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霞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301)
随着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入推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强劲的新动能。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两年后,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成为国家战略。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核心动力[2]。
我国力争到2035年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实现体育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市场更活,体育供给丰富多样,体育消费愈加旺盛,全面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应抓住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新变局,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极,借助全球数字化时代浪潮,开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幸福产业的数字化新征程。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也在提速,2020 年我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40.7%[1],数字技术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均衡。以赛事活动为主体的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2019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60%[3],因此,大众体育赛事服务业有巨大潜力。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体育赛事的转型之路引发相关学者对利用体育数据重要性的思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益于促进体育紧跟数字时代步伐,降低大众体育赛事的运作成本,提高办赛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群众的体育素养,从而推进体育产业及相关活动的开展。
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转型实质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赛事/服务转型以及流程优化重构为手段,转变传统赛事运作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众体育赛事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4]。依托平台精准体育赛事供给,满足大众体育消费需求,进而提升大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效率,全面提高赛事服务质量,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增强全民身体素质,这是体育于人的根本。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科技强体战略已然成为实现我国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必由之路与历史必然[5]。鉴于此,无论是从宏观战略,还是从中观层面、微观角度来看,这都意味着必须大力推进我国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转型。
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下的21 世纪,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主动拥抱它,已逐渐成为众多国家思考的重要命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的76.9%,比重高达3/4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8倍多,其中作为数字革命的发源地的美国,规模最大[4]。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发展较早,他们通过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如近年来,美国先后发布一系列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国家等战略计划,有效促进了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进程。英国最早出台数字化相关政策,于2017 年发布《英国数字战略》。2018 年,英国政府出台《产业战略:人工智能领域行动》,再次以人工智能创新提升生产力,使英国成为全球创立数字化企业的最佳之地。老牌工业强国德国也积极践行“工业4.0”,2016年推出了《数字化战略2025》,并针对数字革命带来的挑战,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不断深化。如美国的ESPN(娱乐与体育电视网),近几年为数字化注入了大量的资金,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应用程序,数字化处理赛事内容并通过移动客户端传达给受众。2019年,ESPN公布其数字化业务,在7月份吸引的独立用户访问(UV)量增加到8680 万,同比增长25%。又如,在伦敦赛现场,每年只有一场的NBA比赛使用高端数字移动技术,让球迷获得了亲临其境般的NBA 观赛体验。NBA 数字媒体部门副总裁还允许球迷,在伦敦赛季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传播NBA的所有内容。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大国,发展潜力巨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最新报告《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指出,数字化进程不断拓宽各行各业的数字技术应用范围[5],如旅游行业的数字化。搭建红色旅游景区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宣传和发布红色旅游景区相关信息,实现景区之间信息的共享,逐步实现“5G+AR”文物修复助手,“AI 游记”等一系列新的服务样态。构建“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识流”的业务流程,呈现可视化的旅游现场的物流、人流动态,实现基于“旅游知识地图”的信息导航功能[6]。各类体育赛事也紧跟数字化转型节奏,抓住5G新机遇,走向数字化征程。VR门票实现身临其境观看赛事;可穿戴设备,从监测疾病到预防疾病的跃迁等。
改革春风吹到了大众体育赛事上,2014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放开赛事审批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随后《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促进了赛事发展。2017 年,发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更是明确了将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完善支持政策、推动规范发展等多方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和自行车体育赛事。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发展迅猛,总产出占体育产业总产出1.0%。与此同时,在探讨群众性体育赛事快速发展的机遇时,也要不断弥补大型大众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体系中管理手段落后、培训系统性不足[7]、当前群众性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监管机制不健全[8]、体育同科技融合不深[9]的问题,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高质量发展内涵。