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敏敏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 210000)
在“双创”背景下,中小型科技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创业型中小科技企业既要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技术创新加快了产品的更新速度,客户需求多变,更加提高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快速识别机会,创新性地打破现有资源的约束,主动出击,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韧性,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是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挑战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学者们认为企业的持续成长与企业的创业行为有关,如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也就是说企业要拥护新观念,积极采取行动,创造竞争优势。凭借企业的前瞻性,积极主动的企业可以开发新兴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能够在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下快速地识别机会,即刻行动,也就是说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过程是有成本的,并不是“顿悟式”的,所以初创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度过危险期或者中小企业能否实现持续性稳定成长,真正转化为成长绩效,其机会识别与开发是关键。创业导向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创业导向是融合了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更多地体现为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和意愿,是一种创业创新机制,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创业者的前瞻性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发挥更大的导向性。创业导向并不简单等同于以创立一个新企业为根本目的的行为导向,更蕴含了企业在复杂而不确定的环境下,其成功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新进入机会的认识及采取行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是一种通过采取目的性明确的行动获取成功的战略。所以,从创业导向的角度进行资源拼凑,中小企业才能表现为更强的抗风险性,实现持续的成长。
首先,创业拼凑利用的是手头资源,而不是搜寻获取的资源。其次,采取创业拼凑的个体或组织不等待“正确”的资源,他们利用手头资源,采取积极的行动应对问题、把握机会,不徘徊于手头资源是否切实可行,认为“可以”比“应该”更重要,这一过程包括了重构、重组、资源的实验过程。最后,创业拼凑要求用不同的目光和角度去审视手边资源,重新考虑资源的利用方式,是一种“创造性地再造”行为。善于创业拼凑的组织可以识别手头资源的新属性并利用手头资源实施创新,使同质资源产生差异化价值,创业拼凑是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所以本文希望引入企业拼凑为中间变量分析企业如何从创业导向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在机制。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我国中小企业也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为了更好地阐述清楚创业导向下的中小企业的创业思路和逻辑,本文以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企业的成长经历。因为选择典型案例研究能够更具体地分析解答企业在各种不确定的现实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可以更深入分析创业者在创业导向机制下,如何打破现有资源约束进行创新地资源拼凑,实现企业的成长绩效。
本研究案例的资料搜集过程历时1年,第一阶段:通过官网、媒体采访资料、行业研究报告等了解企业的创业过程。第二阶段: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创业者在创立之初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决策过程及决策过程中考虑的因素。第三阶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微信群及时进行资料的核实与补充完善。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两个案例进行研究,两个案例企业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这两个企业为背景编写的案例均入库“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经过了初步的论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
A 企业注册于2013年,但是创始人的技术积累长达10年之久。在这几年跌跌撞撞的创业中,创始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电子技术的积累,始终坚持技术开发的道路,不断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拥有非常丰富的技术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说是PCBA 领域的专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和信念体系。具体创业过程为:大学期间掌握了一定的电子知识以后开始创业之路,从电子配件小店经营开始,当创业团队经营理念发生分歧时,创造性地通过阿里巴巴诚信通开拓业务,毅然独自回到老家开启技术研发之路,逐渐聚焦PCBA 业务并扩大规模,当PCBA 业务瘫痪时,毅然放弃四轮定位仪项目并关掉入股的其他公司,重新聚焦PCBA 业务。创业之路十分坎坷,但是依然能够回归初心,坚持科技创业之路。
