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浩 彭巍 黄维
(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 广东广州 511300)
高中是学生身心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形成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保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和适量强度的运动对其健康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并有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此阶段,学生通常比较活泼、爱玩,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将这种爱玩的天性转化为对运动的热爱。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方针在全国的推行,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了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大方面[1]。第一,培养文化基础不仅可以丰富高中学生的文化蕴涵,而且能够激励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第二,提高社会参与度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而且能提高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第三,提高自主发展不仅可以发挥中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促使学生发展为全方面发展的人。因此,体育社团在学校中就有了其发展的必要,体育社团不仅可以充当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第二课堂,而且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广泛、生动的学习内容,可以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体育社团的舞台进行学习和展示技能。体育社团指导者与组织者通常为学校教师,辅助者为高年级学生,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加入体育社团后,学生则会以参加团队比赛为目标积极对待团体训练,有具体目标的体育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找到训练的意义,体育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改变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互相隔阂的现象,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目前,外界不良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高中生的思想还在青春期发育阶段,非常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诱导,导致高中生容易走向孤独、叛逆等方向。由此可见,高中体育应融合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社团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体育运动,以此实现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确保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开展高中生体育社团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学生选修社团体育课程的方式,了解学生擅长和喜欢的体育项目,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学生分班、排课,把具有共同需求且处于同一层次、年龄的学生组织到一起。社团体育的开展,不受原有的体育课堂、教学计划、开展形式、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影响,形式多种多样,内容覆盖全面,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可能。
高中学生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对体育喜爱的情感,将会对学生学习体育、运用体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高中年龄段是培养兴趣喜好的最佳时机,而高中体育社团,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并营造竞技氛围,因此,这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
体育社团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缓解日常紧张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身心压力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得到释放。不仅如此,体育社团的训练开展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创新体育训练模式,拓展体育训练空间,其专业性和实践作用则更强。体育社团活动开设项目的设置,不仅能满足学生体育爱好的诉求,还能充分考虑学校开展各类项目体育竞赛的基础要求[3],可以为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游泳队等校队发现体育“种子”。体育社团通过增加校园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此外,也可以通过增加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运动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竞争力,从而实现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4]。
高中学校体育社团可以建设属于自己的社团文化,让体育文化知识逐渐转变为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使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带领低年级学生理解体育知识,并将独特的体育社团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还可以与其他兄弟学校跨文化、跨区域交际,将学校体育文化远远传承。
提升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从语言能力开始抓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等能力,在常规课堂上,大多数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发言、发表的观点的机会较少,而体育社团课堂可以教师为主导,也可以将高年级学生作为主导,教师为辅,从而增加学生组织话题、发表言论的机会。体育教师还可以常组织演讲比赛、分享会等活动展现学生的语言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合作意识,扩展国际视野。
体育社团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达成学习方法和制定学习策略的认知目标。首先,体育教师以教会学生训练方法为目标,让学生理解训练内容和积累训练方法,其次使学生触类旁通,安排适合队伍的训练,因为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训练需求和练习内容,所以课上教师安排内容,课下学生自发组织练习,最后达到课内外全面协调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目的。
在利用高中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时,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还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学会训练方法、练习技巧。这样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提高自律性,让学生互动、监督,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想要在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是不容易的,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以及适合的交际环境。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大部分学生每天基本上是宿舍、课室和饭堂三点一线。因此,高中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是培养核心素养和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途径。首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体素质、运动优势和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社团。其次,体育社团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个学生都有负责的宣传、组织、训练、招新等社团工作,来维持体育社团的运作,在社团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最后就需要高年级的学生运用往年的经验指引工作,领导低年级学生通过组织、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社团与社团之间就像一个个“小社会”一样进行交流,这能提高学生们的社会交际、语言表达、团结协作和沟通等社交能力,帮助高中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全面、健康成长。
规范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使所有社团学生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社团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归属感。校训练队的管理制度相对课堂管理制度来说比较自由,但在纳入了体育社团的管理下,校队的建设会规范很多,在社团管理制度下每个学期都需要体育社团提交教学案例、训练计划、年度计划和未来展望等筹备工作,这样才能迫使体育社团规范化。健全的考核机制不仅有利于刺激个人积极向上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体育社团互相竞争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制定健全的体育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实施计划、社团和个人考核机制。对于违反体育社团制度、经常缺勤的学生进行惩戒,进而有效利用体育社团资源和器材。此外,每个体育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利用体育节、艺术节和竞技比赛进行成果展示,还可以与集团内兄弟学校之间进行联谊和评比。学校团委部门以学年为时间点,对每一个体育社团获得的荣誉进行科学的评比,并根据评比的结果公布奖励。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社团活动的类型和创新体育社团活动模式,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社团活动的需求,将社团活动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和集团内的兄弟学校之间的体育社团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在技术上交流,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首先,学校之间可以定期开展体育竞赛和联谊,交流兄弟学校有特色的活动、高效的训练方式和健全的社团运营方式[5]。其次,学校开展的特色体育社团有篮球、足球、游泳、无线电测向和航模竞赛等项目,而兄弟学校有跆拳道、健身和羽毛球等特色社团,运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开展特色社团来丰富集团学校内的社团类型,激励学生展开交流。最后,通过开展竞赛、体育节等方式扩大校内外媒体的影响力,达到向校内外宣传体育社团特色的目的。
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开展社团体育的指导思想,将“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作为根本。从高中生身体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出发,授课内容应符合学生天性,课堂气氛应活跃,应提供适龄化、兴趣化、游戏性、趣味性的教育方法。社团体育的新型模式要充分体现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差异化、因材施教的教学优势,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组织适合他们的体育社团活动。男生喜欢力量、速度等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可选择开展球类、田径类等中、高负荷运动量项目的体育社团活动;女生倾向于柔韧性、动作轻盈类等活动量较小的体育活动,可选择开展体操、瑜伽、舞蹈类等体态优雅、动作轻柔,侧重塑形发展气质类型的体育社团活动。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因素[6]。体育教师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体育社团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方面提升教学效果。首先,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把握每个阶段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身体差异化的需求,以优生带差生的方式,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学生上课训练的自信心。其次,利用整体教学,实现体育知识的横向练习和正向迁移,使学生在训练当中更容易触类旁通。再次,树立主题教学目标,实现体育知识的纵向贯穿,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最后,利用情景教学,创造模拟竞赛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在比赛中寻找乐趣,并提高自信心。
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学校体育社团的关注,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在家的时间,都不会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社团的制度下,布置一定的假期任务,通过家长、体育教师和社团干部的引导下,学生在家进行体育锻炼的几率将有所增加。比如,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寒假期间,学生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体育锻炼作业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独处。而参加女子篮球社团的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网络视频交流,交流并学习了篮球规则,通过观看2018年女子篮球世界杯比赛视频,探讨其中的技战术,让学生摆脱了在家中独自一人的孤僻感,且学生之间的“言传身教”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方式,这与体育社团的特点高度相似,在社团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因此,加强体育社团与家庭教育的良好衔接是校外体育延伸和补充的良好措施。
该文从以上方面对利用体育社团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多个可供参考的建议,说明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是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质比较简单可行的一种方式,通过有效开展高中体育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能增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提供学生体育互动的平台,缓解学习中的压迫感。体育社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针对学生特点,能从健全管理制度、丰富社团类型、创新活动模式等方面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