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2-11-21 19:32阎世钦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阎世钦

[摘 要]网络统战工作既是统战工作的新领域、新对象,也是统战工作的新理念、新方向。作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着力点,网络统战工作能推动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巩固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在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优势并施展治理效能。网络统战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思维模式、履职方式、结构配置等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网络统战 新时代统战工作 最大同心圆

[中图分类号] D 6 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5-0 0 5 7-0 8

网络统战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传统与现代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和立体交叉等特点的统战工作”[ 1] ( P 6 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2]做好网络统战工作是要在准确认识和把握互联网发展的态势的基础上实现统战工作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要求;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则是以走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来发展新时代线上线下统一战线,是做好网络统战工作的方法。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引。但目前的网络统战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一、网络统战工作的价值凸显

(一)网络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新时代需要新方法,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统战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截至2 0 2 2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 0. 5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 4. 4%[ 3],工业、农业、商业大多借助互联网技术得以重塑再造和转型升级。互联网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量庞大的互联网资源是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网络成为广大网民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新阵地。互联网所具备的虚拟性、开放性、无边界性、去中心化等特点,让网络阵地既处在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又起到社会舆论放大器的作用。如何科学认识互联网,发挥其正向作用,成为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网络统战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4]面对互联网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挑战,做好网络统战工作成为完善好发展好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5]因此,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不仅要做好“面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做好“键对键”的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凝聚人心。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网络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二)网络统战工作是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的重要途径

网络人士群体的大量涌現要求统一战线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包容性,最大范围争取人心,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网络人士是统战工作的新对象。“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网谋生”的人比比皆是,“借网发力”的行业与日俱增。作为互联网领域最活跃的因素,兼具“一致性”和“多样性”特征的网络人士层出不穷,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新社会群体大都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被爱国主义囊括[ 6],他们共同的爱国主义思想根基是“一致性”的体现。“多样性”则体现为网络人士的构成复杂、身份各异、价值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样。不论是“搭台”经营网络的人员,还是在网上发声“唱戏”的人员,往往都在互联网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他们的“多样性”特点也使得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多变。

通过网络统战将网络人士和广大网民团结到党的周围,是新时代统战工作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画好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已不仅是一种平台和工具,更是一种社会上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方面给统战工作对象的内部结构带来解构与重塑,另一方面也具备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功能。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统战工作,不论统战工作对象的结构如何变化、分布如何零散,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通阻碍联系的壁垒,实现同统战工作对象的密切沟通,照顾统战工作对象的利益。通过网络统战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在巩固政治底线这一“一致性”圆心的同时延长“多样性”的半径,能有效画大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三)网络统战工作是巩固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时代只有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是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治本之策,工作要求是在党委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优化配置统一战线资源。网络统战工作与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有机结合符合新形势、新要求。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是画出最大同心圆、夯实圆心的有效举措。网络统战工作一方面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着力点,开拓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领域。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促进线上线下工作领域的协调共振,需要大统战工作格局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实现统战要素、统战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另一方面,网络统战工作也是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的有效途径,包含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对象。未来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将大量涌现,因此,需要大统战工作格局在理论上进行超前研究,实践上进行深入探索,工作上进行积极布局。所以网络统战工作与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在统战领域和统战对象上有新发展,还能在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上进行创新,树立起“互联网+”大统战工作格局新理念。

二、当前网络统战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对互联网特性认识不足

首先,互联网处在意识形态交锋最前线,思想领域的导向难以把控。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非传统、非正式、非理性等特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人都有“麦克风”,各式各样的网络平台拓宽了发声渠道和网络议政方式,信息传播变得开放、多元。另外,由于互联网具备开放性、无边界性等特征,世界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西方国家及反华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愈发猖狂,从未放弃利用互联网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社会上、网络中各种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交织涌动,“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公民社会”等各种思潮此消彼长。在香港修例风波、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上,利用网络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企图抹黑中国、扰乱人心的别有用心之人不在少数,对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画好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网络舆情的规律性不易把握。从现象上看“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 7],不同阶段也存在动态性特征。现阶段统战工作往往受困于其阶段性、动态性表象,易发生把一段时期舆情规律当作一般性舆情规律的误区。面对来势汹涌的舆情有时采取“禁言”“封号”等手段急于应对,有时又成为政策文件的“传声筒”。对于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统战工作呈现简单化被动化特征。

