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

2022-11-21 02:01王雁行王垂涨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污染物污染评估

何 潇,王雁行,王垂涨

(1.嵊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 绍兴 312400;2.浙江中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3.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1 土壤污染特征

1.1 隐蔽滞后性

土壤本身具有散体性和自然变异性,这就使工厂污染场地的污染物会随着土壤特性而被隐藏起来,不经过专业的土壤污染监测很难及时发现。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土壤污染的行动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其大多在土壤污染造成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或者威胁人体健康时,才能通过对污染场地的土壤或农作物进行样品采集与检测,以精准判断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情况以及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这就导致土壤污染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会被人们认知。

1.2 累积叠加性

土壤本身具有不易移动性,污染场地中的污染物经过土壤渗透之后很难进行扩散或稀释,这就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1]。随着时间的积累以及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土壤污染物具有累积叠加性,即土壤污染物的污染种类持续增加,污染程度也日益加重,因而增加了土壤污染物的风险比例,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另外,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较慢,也会导致土壤污染物分布不均,使其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1.3 不可逆转性

通常,土壤污染是因工厂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而导致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土壤自身净化能力而产生的污染。土壤污染物大多为有机类污染物,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降解,而部分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土壤污染发生后仅通过切断污染源的方式很难恢复原有土壤活性,只能通过人工稀释或更换土壤等途径积极干预,以降低土壤污染程度与风险性,使土壤污染治理具有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

2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现状

2.1 详细调查原生产企业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调查初期,相关人员需要全面回顾、详细调查原生产企业,包括原生产企业的产品车间布局、生产经营范围、采用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与范围以及最终产品运输流通等全方位内容,以明确原生产企业可能对土壤造成的污染[2]。同时,相关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还要通过走访、监控等方式重点调查原生产企业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险事故以及产生污染物的概率,如常见的车辆运输密封装置不到位,司机人为操作、车辆运输途中发生倾斜、撒漏等现象,都会导致污染物渗透进土壤,并且不易被人为发现,进而造成污染场地土壤污染。

2.2 明确场地污染物种类

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员在详细调查原生产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要结合厂区平面图,合理划分重点污染区域,以科学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污染区域[3]。同时,相关人员要重点针对事故发生地、原材料存放区、污染发生厂房等核心区域进行土壤取样,既要严格控制取样深度,确保取样深度达到浅层地下水,保证土壤取样的有效性,避免因土壤自身渗透等特性导致取样调查检测结果不准确,又要全面细致地收集土壤数据信息,确保土壤采集点数量相关规定,为后续调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另外,工作人员在对土壤样本进行检测时,还要明确场地污染物种类,如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根据原生产企业状况判断土壤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风险程度。

2.3 科学选择监测重点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只有保证土壤污染调查范围更具体全面以及监测点更具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判断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及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开展土壤污染物调查过程中,能够根据原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科学选择监测重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前期调研结果,重点监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通常控制监测面积为10 m2,并选取0.2 m深度的该区域核心表层土壤,以精确了解该区域空气污染情况,同时分别在边界区域、下风向以及边界外围500 m范围内设置监测点,以明确污染物分布情况。其次,工作人员在土壤污染调查过程中还需重点关注土壤相关参数信息,如孔隙度、酸碱度、渗透系数等,以科学分析污染物渗透和扩散程度。最后,在对污染场地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检测地表水的流量和容量情况,明确污染物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从而为后期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对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可靠、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撑。

2.4 细化调查原始记录

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工作需要有严密的监控管理与数据信息记录,以确保后期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有效性,并为后期土壤可修复目标的确定提供相对精准的范围,全面提高污染场地修复综合效益。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视频、GPS定位、建筑绘图等方式完成污染场地真实的数据信息记录,从而确定土壤污染最严重区域,并做好平面布点与样点图绘制工作[4]。另一方面,在调查原生产企业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生产车间布局、生产资料信息、可疑的物证等信息进行拍照留存,既要避免污染场地的现场证据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又要为后期土壤样品污染报告的制定提供科学、真实、客观的证据支持。

3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流程

3.1 初步确定风险评估目标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风险评估目标的科学确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进行调查过程中,能够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分析污染场地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物区域与种类,进而明确风险评估目标[5]。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污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既要明确土壤污染区域以及科学进行污染土壤取样工作,以确定场地土壤污染风险,又要对污染场地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其他目标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发现污染源。

3.2 开展污染场地初步调查

通常情况下,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发生在原生产企业搬迁或倒闭之后,这就意味着污染场地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闲置状态,而工作人员需要对污染场地之前的工作内容与使用状况进行追溯分析,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壤污染物调查准确度,降低调查成本,保证调查结果精准可靠。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污染场地初步调查过程中,不仅需要在污染场地全范围内进行监测点布置、土壤取样等工作,还需要通过周边走访、交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以补充完善污染物特点。

