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秦峰
(厦门海磐海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8)
建设项目风险是指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可能干扰项目目标实现和生产经营,或可能导致项目损失或损害的事件。风险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海上风电项目的执行牵涉到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由多个流程构成。从项目设计到作业到生产,全部项目涉及到的技术相对聚集,操作过程繁杂,遭遇诸多因素。从总体上,海上风电项目存在自然灾难、设备常见故障、组织因素等诸多风险因素。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海上风电工程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设计、应用等多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项目风险识别体系和评估体制的建立。因此,我国在建设海上风电工程项目时,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海上风电工程项目发展的体系,从而健全项目风险识别体系。而这类风险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第一,不确定性。对于海上风电项目,风险是由多种不确定性造成的,压根没有标准。很多实例是随机生成的,会产生风险不确定性。第二,不可抗拒。对于海上风电项目,环境会持续变化,环境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水上有各式各样的灾害,其中许多是不可抗拒的。大家无法选用合理防范措施来避开这种风险,因而,这种风险是必然的。第三,环境风险相对性较高。参照于别的项目,海上风电项目的自然环境相对性较差,在项目开发设计流程中会遭受很多不可以预测的项目风险。第四,普遍性。风险的存在贯穿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虽然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其也会引发一部分潜在的风险,而随着技术的高智能化发展,这种风险所导致的损害也会逐渐增大。就目前社会情况来看,企业的发展仍会受到自然、市场、技术和政治等多种风险的影响;甚至国家和政府机关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风险。这就可以说,风险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也可以将风险理解为一种弊端,那么一个事物有好的一面就必然会有坏的一面。风险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一旦所有因数在某种时机下达成了联系,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危险事故。而这种风险在海上风力发电机项目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整个项目的周期较长,投资也十分巨大,这就会留下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从而影响到整体项目活动的进展。而随着新项目的不断开发,风险也会渐渐出现。
2020年1~10月,在我国风力发电总计并网容量为158.43GW,比上一年增加了12.19%,其中有10.7GW为新增加并网容量,比上一年增加了6.81%。而在2019年,初期并网容量表现出下滑趋势,但随后不断上涨,这足以表现该项目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而这一巨大波动也标示着该行业走出了低谷。而我国风力发电建筑项目在2020年的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全部行业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相比上一年,电脑装机容量提升了96%,增速贴近1倍。
(1)风险识别。海上风电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应识别风险问题。只有在风险开始之前,全面分析和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准备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对将会产生的风险采用预防措施,防止之后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识别标准和因素,并对风险进行分类。这项工作应在项目开始和结束时定期进行。
(2)风险评估。定性评价该项目的环境风险及项目风险,借助风险概率进行风险判断和评估,对于评价工作本身,是早期风险识别和后期风险控制工作连通性工作,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
(3)风险控制。在风险识别和评估后,项目存在2个问题:第一,风险中存在许多评价因素。此时,项目需要停止进行整改。其次,可以相对应地操纵风险,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弥补。与此同时,全部风险控制工作均可以在项目建设阶段进行,不改变项目计划,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1)海上风电建设项目自然环境风险。一是气象灾害。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气象灾害,比如台风、盐雾等。国内的沿海城市夏天高发台风,绝大程度影响风力发电场的常规运作。水上小型风力发电搭筒也会受到深海盐雾的极大影响,并且这一气象灾害的浸蚀速率十分迅速。二是海洋灾害。若发生大海啸或风暴潮,水上风电场就难以运行,甚至整体处于瘫痪状态,而这种灾害程度如果持续加深的话,甚至有可能摧毁新项目,而风电场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超强力海上波浪的影响。此外,如果海上环境存在严重的污染或海湾严重腐蚀等情况也很有可能影响水上风电场的正常运行。三是地质环境风险性。地质灾害一般分为两类:海床可靠性灾难,如深海山体滑坡、深海冲洗、海湾侵蚀这些;地震地质灾害,如板块分层、地震大海啸这些,无论水域地震或是从而引起的次生灾害都是很有可能对水上风力发电场导致破坏性的危害。
(2)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技术风险。一是风电机组设备选型。海上风电项目运行环境恶劣,通达性差。在单机容量挑选层面,如若单机容量过大,就很有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而造成很多潜在的风险,从而影响发电组的正常运转;反过来的如果风电机的容量过小,也危害能量高效率转化,仅有适合容量的风机型号才可以产生高效的发电能力。二是风机基础设计风险性。水上风力发电场基础设计及其历史记录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对桩基础构造设计危害非常大。基础设计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场区是不是存有大地震区,综合考虑构造抗震等级开展设计。在海流、潮汛、大海的效果下非常容易扰乱基础可靠性,乃至危害风机安全性运作。