最后,互联网具有舆论放大器的作用,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传播的实效性和规模性对党委统一领导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带来冲击。时效性传播会使未经证实的消息给受众带来先入为主的观念,起到首因效应的作用,以至于很多网民对“姗姗来迟”起“正本清源”作用的官方通告持怀疑态度。一旦应对不当,小风波可能演变成大风暴,放大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稳定。规模性传播是指舆情参与者中持某一观点的人数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后来者以及事件的发展产生十分强有力的推动或确立作用。换言之,当舆情发展到较大规模后,来自官方的“强舆情”也可能受到“热舆情”的质疑,对舆情的“降温”和引导不利。就目前统战工作而言,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统战工作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不够大,以正面声音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现有工作方式不贴合网络统战要求

一是没能贯彻“分众统战”理念。对不同统战工作对象间存在的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需求了解不深入,尤其同网络人士这些新生统战工作对象接触不多,自然导致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统战宣传思想和工作方式要跟得上统战工作对象的变化。当前统战工作对象结构性变化大:换代性、流动性、交叉性、涉外性等,各类统战工作对象和互联网联系紧密,这就要求统战工作迎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学会互联网语言与其展开沟通。如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经常活跃于网络中,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更是“以网为家”。[ 8]网络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及时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消除沟通障碍,而传统点对点、面对面的线下沟通方式难以取得成效。只有把各种群体都了解摸透,才能做出形式、风格各有针对的宣传,从而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对各类统战工作对象若做不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则很难实现广交深交朋友,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思想引领。

二是网络统战平台内容不足、形式单一,网络统战平台的综合影响力较小。虽然全国大多数省、市、县、区统战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统战平台,但在影响力、功能性和服务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微博为例,根據《2 0 2 2年一季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在政务影响力分榜中,全国十大统战部门微博影响力总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比其他党务部门、机关部委官方微博影响力也较为落后。另外,笔者对2 0 2 2年4月1日至2 0 2 2年9月3 0日半年间全国省级行政区的省会、首府、直辖市的统战部门微信公众号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多数统战部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普及面较窄,文章多以统战政策的宣传为主,宣传的实效性、互动性、吸引力不强。其中,各项指标较为领先的有泉城统战(济南市)、最大同心圆(郑州市)、浦江同舟(上海市)等统战部门官方公众平台。不论是对统战工作对象的覆盖面上,还是与其他党政机关公众号平台的对比中,都存在发文多关注少的情况。少部分省会城市统战部门微信公众平台甚至处于“停摆”状态。

三是统战部门缺乏专门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很多统战部门人员有限,队伍建设相对匮乏,既懂统战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相对欠缺。特别是基层统战部门,对技术型人才引进不多,人员少、经费少等问题仍然存在。[ 9]统战干部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对网络统战工作的掌握和运用存在不足。统战干部对传统统战工作理论和实践都驾轻就熟,但在互联网、新媒体等方面还是“门外汉”“局外人”,面临网络统战工作新领域显得束手无策。据学者调查,“在工作实践中,网络统战工作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的工作队伍。熟悉网络的统战人才缺失,导致统战部门特别是基层普遍存在‘懂统战的不懂网络、懂网络的不懂统战的困境”[ 1 0]。虽然设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部门,但轻视现象仍然存在,统战干部更倾向于用传统的体制内思维去解决问题。因此,在面对新统战工作对象时会处在不同频道上,甚至认为网络人士不好打交道,出现不想接触、不敢接触的抵触情况。“说话不投机,办事不对路”[ 1 1],无法达到讲原则和交朋友的统一,对网络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不利。

(三)未彻底贯彻“大网络、大统战”格局

在党内,尚未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高效合作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有待加强。一方面,统战系统中一些单位缺乏协调配合,统战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其他党政相关单位、部门、团体和个人也缺乏配合统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发展而无制度”是一些地方网络统战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 1 2]一是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网络统战的协同治理仍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单位自成一体的状态。二是数据标准不尽相同,容易出现信息重复录入和信息格式不一的情况,致使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不能有效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三是统战信息大多属于涉密信息,部门之间统战信息资源共享可能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由于统战干部对统战数据整合共享工作的安全性存在担忧和疑虑,导致共享信息多为基础性信息,反而导致资源闭塞。据学者统计,在调研的3 2个地市中,存在数据内容不全问题的占5 6%,存在多渠道信息服务内容不一致、信息更新不同步等问题的占3 8%。[ 1 3]另一方面,统战工作对象信息收集工作还有待加强。虽各地各单位统战部门都在推进和完善统一战线成员数据库建设,但因统战工作对象类别广、数量大,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使得对各类统战工作对象信息的收集还不够全面,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统战工作对象动态数据库和跟踪关注机制。

