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中的场景伴随着人物的活动而展开,藏与露的辩证关系被精妙地描绘出来。人物沿着一定的路线游览,并通过他们的视觉体现出景物的藏与露。在长篇小说《红楼梦》对大观园的描绘中,其实运用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现代电影手法,其绘本也体现出了这种叙事性,使一个个片段通过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动静结合,每幅画面都是完美的镜头展示。并通过常规线性叙事、多线性叙事、重复线性叙事和蒙太奇等叙事手法,将这座纸上大观园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将叙事性引进园林中的有《西厢记》的绘本,《金瓶梅》在描写园林方面有开创之功,但是还没有将小说和园林艺术相互融合。而《红楼梦》则在小说叙事和园林描写方面达到了完美。对于《红楼梦》绘本的研究,从第一个插图本程甲本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绘本形态。在“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丛刊”下,就有六卷本的大型画册。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绘本的呈现方式与样式也有所差别。如改琦绘制的《红楼梦图咏》以仕女形象最具特色,是为木刻版画,采用白描手法,工整端丽,侧重描绘《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而孙温绘制的《全本红楼梦》则注重对整体画面的描绘,由绢本绘制,重色彩,浓丽清新。以大观园全景鸟瞰图为开篇,从第二开画面开始,围绕原作的故事情节展开,将园林中的局部建筑和人物依次描绘,以自然、动人的方式表现主要人物的活动。文本中的楼台亭阁和花卉树木等被转化为视觉现实,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园林景观的空间结构。人的行动和活动注入景观和建筑之间,也对自然环境提供情感依存,扩散了空间的知觉氛围。
二、大观园空间的作用
首先,《红楼梦》中大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被设置在园林中。大观园作为小说情节发生、展开的场所和人物吟诗、宴会、嬉戏等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地点,使整篇小说变得更加丰满。第七十六回,贾母在凸碧山庄开夜宴,带众人中秋赏月。黛玉与湘云后离开,经藕香榭达凹晶馆,两人吹笛联诗,之后妙玉加入,三人又来到栊翠庵,继续作诗,直至凌晨。其次,大观园的布局对应着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空间,是连接情节的媒介,也是载体。第十七、十八回,通过描写贾政与元妃游大观园,将大观园的布局结构一一展现开来,每处空间对应的建筑、植物描写皆有不同,为之后展开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再次,大观园还承载着串联空间叙事的功能,小说的本质是说故事,而庭院等场所则是小说的空间载体。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大观园既是这些故事发生的场所,也是故事衔接的纽带。最后,大观园在情节推进和人物活动方面起到了衬托作用。在大观园中,贾宝玉代表的怡红院,林黛玉代表的潇湘馆,薛宝钗代表的蘅芜苑,此外,如探春的秋爽斋,惜春的蓼风轩,李纨的稻香村,都是按人物性格与之匹配的,园林建筑映衬着人物,也推动着情节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叙事手法在大观园空间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三、叙事手法在大观园空间中的应用
《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情节描述与图像画面结合,就犹如一部电影在观众眼前放映。本文所指的叙事手法是指根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理论得出的电影叙事手法,其表现手法有常规线性叙事、多线性叙事、重复线性叙事手法,等等。以此来研究在大观园空间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活动、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园林空间叙事的技巧层次。
(一)常规线性叙事
常规线性叙事是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在大观园空间中的应用体现在时间结构上,如第十七回“贾宝玉试才题对额”一节,“贾政游大观园……从小径穿过假山进入石洞,经沁芳桥,出亭过池,前面是粉墙,里面有高大的房屋和千百竿翠竹,为潇湘馆……大观楼正殿,经沁芳桥,至怡红院歇息,这一路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成垣,或编花为牖,或……贾政都不及进去……大门前见。贾宝玉和贾政一起游览新建造的大观园,并根据行走路线,移步换景:正门—翠嶂大假山小径(山口)—石洞(沁芳泉)—潇湘馆—稻香村—转过山坡—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山上盘道—萝港石洞—折带朱栏板桥—蘅芜苑—正殿—玉石牌坊—沁芳桥—沁芳闸—怡红院—后院—出门(见图1)。作者通过常规线性叙事,描绘园林空间布景的转换,使整个游览过程构成了移步换景的时间运动。十七回的大观园就如同一幅长卷般,为观众展现了全幅画面,而十七回以后的大观园便像一本册页,每一页都是一幅画面。大观园里的景色又像是舞台上的一幕幕布景,人物逐步登场,为人们演绎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二)多线性叙事