3.3 评估污染情况与风险情况

工作人员根据污染场地初步调查情况能够初步评估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尤其是显性污染物的出现,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利用以往污染物数据库信息以及专业指数等进行综合评估,掌握显性污染物风险程度,大致判断土壤污染物的风险程度。同时工作人员还需根据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标准,严格控制调查工作,避免因评估导致土壤变动,注意潜在污染物可能造成的风险。同时,工作人员要完善污染评估概念模型,为风险评估工作奠定基础[6]。

3.4 全面深入调查污染场地

在掌握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中的显性污染物以及风险程度后,工作人员还需对污染场地进行二次调查并记录具体状况,全面了解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信息,为风险评估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必要保障。工作人员在二次调查污染场地时,要进行大量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全面了解污染源分布情况,明确土壤污染特征,记录污染物存在时间的长短,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物状况,以进一步确认污染物降解速率,完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概念模型。

3.5 客观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工作需要从威胁人类健康安全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两方面开展。第一,土地是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污染场地也曾承载着企业生产或人类活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我国居民身高、体重、生活方式、居住习惯等进行风险评估,以客观评价污染场地是否适宜人类居住[7]。第二,地下水是人们获取水源的重要方式,综合分析土壤污染对地下水造成的风险直接关乎人们用水安全。

4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的不足

4.1 整体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持续推进,当前人们虽然重视环境保护,但部分生产企业在搬迁或倒闭后的环保理念仍然不高,导致其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不当,造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8]。另外,部分地区政府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重视程度不足,其虽然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但不同评估机构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整体工作较为滞后,时效性较低,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相脱节,还会造成土壤污染物积累加剧、居民安全受到威胁等不良现象。

4.2 风险评估技术存在缺陷

在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的新时期,国家和政府针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开展虽然加大了立法工作力度,并相继推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政策,但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的基础研究依旧薄弱,尤其是缺乏细化的调查方案与风险评估技术,无法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与技术依据,再加上我国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的众多参数模型都依靠国外经验,只是机械地套用公示准则与参数信息,无法结合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技术优化,因而降低了风险评估准确度[9]。

4.3 评估参数准确度有待提高

当前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时,工作人员通常采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规定的相关参数信息,但实际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参数信息相对复杂,一旦出现导则中未涉及的参数信息,受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就会参考国际认可度高的数据信息,进而影响评估参数的准确度与有效性[10]。另外,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评估数值,如利用单一的污染物理化性质或污染物毒理学等参数进行风险评估,一旦出现单一参数信息不准确,就会影响污染物浓度、人们生活习惯等参数的准确度。

5 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的对策

5.1 重视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

由于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生产企业、人民群众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持续推进的新时期,相关部门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全面提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确保能够为工作人员开展土壤污染调查过提供重要资料。另外,国家要立足我国污染场地发展现状,进一步细化宏观政策,加大问责机制及惩罚力度,确保生产企业能够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管理人员能够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地方政府能够及时发现污染场地,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推动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5.2 完善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

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及时发现土壤污染物对周边生态、人体健康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积极干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进行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并结合我国实情及土壤污染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研究,以完善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使其更好地适应多种污染场地的需求。

5.3 科学制定调查与风险评估参数

在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我国过度依赖国外评估参数的现状,为该项工作的有效性,政府要立足我国发展实情,结合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周边生态环境、土地使用政策、人口密集度以及居民生活特点等数据信息,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参数,进而研发最佳的风险评估技术模型,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难点,为后期土壤修复奠定基础。

5.4 确定污染场地可修复土壤目标

在国家对土壤管理治理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土壤修复项目开始出现。土壤修复具有耗时长、成本高等特点,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针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相关参数,科学确定可修复的土壤目标,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工作人员要利用风险评估信息,结合环境保护、土地规划、区域经济等多种因素,在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修复后可再利用的污染场地,确定污染场地可修复土壤目标,并进行下一阶段的修复工作,避免过度修复[12]。

6 结语

在土壤资源有限的大环境背景下,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证人们健康安全,国家要立足时代发展形势,重视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程度。同时,在参考国际风险评估体系与参数信息的基础上,要全方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大开展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数据库的建设力度,既要完善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又要科学制定调查与风险评估参数,构建一体化的风险评估方法,确保土壤污染物数据链条完整有效,推动土壤环境检测评价工作良性发展。另外,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持续推进,我国在构建多层次、精细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同时,还要科学确定污染场地可修复的土壤目标,以推动污染场地再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污染物污染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空气污染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