在党外,尚未建立起畅通高效的网络政治参与渠道。一方面,党外人士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协商民主渠道不够畅通,网络统战联谊交友缺乏活力。虽多地都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但其组织上相对松散,议程相对模糊,在建言献策等方面难以起到突出作用。尤其是对于网络人士而言,相比线下的座谈会和联谊会,他们更倾向于在线上进行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不足。据调查,“目前可供其选择的参与途径或渠道明显不足,系统、规范而有序的引导体制还未形成,其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出个性、无序、随意、杂乱的状态”[ 1 4]。在党外代表选任机制上,不少单位存在“备而不用”的现象,实职、正职安排相对较少,容易挫伤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和工作的积极性。在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上也存在不足,统战工作对象的“朋友圈”还不够大,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政治吸纳仍存在困难。

三、完善网络统战工作现实进路

(一)网络统战思维:筑牢数字化宣传阵地

首先,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要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关系。一方面,网上正面宣传需要加强,引导网民树立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筑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另一方面,网络统战工作要以团结思维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以辩证思维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方法,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其次,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以应对西方反华势力的攻击和渗透,要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网络统战工作一方面要讲好统战故事,传播统战声音,团结一切因素,汇聚一切力量。另一方面则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错误思想观点要敢于斗争敢于出击,巩固网络意识形态的高地,不断提升网络统战工作在宣传领域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再次,充分认识网络舆情中体现出的一般性规律,辩证把握潜绩和显绩的关系。统战工作是处理人心和力量的工作,人心和力量的汇聚难以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细致、润物无声的工作投入。要准确认识网络舆情的多元化特征,代表不同利益的不同群体间思想的差异甚至对立具有长期性,不會因一时的表层流动而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纷繁复杂对舆情不能片面追求短期见效、易于量化考核的显绩,简单依靠“禁言”“封号”等手段来降低舆情的活跃程度。而是既要及时做好显性工作任务,降低不利影响,又要坚持久久为功的长期耕耘,对网络舆情的一般性规律进行细致把握,对各类群体代表开展细致沟通,扩大统战工作合力、夯实执政基础。把显绩做实做细,潜绩做牢做好,筑牢“潜绩”基础才能有绩可“显”。

最后,用好用活网络进行宣传,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在网络宣传中必须站稳立场、坚守底线,保持原则的坚定性与严肃性,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输出工作,维护好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用网络技术手段分析舆情规律,拓宽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的网络统战主阵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整合、抓取、分析,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不仅能及时掌握广大网民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也能对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进行归纳、总结甚至预测。从而采取及时恰当的对策,提升网络统战工作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从而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二)网络统战履职:提升科学化领导水平

强化网络统战履职水平是做好网络统战工作的关键一招。从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优化网络统战平台内容、提升网络统战工作履职能力等方面着手,能对统战工作进行加强和规范,起到凝聚统一战线力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的作用。

统战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一方面,统战工作对象来源于广大群众,属于依靠力量和团结力量,党的群众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是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是通过做代表人士的工作去影响他们联系的群众,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因此,网络统战工作需要树立群众观念,落实群众路线,切实了解不同统战工作对象的诉求和需要。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要有的放矢,在贯彻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统战的资源、技术、渠道、功能优势来达到新时代统战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效果。

丰富网络统战平台内容,有效增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首先应加强理论的传播与推介,设计不同板块进行主流价值观、统战理论的宣传推广。例如,中央统战部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开设“讲述·非凡十年”专栏,讲述统一战线成员、统战干部的感悟体会;开设“统战史话”专栏,讲述党的统一战线史等。这些专栏的开设充分发掘出统战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能有效激发统战工作对象的爱国热情,提升对统战工作的认识水平。其次,推动网络统战平台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在网页设计上注重名片效应和门户效应,做到主题突出、信息丰富、功能完善;内容编排上要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贴近网民“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微课堂”“微视频”等方式取代长篇大论和单纯说教。最后,各地统战部门应从本部门本地方的实际出发,用接地气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方式拉近和统战工作对象的距离,推动网络统战平台的生活化和大众化。