多线性叙事在园林中的应用是指,由多个主题空间组成,其中一个空间可以串联起其他空间。在大观园中的主要体现是在空间结构上,从十六回相地、选址开始,第十七、十八回贾政、元妃游览大观园是其中一个故事,也是引出各个景点故事展开的由头。通过石洞,从沁芳亭到潇湘馆,再至稻香村等一路园林景色的转换,集中展现了园林空间多变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这种流变的空间布局也并非是混杂在一起的,它是按照园林艺术的空间思维来安排的,每个景点因空间限制所分隔。廊、墙、桥等园林景观以及各种花卉、草、树木和其他自然景观毫不违和地形成了各院落之间的空间边界。由空间边界划定的景点合成独立的空间对象①的故事场所,如蘅芜苑雅致素静,怡红院富贵华丽,栊翠庵清冷且充满禅意,潇湘馆清幽高雅。人物活動及各个故事的开展围绕着空间主题,从人物的对话以及景物的描绘便可看出。如在第七十六回,史湘云就说道:“这山上(凸碧堂)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见图2)主题空间相互串联,又与整个大观园呼应。
(三)重复线性叙事
重复线性叙事是指每个故事都会从一个重复的时间点上再次开始,这种手法在大观园中的体现就像是时间与空间的交叠。第十七回,宝玉游大观园到达玉石牌坊,见到眼前的省亲别墅,为其所动,觉得曾经在哪里见过,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其实小说第五回曾写道:“(宝玉)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宝玉梦游太虚境,在梦境中,宝玉看到的宫宇就像皇家建筑般,如同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景象就像是太虚幻境的再现(见图3),太虚幻境对应着作为元春省亲,具有皇家廷苑本质的大观园。艺术史研究者巫鸿先生也指出,“存放十二钗档案的天宫与太和殿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重建《红楼梦》的历史阅读”。在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的园景图中,姐妹们的动态活动给画面带来了热闹的感觉,展现出欢乐的园林景色。
(四)蒙太奇
蒙太奇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运用对比、象征、解构等手法,使原来的景观重组,让游览者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大观园中运用这种手法,类似于对园林空间的剪辑,将不同的园林要素和空间重叠起来,混杂着故事情节的线索,其“剪辑”效果具有丰富的空间艺术价值。叙事蒙太奇其实建构了大观园整体布局的骨架,并且把园林空间结构进行了分割与组合,使不同的空间结构相互对照,从而赋予园林更加丰富的含义。并且能引导游人和读者感受不同的园林空间所想表达之意,使人们在心理与情感上得到满足。例如通过人物游览的视角,将园内景象逐步展开。对于园内景色,人不能一目了然,而是以角度变化的方式创造各个空间图像。使用叙事蒙太奇手法,不断展现变化的空间画面,将贾政、元妃游览的完整过程呈现在观众眼前,不同的景点及故事线索在同一时间交汇并与主线交叉,凸显空间主题。園林中的匾额、楹联作为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抽象的表现性蒙太奇,如写贾政瞧园时,“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在叙事过程中穿插蒙太奇手法,能让观者在这个营造出来的虚假时空中获得超现实的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说中园林意象的出现,经常被设为特定的主题和美感,而不是普通的装饰。其叙事的功能是连接故事情节,作为叙事的背景或抒情的媒介,最终成为叙事手法。本文是关于大观园叙事手法上的再探索,对大观园的空间叙事表现,从媒介到叙事方式上进行了分析,从文字与绘本中探索大观园的叙事性,并总结其运用的叙事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大观园内的景观意象不总是诗情画意的,也显现出它尖锐深刻的一面,就如同巫鸿先生评价画中的“女性空间”是一个由山水、花草、建筑、空气、氛围、色彩、香味、光线、声音,和精心选择的居住者及其活动所营造出来的世界一样。贾宝玉的幸福就是在由包围他的所有姐妹和丫鬟们创造的女性化空间里创造的。读书写字、弹琴下棋、作画吟诗等叙事内容,通过在园景图中画出亭台水榭、画栋雕梁、鲜花异草等并注入人的行为活动得以表现出来,也让小说在空间描绘上带给读者更多的情感体验。由于对作者园林设计理解的不同,背景以及专业水平的差异,部分想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在日后的研究中会有所改进。
注释:
①空间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实体或现象。人们能够感知空间对象的存在是因为其具有多重的属性,如,空间位置、发生时间、大小、颜色、质地、位置,等等。
参考文献:
[1][清]孙温,绘.旅顺博物馆,编.全本红楼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张世君.《红楼梦》的庭园结构与文化意识[J].红楼梦学刊,1994(01):97-114.
[3]陈健.明清写实小说中的园林文化浅析——以《红楼梦》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2015:371-374.
[4][清]曹雪芹.[清]高鹗.红楼梦(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顾平旦,曾保泉.文学、绘画与园林——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J].红楼梦学刊,1987(02):297-312.
[6]张世君.《红楼梦》的园林艺趣与文化意识[J].红楼梦学刊,1995(02):296-308.
[7][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M].梅枚,肖铁,施杰,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
[8]易盼昕.电影蒙太奇叙事手法在岭南园林空间设计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6):244.
[9][美]巫鸿,著.黄小峰,校.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M].文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明清小说中有关园林图文的空间艺术研究”(项目编号:XSP22YBC46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殷乐,女,硕士研究生,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