从整个创业的路径来看,A 企业创业的主要阶段侧重个人为导向的创业模式。具体的创业路径如图1所示,从其创业的基本路径可以看出,A 企业在初创期瞄准了PCBA 市场,具有非常强的机会识别能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源即刻进行资源拼凑,帮助企业打开了PCBA 市场,积攒了一定的客户资源,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成长绩效。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最困难的是从初创期到快速成长期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定力,抵挡外部环境或者短期盈利业务的诱惑,保持可持续的成长态势。也就是说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过程是有成本的,并不是“顿悟式”的。对于A 企业来讲,创始人在初创期到成长期的过程中,开始涉猎非PCBA 业务,虽然短期有盈利,却导致拥有技术优势的PCBA 业务瘫痪,产品质量下降,PCBA 市场回归原点,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但是,对于A 企业的创始人来讲,他具有非常强的创业意愿,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下,表现出了企业家的韧性,果断放弃短期盈利的非PCBA 市场,从头开始,打破PCBA 业务板块瘫痪状态的资源约束,重新招兵买马,进行资源拼凑,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基于创业人的快速地识别市场、即刻行动,打破资源约束,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企业A 才能够在高度不确定性下实现阶段性的成长。这些创业经历使得创始人对资源和机会有着比寻常人更高的敏感性。虽然创业之路起起伏伏,受到很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创始人敢于冒险冲破资源约束,善于利用“人情社会”进行资源整合,勇于行动应对各种市场变化及风险。
图1 A 企业创业路径图
B 企业注册于2015年,创始人之一虽身在投资银行工作却酷爱飞行,始终关注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动态,等待着合适的商机。而另一创始人一直从事无人机研发,具有高校扎实的科研能力和稳定的技术团队,两人对无人机市场的共同关注使他们一拍即合,开始了无人机市场的探索。2015年全球无人机行业就产生了1.34 亿美元的融资,行业热度临近沸点,此时的无人机行业鱼龙混杂,无论是从商业的选择上还是技术的积累上,很多企业多少是趁着这个泡沫,追逐所谓的风口。新成立的B 企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如何脱颖而出,如何生存下去,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易事。
从整个创业的路径来看,B 企业创业的主要阶段侧重团队为导向的创业模式。B 企业的创业路径如图2所示,从其创业的基本路径可以看出,B 企业在初创期瞄准了无人机整机市场。因为整个市场处于洗牌状态,很多植保无人机整机厂家倒闭,而市场又有相应的需求。对于B 企业来讲,因为具有明显的飞控系统的技术优势,相应的无人机整机的研发与生产成本比较低,在此阶段进入无人机市场是非常好的机会。所以基于市场机会的识别,B 企业的创业团队果断进入植保无人机市场。从初创期来讲,B 企业的创业团队也具有一定的机会识别能力,也能够整合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技术优势实现企业的成长绩效。但是,对于B 企业来讲,也同样经历了A 企业业务“膨胀”的非理智阶段,开始涉猎其他领域的无人机整机业务。对于B 企业来讲,其核心技术优势是飞控系统,过多的精力和资源转向其他领域整机市场。一方面,无法发挥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整机市场来讲,如果相应领域的整机市场无法实现量产则很难持续的盈利。同时,更多技术人员开始转向整机市场,而无法深入研发飞控系统。B 企业付出了发现机会的巨大成本。但是,对于B 企业的创业团队来讲,团队成员有投行工作的经验,又具有非常强的技术优势,所以在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下能够主动承担风险,果断暂时放弃整机市场,开始聚焦核心技术优势,把核心技术团队重新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不断精进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流程和服务,创新性地主动行动,开展多个行业的个性化飞控系统研发,把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在研发多个行业飞控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新的机会。同样,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下,B 企业也表现出了企业家的韧性,果断放弃无人机整机市场,重新资源拼凑,进行技术团队的整合,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基于创业团队的快速识别市场、即刻行动,打破资源约束,重新进行资源整合,B 企业才能够在高度不确定性下实现阶段性的成长,转化为成长绩效。
图2 B 企业创业路径图
从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来看,无论是更侧重个人为导向的A 企业创业模式,还是团队导向的B 企业创业模式,都是基于其扎实的技术技能优势能够在创立期初识别机会,进入相关领域市场。在从创立期到成长期都经历了自己的“顿悟期”,也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的主动性和抗风险性为企业的成长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体现出企业家的韧性,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性。企业创始人能够在市场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果断出击,利用创业拼凑,迅速识别并抓住机会。但是,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拼凑外部资源,不断调整和整合核心创业团队的结构,使企业团队始终具有创业导向思维,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创业团队也要具备创业拼凑的执行力,即刻行动,有目的的整合资源,才能不断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所以创业导向要求创业者或者决策者具有创业导向思维,敢于挑战,敢于面对风险,敢于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接受现实。只有企业家具有创业导向思维才会积极进行创业拼凑,即刻行动,改变现状,所以企业家精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创业导向思维。而创业拼凑更倾向于战略实施,其主要特征包括3 个关键词,即利用手头资源、即刻行动、有目的的资源整合。所以本研究的实践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第一,对于科技型中小创业企业而言,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执行创业导向战略。但是,企业是否能抓住合适的时机,取决于企业创始人能否快速识别机会并抓住机会,而是否能够识别机会也主要依赖创始人是否能够识别核心技术优势,并通过各种方式打破现有资源约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第二,企业创始人或者创业团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正是因为持续的学习,才能够快速识别核心技术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技术快速更迭的环境下不断完善技术体系,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性。第三,企业创始人或者企业团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之上,也要适当为企业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够保证企业有持续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持续转化为企业成长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