤起普通受众对“丝路”记忆的情感共鸣,包括民族自豪感、历史敬畏感、群体认同感等等。此外,2019年12月,甘肃简牍博物馆还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合作,整理完成了《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两项成果,既为“一带一路”的历史研究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也为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博物馆还与新华网等媒体展开合作,开展了“甘肃简牍数字展馆的设计建设”“文物数据数字化整合信息研究平台”“衍生产品市场开发”“博物馆多渠道内容营销”“打造核心IP库”“简牍文化内容推广及国际化项目开发”“共建国内首个5G时代数字文物保护与传承联合实验室”等内容。[23]

上述实践为档案机构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丝路沿线档案机构要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接纳社会力量,深入挖掘“丝路”档案资源。形式上,应追求编研成果的视觉化,如协助纪录片、影视剧的拍摄;内容上,要结合“丝路”档案的历史情景,讲述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从而激发公众兴趣;编研产品的呈现上,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元媒体合作,在日常的文化传播中强化社会记忆。如今,文化的内容生产和消费已成趋势,社会记忆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同构建。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沿线的省、市档案机构应与地方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文献保护中心等建立密切关系,主动参与到“丝路”文化项目中,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选题、取材、讲述的能力。

4.4 借力文化项目,打造“丝路”记忆品牌

首先,档案机构要主动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做好前期的资源积累、系统整理工作,借力政策和平台努力“申遗”,以获得更好的政策保护和更广的交流渠道。另外,要配套相应的文化宣传,如通过专题展览、重大会议、教育活动、网络平台扩大知名度。如前文提到的苏州丝绸档案馆在申遗过程中开展的系列工作包括建立世界记忆项目苏州学术中心、承办高质量会议、举办跨国档案展等。最后,档案机构要提高资源的利用度,加强学术研究、行业协作和社会参与。如甘肃省顺应时代发展,意在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平台,开始构想如何挖掘遗产档案资源,助力“文化+”产业模式与品牌建构。[24]说明档案机构已经初步参与到了“丝路”记忆品牌的建设,逐步向“档案+”模式跟进。

5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外交流提供了平台,档案机构需要把握机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丝路”记忆建构,既要做好前期的资源积累工作,立足收集、编研,也要借助多元力量和群体智慧,挖掘优质信息、提供多方利用,为延续“丝路”记忆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编研丝路建构
丝路•山海
连霍高速,串起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