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牧原股份外,新希望、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四家上市猪企已全部发布2022 年1 月的生猪销售简报。 考虑到春节影响,牧原股份通常在3 月份合并披露1~2 月的销售情况。
从销售收入来看, 正邦科技和天邦股份1月份的销售收入环比、同比均为下降,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同比下降,环比则有所上升。 从销售均价来看, 四家上市猪企销售均价的环比与同比均为下降,同比下降的幅度在55%~65%之间。
从销量来看,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1月的销量环比、同比均为上升,而天邦股份的销量为环比上升,同比下降。 其中,新希望2022 年1 月份的生猪销量为自2021 年1 月以来13 个月的新高。
国泰君安产业服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小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后淡季预期驱动1月份规模企业存在提前出栏情况。
“价格下行周期,现金流压力驱动企业加速出栏节奏,2021 年10 月份上市公司生猪出栏环比和同比数据均创阶段性高点, 核心原因是企业出于现金流压力加速出栏导致。 2022 年1 月份是春节前最后的旺季月份, 同样出于保护现金流的目的,上市公司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出栏均重下降验证了这一判断。 ”
此前的2 月8 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 月24 日~28 日当周, 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57∶1,连续三周处于5∶1~6∶1 之间,触发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
周小球指出, 收储对现货价格拉动作用边际下降。 二季度供应端产能继续释放,消费端则处于传统淡季,供应阶段性过剩,现货价格易跌难涨。 由于价格快速下跌,造成猪粮比价迫近5∶1,政策上有启动收储的预期存在。
“历史经验来看,收储可能会驱动现货价格阶段性反弹,比如2021 年度的两次收储均引发了现货价格的剧烈反弹。 不过,由于上半年供应过剩的权重更大, 收储对价格的拉动作用要远低于下半年,现货价格的弹性也会相应降低。 ”周小球说。
中信证券也认为, 春节后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目前整体生猪供给仍处于过剩阶段,预计未来猪价仍存下行压力,第二波去产能已逐渐开启。
对于未来猪肉价格的走势,新希望在最近的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2022 年2 月10 日、11 日) 中表示, 预计猪价于2022 年上半年有比较大的压力,3~5 月份有相对低点, 过后有相对调整。 新希望称,结合目前的存栏母猪和生产指标的情况, 计划2022 年出栏量范围为1300~1800 万头,2023 年2000 万头左右。 而此前,正邦科技在2021 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末公司存栏能繁母猪38 万头,后备母猪22 万头,GGP+GP(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合计10 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