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开来,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及经济秩序,多行业遭遇了空前的冲击。具有典型聚集特征的各种体育赛事,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各国赛事相关产业都因此遭受了明显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赛事取消”“赛事推迟”“赛事停摆”“赛事空场举行”等不曾听过的赛事用词频繁出现。一切终将过去,在普遍的恐慌中,乐观者总是善于寻找新的机会。后疫情时代,各种新需求的倒逼,让更多传统产业,逐渐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应对平抑风险、提质增效的重要性[10],加速体育产业的升级转型,利用新兴数字技术为体育赛事产业格局,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与变化。此次疫情的发生,促使数字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创新,并成为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临界点和引爆点[11]。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体育走向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抓住机遇,破浪前行,线上体育进入快进模式,如体育赛事线上办、商业体育直播大热、体育用品销售向线上转移等的“云端”体育。疫情之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体育产业各领域突围的“通用药”。截至2020 年2 月,苏宁旗下PP体育直播平台,发布场均观赛人数同比上涨151.4%。此外,除夕当日电竞行业收入达到20亿元。
随着“体育+”行动、“互联网+体育”以及群众体育“六边工程”的实施,体医康养融合、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娱结合等跨界融合新模式不断拓宽。当今时代,数字化创新正在颠覆行业壁垒和行业边界,科技红利不断扩大大众体育赛事的“朋友圈”。因此,大众体育赛事服务的用户规模就越来越庞大,体育赛事的深度价值增加空间也就更广阔。与此同时,体育行业原来的粗放型商业模式也需要更新,“科技驱动+精细化”运营策略将是大众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截至2020 年,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 亿,其中20~39岁的网民合计比例超过40%,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群体[12]。体育面对日益升级的多元化需求,融合数字化,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产业长尾,助力体育消费持续增长。例如,大众可以通过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侧,自助完成有关赛事的业务:扫码进平台、了解赛事、赛事报名、电子赛事成绩自动生成。此外,健康、运动图像、运动视频、位置、等数据,能够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根据需要生成。赛事的数字化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服务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培育发展新动能、带动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作出了贡献,逐步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大众体育赛事格局。
随着体育越来越智慧化,大众体育赛事消费者与赛事主办方(办赛单位)传统的关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消费端的需求是整个价值链的起点,这是数字化时代与过去常规模式的不同之处[13]。随着体育消费向纵深化、个性化发展,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配合VR(虚拟现实)和AR技术(增强现实)带来的深沉浸感、高临场感和强刺激感的个性化体验,有可能成为推动体育赛事发展和受众参与的重要方式。2020 年,我国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别超过100万亿元和1万美元,消费升级的潜力也被释放出来。体育企业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能够真正利用海量消费者的数据,深度分析,对参与大众赛事群体深入洞察,精准识别用户的大众体育诉求,提升赛事体验感,才是赛事在数字化转型中最大化赛事价值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多方(举办地政府、赛事主办机构、参赛者、工作人员)利益一致性出发,进行赛事数字化转型,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从而提高办赛效率和赛事服务质量。
体育赛事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需要走一条不断进取、不断尝试和改进的发展之路。基于此,该文认为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发力。
政府层面要出台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的相关支持政策,包括市场支持政策、人才吸引政策、创新促进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不断完善大众体育赛事规划布局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大众体育赛事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如在一些有基础的地区先行开启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全国示范性群众体育数字化赛事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显现辐射带动效应。又如,完善体育赛事相关数字化专利法律,保持数字化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的平衡,注重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等。关于人才培养方面,要鼓励具备条件的体育类院校与国内外体育企业、数字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注重在数字体育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探索数字化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
针对大众体育赛事能够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关注的这一特点,围绕体育赛事本身产生的在线体育服务市场,通过数字技术丰富体育产业业态,提出要及早树立平台意识。体育企业可以利用数字红利,充分收集体育赛事运作的相关信息和赛事运作经验,无论成败,都可以作为下一次同类决策的基础,全域大数据使得体育管理者的预测能力更接近现实。
大众体育赛事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体育产业与数字化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大众体育消费的持续升级,使得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必将加速。数字经济新时代下,大众体育数字化更有利于新型业态的出现,从而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大众体育体验,提升参与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此背景下,该文探究了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着眼未来,从政策支持,平台赋能多方面提出大众体育赛事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