提升统战工作者的网络统战工作能力,有效提升网络统战工作质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会宣传的网络统战队伍,且常态化对其开展统战理论、统战业务、网络传媒、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有信心且有能力肩负起新时代统战事业的职责与使命。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1 5]统战部门应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不仅要鼓励有影响力、有专业学术背景的统战干部开通自媒体平台账号,培养自己的“大V”,还要吸纳“红色”地带的网络人士,建设网上“红军”,形成一支能争取“灰色”地带,抵制“黑色”地带的强大网军。此外,对待网络人士要摘掉有色眼镜,讲究方式方法,展现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良好形象。沟通中一方面应做到平等交流、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促膝谈心,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从善如流,对他们的不足和缺点要客观指出。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原则、站稳立场。对违背政治底线的言论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

(三)网络统战配置:强化协同化治理能力

提升网络统战配置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点所在。把“大网络、大统战”落到实处,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做到“统战工作开展到哪里,网络统战就覆盖到哪里”,就能画好新时代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

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大网络、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需要党委的统一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一盘棋”的能力。在资源配置上,要实现统战各部门和各单位明责履责,各尽其责。使党委、政府、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都成为推进统战工作的力量。在运行机制上,要架设部门间协调合作的桥梁,做到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定期交流。统战数据收集和共享层面不重复不遗漏,实现网络统战工作高效运转。在安全保障上,不仅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构建数据共享平台,还需要明确统战数据共享各方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为统战数据共享上好保险。

提升网上网下协商治理水平,充分发挥联谊会、网联会的作用。推动网络统战与协商民主、联谊交友、组织建设、挂职锻炼等相结合,实现与统战工作对象的密切互动,起到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作用。面对不同的想法,就要考虑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经过做工作、形成或转化为共识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存异”的。[ 1 6]这实际上是大统战理念的集中体现。网络统战工作为加强网上网下协商治理水平提供了可能。网络协商模式打破了行业界限、地区界限、党政界限、政社界限、企社界限,让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把网上网下协商发展好,以团结和引导为主线,以平等、包容、互信为原则,能有效实现统战工作对象对网络统战工作的信任、互动和支持,扩大网络统战的有生力量。例如,浙江全省实施网络界代表人士培育“十百千工程”。湖北襄陽市谷城县创新“三联”工作模式,着力“联动”“联络”“联结”,探索打造县域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把网络界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

参考文献:

[ 1]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统一战线实用工作方法[M].北京.华文出版社, 2 0 1 1.

[ 2]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 N].人民日报, 2 0 2 2-0 7-3 1( 0 0 1).

[ 3]第5 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 B/ O L]. h t t p: / /w w w. c n n i c . n e t . c n/n 4/2 0 2 2/0 9 1 4/c 8 8-1 0 2 2 6. h t m l, 2 0 2 2-0 8-3 1.

[ 4]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0 1 5.

[ 5]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J].求是, 2 0 1 9, ( 0 6).

[ 6]何虎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视角下统一战线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研究[ J].马克思主义研究, 2 0 2 1,( 0 7).

[ 7]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J].新闻与写作, 2 0 1 0, ( 0 5).

[ 8]余伟.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价值、困境与路径探究[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2 2, ( 0 4).

[ 9]常庆林.数字化建设嵌入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路径研究[ 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2 2, ( 0 2).

[ 1 0]重庆市大渡口区委统战部课题组,王涛.“网络统战2. 0”:运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1 8, ( 0 2).

[ 1 1]王娜娜.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模式探索[ 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1 8, ( 0 1).

[ 1 2]龚晨.网络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创新———基于“三变”视角[ 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2 1, ( 0 1).

[ 1 3]鲁金萍,许旭.深化我国政务数据共享亟需培养“四种能力”[ J].科技中国, 2 0 2 1, ( 0 6).

[ 1 4]李静.网络领域统战工作的现状与路径探析[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0 1 9, ( 0 2).

[ 1 5]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6-0 4-2 6( 0 0 2).

[ 1 6]慎海雄.寻求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N].新华每日电讯, 2 0 1 3-0 1-1 1( 0 0 1).

责任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