(3)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管理风险。一是管理体系风险。风力发电基本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体系在整个工程过程中是始终运行的,以项目优秀人才为必须,以技术为支点,场内船舶配件机器设备资源的付出和调遣、原料和设施购置,筹集资金、解决纠纷、加强对外开放融洽和联系等都建立在项目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如若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缺漏,就会给整个项目带来极大的风险。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海上风电的项目,对于人力资源的质量、素质、能力要求普遍较高。现阶段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时长较短,不仅缺乏专业熟练的专业技能,管理方法上也存在欠缺,并且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设备不足,从而给海上风电基本建设项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在Z海域建设了某X期300MW风力发电新项目,选址中心间距海岸线约43km,建设项目容积为302.4MW,整体区域呈四边形,整体规划海域总面积约90km2,物品宽约9.7km,南北约长9.1km,厂区水位约8~14m,风力发电场整体规划总年发电量为302.4MW,安装72台4.2MW的风电机组,轮毅中心高度90m,本工程项目在工程场区域内新创建220kV水上升压站,并且以2根3×400mm2,XLPE绝缘层海底电缆送出,单条220kv海缆途径长短约52.5km,在陆地集控中心登录后改成220kV输电线路连接系统软件,陆地集控中心设定在闸北端,周边登陆点220kV海缆。
(1)自然风险。一是综合分析自然风险的灾害性,项目管理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强台风、雷电等风险,这会严重损坏风电机组、叶片及电器设备;二是项目海域浪潮为标准半日潮,水位8~14m,合理波高0.7m,潮差大,流动速度快,从而因对离心风机的严重冲洗影响到离心风机的正常运行,表现为极大的潜在风险。项目自然灾害具体表现为大地震,厂区西南地区部位有地震带,与此同时存有大地震液化土和柔弱土壤层。三是分析地质构造条件和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上分布着地震液化土和软弱土,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因而极易引发地震,并且其西南位置还存在断裂带、地震液化土和软弱土层。
(2)技术风险。场区开发规模为302.4MW,本环节通过对可以达到基本建设302.4MW风电场规定的进一步论证,并从经济方面对多种型号进行了技术对比,明确安装72台单机版容积4.2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2.4MW。
(3)管理风险。人员能力不足的相关风险。该项目的参与人员涵盖了所有参与企业的参与员工和工程分包工作人员,而这类人员均参与到了海上风电基础建设的整体过程中,并且还有一部分人员来自于陆地风力发电项目及其火力发电厂项目,缺乏海上风电基础建设的经验,与此同时新员工占比还在持续增加,一部分当场工作人员欠缺水上安全施工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必须耗费很多的精力塑造新手。因而项目的建设就需要引入更加合理的技术和适当的管理方法,从而才能使整个项目具有稳定运行的基本特征。而目前参与海上风电基本建设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传统式电力企业组成的,从而缺乏海上风电基本建设的工作经验,这就会极大地提升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1)自然环境风险控制措施。项目可行性与设计阶段风险管理的要点是:①细腻的勘察建设项目标准,通过方案对比,选出最佳基本建设部位。必须提前对洪涝灾害频率、水文地质状况、风力资源、海港等信息进行获取收集,从而才能选择出合理的实际开建地址;②将抗强台风性能、防耐腐蚀浸蚀氢能、操纵发电量风力等加入到设计方案中,从而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对该项目建设的危害性。
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①必须事先对现场的自然条件进行材料收集,其中包括近几年来该地区的风、浪、流、潮汐、气温、降雨、雾等实测资料;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来分析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和这类风险的大小,便根据自然条件的现场变化规律布置观测仪器,从而便于环境预测。②对海洋气象预报台发布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进行按期收集,并设置紧急情况应对措施,以便于提醒施工现场和作业船舶及时应对灾害性天气,降低损失。③设立船舶调度指挥中心并及时发布天气信息,还可以通过雷达对船舶在航、锚泊等情祝进行监视和控制,事先了解当地气候变化情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④在能见度偏低、雾天、大风等恶劣的条件下要停止工程船舶作业,并检查密闭全部舱口。
(2)技术风险控制措施。实际挑选风力发电服务器时必须要对各种招投标型号的性能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根据这一标准挑选出耗电成本低、捕获风力能力强、使用率高、性价比高的风电机组,另外还需要考虑这一风电机组的保修期限:重视机器设备项目投资、运作可靠性、单机版容积、设备维护管理等全系列问题。
(3)管理风险控制措施。创建包括海上风电建设新项目整个过程、包含所有风险、多方位、全员参与的“竖向究竟,横着到边”的全方位风险体系管理。通过风险监管单位的单独设立,引导其全方位地投入到海上风电建设新项目风险监管工作中,并负责定制相关的风险管理条例、步骤及点评规范,同时还需要提前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信息收集,定期进行风险预测、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编号汇总,从而提出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建议。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技能,并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在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管理上的突出特点,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总结出一套适应我国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选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海上风电场,而经营保护也应当由授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负责,即有效应对管理方法的风险迁移。
本文基于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体系,其主要涉及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根据对海上风电项目特性的详细分析,融合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创建了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判断方式,对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论开展结构化分析,依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管理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各类风险,从而降低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损害。针对海上风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还需要从理论和操作方面进行完善,这有助于电力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