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国,李志佳,刘浩 ,张兰峰,韩国伟
(1.河北省畜牧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承德市畜牧工作站,河北 承德 067000)
产销衔接是保障奶源供需平衡、 流通顺畅高效、购销秩序稳定的关键环节,反映着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建立生鲜乳购销关系明晰、利益联接紧密、 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实践提出的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 本文从调研现状入手,针对规范生鲜乳购销秩序,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结合工作深入思考, 为稳定购销秩序提供工作思路,旨在抛砖引玉,以供商榷。
生鲜乳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基础。 近年来,全省各级始终把源头监管作为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建章立制、惩防并举、规范管理,呈现出奶站建设规范、质量把控严格、购销环境优化、利益联结紧密的良好态势,为奶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围绕打造奶业振兴示范省、 实现千万吨奶目标的提出,稳定生鲜乳购销秩序,保障乳品质量安全成为当前重要任务。
稳定购销秩序是夯实奶业振兴基础、 优化奶业振兴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迫切需要。 职能部门需要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工作摆位,强化政治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把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作为一种基础性、 常态化的大事来抓。 逐级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协调措施,营造政策氛围,形成强大的工作震慑力,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河北省奶业振兴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定期沟通。 加大对养殖场和乳企的监管力度,畅通购销情况沟通联络,定期组织座谈联谊活动,准确掌握养殖场产奶量、售奶价格、奶款结算、债权债务情况和相关诉求,全面听取乳企体量、加工能力、购销安排、市场销售等情况汇报,为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奠定指导基础。
二是及时协调。 对生鲜乳购销举报的问题,要安排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核实情况,召集购销双方代表座谈,协商解决问题。 逐级建立案例督办卡片,限期予以解决。 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对已协调解决的事项,适时组织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重复反弹。
三是依法处置。 加大对生鲜乳生产、收购、销售、运输等各环节监督检查力度,开辟违法行为线索举报渠道,向社会广泛公布违法行为举报电话、邮箱、通信地址等,对举报信息及时梳理,认真组织核查,严格政策界限,依法予以处置。
一是属地管理,及时上报。严格“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市、县(区)级奶业主管处室职能作用。 凡属有违购销秩序稳定的案例,落实“自下而上,便捷处理”的办理制度,涉事单位反映的问题,原则上由所在地奶业主管处室就近处理,并逐级上报处理结果。
二是现场检查,督导推进。 根据工作安排,结合生鲜乳收购站(车)现场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工作督导,市县搞好工作配合,确保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
三是规范处置办法。 对发展中转型养殖肉牛不再履行合同义务的牧场,要及时收回或注销其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对合同违约,经批评教育无效的养殖场,逐级纳入“黑名单”管理,取消其享受国家和省扶持政策支持的资格; 对拱抬价格、拒收限收、走访非合作牧场,经协调无效的乳品加工企业,视情核减喷粉补贴资金额度或取消其申报资格;对无证收购、无证运输、倒卖鲜奶等扰乱生鲜乳购销秩序行为的经营主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移送公安机关予以严惩。
把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纳入逐级考核内容。
一是细化工作方案。 要针对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整治重点,阐明政策界限,落实处置办法,做到科学周密、环环相扣、不留隐患。
二是加大协调力度。要明确协调制度,广泛采取政策宣讲、信息沟通、现场检查、座谈联谊、专案处置等办法,将问题发现在第一时间、工作到市场主体、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落实绩效考核。 将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对工作机制健全、措施落实到位、购销秩序稳定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案件重复发生、秩序不稳,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予以通报批评; 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问题、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的予以问责。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奶业主管处室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切实将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提上工作日程,狠抓监督责任落实。 主管处室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努力做到工作有压力、协调有动力、稳定有目标、发展有成效。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 各级奶业主管处室要提高政策业务素质,提高办事效率。 经常组织举办政策培训班,落实政策法规学习制度,强化法制观念,明晰执法界限,提高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培养一支政策熟、业务精、能力强的生鲜乳购销秩序稳定监管干部队伍。
三是加强工作协作。 各级奶业主管处室要把握工作大局,增强协同作战意识。 既要搞好本单位部门之间协作,又要密切市县间的联系。 积极工作,团结协作,加快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保持全省生鲜乳购销秩序长期稳定,为河北省奶业振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