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雷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000)
甘浚水利管理所根据农村人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从水厂应急预案、水厂管理制度、水源地取水、消毒设施更新、信息化监控系统完善、供水机电设施改造、水质检测、应急抢修、供水量保障、供水管网管理水质要求等方面不断更新、改造、完善,确保辖区内所有用水户安全、按时、按量的正常生活用水。虽然在饮水工程管理中制定了完善的维护保养机制和运行制度,创新了管理模式,组建专业维护队伍,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整体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与质量,需要加强管理,保障饮水工程的稳定运行。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农村供水支持,扎实推进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成果重点工作落地。张掖市甘州区甘浚水利管理所根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及《甘州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村饮用水供水预防、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培训、演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农村供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了辖区农村供水安全。二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由水管所、村社、用水户共同负责管理和维护,并与受益村、用水户签订设施管理协议,明确了管理范围及责任,联村供水工程、供水管网及设施分3 级责任单位管理,水源工程、取水设施、水厂、信息化监控系统、村级以上输水管网由水管所管理;村内输配水管网及设施由村集体或各用水协会管理维护;入户设施有用水户自行管理。农村居民以外的用水户(含驻乡镇单位、学校、企业、农林场、养殖场等)从配水管网接口处到用水终端的管网设施由用水户自行管理维护。三是甘浚灌区结合水厂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对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境内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环境保护专项排查行动,对各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保护区边界、标志、设立情况及保护区内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清理整治。夯实了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彻底消除了水源被污染的安全隐患。四是灌区根据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净化消毒工艺,通过试验或运行经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选择更换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消毒设施,并单独设立了消毒间,配备了采暖设施、通风口、换气扇、防护面罩、储药箱,建立了消毒剂使用台账,详细记录了消毒剂的购进、库存、投加数量、投加时间,运行管理人员每天对消毒设备进行巡查,检查消毒设施运行是否正常,设备与管道接口、阀门是否有堵塞泄露现象。五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灌区实际,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随时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监督、检查,确保水质安全。六是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良性运行,发挥水厂应有的效益,确保人民群众饮用优质安全放心的生活饮用水,甘浚灌区特制订了水厂管理制度,要求水厂管理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疾病,能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供水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学习,其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和考核挂钩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进入供水岗位必须自我消毒检查,及时掌握供水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做好日常运行记录。七是为了加强水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稳定性,保障供水设备安全、经济、节能降耗,不影响受益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甘浚灌区专门组建了一支应急抢修队伍,及时购置、补充应急维修材料,一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抢修,确保水厂运行正常。
由于很多农村安全饮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且在使用期间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部分供水管道及设施出现严重的老化、失修现象。此外,由于原来的供水管道材料主要采用PVC 材质,其材料管壁较薄、韧性不足,连接主要是以管材承插口对接形式,而承插口里面的胶圈又经常在管道铺设、安装过程中出现松动、变形现象,且不容易被发现。尤其是在遇到砂砾石地质的情况下,即便是管道漏水严重,也不容易被发现,给排查维修造成了极大地困难,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利用率偏低,供水成本过高,水资源浪费严重[1]。此外,由于管网老化、陈旧,“跑、冒、滴、漏”现象日益严重,水厂计量设施与村社计量设施、农户计量设施数据相差过大,水费收缴难度大。
一是由于原来铺设在乡村道路下面的供水管网目前全部覆盖在硬化路面以下,给管网维修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上村社群众缺乏水源保护意识,使供水工程设施受到严重损坏,造成供水不畅情况时有发生;更加严重的是造成水源地污染隐患,非常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二是农村用水户节水意识淡薄。经多年运行,发现有80%以上的用水户都存在使用“滴答水”现象,造成了人为的“跑、冒、滴、漏”现象,导致计量设施数据相差大、利用率低,水费收缴难度大[2]。
由于近几年乡镇土地平整项目的实施,致使部分村社在土地平整项目实施中为了整合地块,推低原来的地面,导致原来铺设在耕地下面的管道埋深不够,造成冻管隐患,导致部分村社冬季供水不稳定。
水价相对偏低,水厂经营难度大。农村饮水工程面广、量大、点多,日常运行维修成本偏高,供水利用率较低,自来水水价又比较低,加上管理成本高,导致水厂运行过程中出现政策性亏损。
由于运行管理过程中水厂24 h 连续运行,经常会发生机电设施故障,而水厂缺乏专业机电维修人员,管理人员不具备机电专业维修能力,对突发机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影响正常供水[3]。此外,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导致权责划分不明确,管理混乱,缺乏责任意识,一旦出现工程运行问题,互相推诿责任,影响饮水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
在农村饮水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实地调查,对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质等要素进行明确,并对当地农村的饮水需求进行了解,以便为饮水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合理建设提供依据。要完善工程施工规划,明确不同工序的质量标准,强化宣传,树立施工质量意识,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保障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符合施工要求。招录有机电专业的人才,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强化施工监督管理,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推进,加强材料质量把关和审核[4]。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如确保管沟开挖深度在冻土层以下,避免冬季寒冷天气下出现管道冻裂情况;保障管沟回填工作的规范性,采取先人工回填,后机械回填的方式;选择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管道安装。对阀门检查井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选择,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靠近沿路位置,远离渠道,对检查井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优化管理。此外,在地表设置饮水工程管道标志,避免在进行整地工程时对地下管道造成破坏。
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在水源地周边设置警示牌或者界桩,避免在其周边进行建设施工活动,以免对水质造成污染;确保供水设备设施的稳定性,不能对供水管道、设施等随意改装或拆除;加强对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视,设置完善的水质检测机构,安排专业人员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保障检测流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水质较低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强化对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对供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各个环节的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更换。供水厂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供水主管、分支主管、检测井等进行科学保养维护[5]。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供水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对设备故障及时抢修,减少停水时间,确保水厂稳定运行。加大投资力度,陆续更换老旧管网,管网材质选用耐磨、耐冲刷、柔韧性较好、管壁较厚的PE 管代替。
在对供水进行计量时要以村社为单位,计量到社,分摊到户。如果户内水表与供水计量数据出现差额,结合用水户各自的用水量进行分摊,并将户差额分摊数进行公示;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供水、收费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实现水量、水价、收费的透明化;积极鼓励村民自觉缴费,安排专业人员对水费进行统一收纳;为了提高水费缴纳便利性,减少收费压力,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搭建信息自动化平台,建立自动购水系统,换装智能化水表,农户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购买水卡,有效解决自来水收费难等问题;还可以与农户签订供水协议,强化农户的缴费自觉性。为了缓解水厂的运行压力,政府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确保饮水工程稳定运行[6]。针对水价设定,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的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情况、农村实际收入等,进行科学论证,确保水价的合理性。此外,要结合市场物价的动态发展变化,对水价进行动态调整。
强化饮水工程组织管理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对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和合理分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实行考核机制,提升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结合相关信息建档立卡,对管网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奖罚制度,对于污染水源、破坏供水管道设施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对于监督举报行为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