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霞 赵琳琳 郭 威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00)
治神是针刺治疗的基础和本质[1-2]。《黄帝内经》中蕴含了丰富的针刺“治神”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3]。《灵枢·本神》载“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4],《灵枢·官能》也指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4],“刺之真”“刺之法”“针之要”均在强调顾神;《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更是以“粗守形,上守神”[4]作为评判针刺技术水平的标准,足见《黄帝内经》对于“针刺治神”思想的重视。“和”即“中和”,意指中以致和,和生万物,是中医哲学思维体系的重要组分[5],“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道德经》),“致中和”是中医治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7](《礼记·中庸》)。循天地之纲,人体生命需“致中和”;循万物之纲,针刺“治神”亦应遵循中和之道。
“神”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然总赅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8]。“神”在针刺体系中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经络腧穴中的经气被认为是神气,可以通过影响“元神之府”来主宰人的神明[9]。关于“治神”的含义,目前尚不统一。古代学者认为,“治神”不仅指代治医者之神,如《太素·知针石》中记载的“凡得针真意者,必先自理五神”[10]以及《素问·宝命全形论》[11]中所载的“盖欲调治精神,专其心也”“专其精神”,同时又能指代治患者之神,如张介宾提出“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12](《类经·针刺类》)。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针刺“治神”内涵进一步发挥和外延。如有学者提出“治神”有“审病人之神”“正医者之神”以及“治病人之神”3层含义[2];另有学者提出,“治神”包括针灸辨治过程中的察神、调神、安神、守神、养神等各个环节,与叙事医学中的“共情”“反思”及“医患共同体”内涵密切相关[13]。也有学者认为,治神贯穿针刺全程,在不同的针刺阶段,“治神”具有不同的内涵:刺前应定神、察神、审神,刺时应传神、凝神,刺后应养神[14]。笔者认为,针刺“治神”应当包括医患两个方面,既是对医家行针之前精神的调摄,使之精力集中,神志专注于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患者机体脏腑虚实、血气运化、精神情志的整体调整,使之保持神气充沛,精神内守;此外还应包括医患之间神气的相互感应与交流,即通过医生自身培养的正气来协调患者病态的神气,使之回归健康常态。
“和”针治神是在“中和”传统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医生及患者的不同精神状况,选择适宜的针刺手法,从而使医患均达到“神和”状态,以此来提高临床针刺疗效。笔者梳理《灵枢经》经典条文,从“和阴阳”“和血气”“和虚实”“和七情”“和医患”5个角度阐述其中所蕴含的“和”针治神思想。
针刺治神,首和阴阳。阴阳是针刺理论体系的重要元素,和阴阳即是要调和体内阴阳,使之保持动态平衡。《灵枢·终始》载“和气之方,必通阴阳”[4],强调了调和阴阳的重要性。“阴平阳秘”是对人最佳生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即阴阳之间要达到均衡的理想态和求和的目标态[15]。阴阳为神明之府,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而和之,是谓圣度”[3](《素问·生气通天论》),故“治神”也应当追求“阴平阳秘,阴阳致和”的状态。针刺过程中,和阴阳以治神的基本原则是要遵循中和之道,谨察阴阳,合理运用阴阳补泻手法,或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或阴阳双补,目的是要“以平为期”。《灵枢·根结》中记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经气乃光,合形与神,使神内藏”[4],阐释了针刺时知调阴阳的重要性,提示通过针刺调和阴阳从而使机体达到形与神俱,精力充沛的生命状态,从而能够达到针刺“治神”有效的目的。若针刺失治误治,导致“阴不平”“阳不秘”,阴阳失去动态平衡,则神机失守,形神衰惫,针刺“治神”恐难奏其效。《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也有记载“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4]。针刺时理应阴虚补阴、阳虚益阳,然此处针刺失补反泻,即阴虚者针泻五脏腧穴,阳虚者针泻三阳经穴,导致阴阳失衡,神机失和。遂使患者陷入恶性病理状态,即或“死”或“狂”。《灵枢·寒热病》中提示针刺当和四时阴阳“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4]。春夏阳气生发宜浅刺,秋冬阳气敛藏宜深刺。天人相应,和四时之阴阳,方能平人体之阴阳,阴阳平和乃治精神。临床中要务必谨慎审查患者机体的阴阳偏颇,从而选择正确的针刺补泻手法,通过调阴阳以和神,做好针刺“治神”的第一关。
治神当和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言“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4],明确指出了针刺具有疏通经脉、调和血气的作用。血、气同源水谷,异名同类。血气作为物质基础能够濡养和承载神机,血气和则神机充盛,流转往来自如,从而使人产生充沛灵活的精神心理活动。如《灵枢》中言及“血者神气也”[4](《灵枢·营卫生会》),“气得上下……血脉和利,精神乃居”[4](《灵枢·平人绝谷》)。血气奉以神为主宰,神能调驭血气运行。神寄藏于五脏,周游于全身,出入流行于经络腧穴[16]。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所谓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若神机生变,神志异常,亦可对血气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17]。《灵枢·终始》将血气运行逆乱列为针刺禁忌之一,即“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4],故针刺治神当和血气。“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4](《灵枢·终始》),强调了针刺治神当慎用补泻以调和血气的重要性,补泻运用得当,“音气”清爽,“耳目”聪敏;若失治误治,补泻措施不当,则血气失于运行,针刺不能得神取气,从而影响到针刺的疗效。《灵枢·官能》中又指出“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用针之要,勿忘养神”[4],可见调气有助于治神、养神。《灵枢·小针解》中有记载“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4],提示针刺“治神”当慎察血气盛衰,明辨血气之有余不足,针对不同情况合理运用补泻措施。临床中医者要仔细审视患体的血气盛衰及其运动变化,方能达治神的目的,从而“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4](《灵枢·九针十二原》)。
针刺治神,应和虚实。“虚实得调,其气存也”[4](《灵枢·刺节真邪》)。《灵枢·小针解》也提出针刺应“知气之虚实”[4],体现了判别经气虚实的重要性。形神本于一体,脏腑形体虚实状态能够影响到神机活动。脏腑形体虚则生化敛藏无力,导致神机失于营养收敛,神机衰弱,流转失运。脏腑形体实则推动兴奋过度,导致神机激荡飞跃,神不内守。可见脏腑形体虚实之间也需要维持一定平衡,虚实过度皆不利于针刺治神取气,故针刺理当调和虚实。《灵枢·邪客》中提出“先知虚实,而行疾徐”[4]。欲和虚实,当先辨虚实。关于辨别虚实,《灵枢经》中也给出了不同的方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示察虚实可通过针前辨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4]。《灵枢·经脉》提示察虚实可通过针前辨穴“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4]。《灵枢·终始》也提示察虚实可通过针下辨气“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4]。针刺调和虚实亦应遵循“补虚泻实”之道。关于补虚,《灵枢》[4]中列出了“随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浅刺疾按”(《灵枢·终始》)“补必用方,气下疾出”(《灵枢·官能》)等建议。关于泻实,《灵枢》[4]中也提出了“放而出之,排阳得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深取稀按”(《灵枢·终始》)“泻必用圆,疾而徐出”(《灵枢·官能》)等具体治法。此外,《灵枢·终始》还针对阴阳虚实的补泻次序进行了论述,即“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4]。“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4](《灵枢·九针十二原》),故临床针刺之时应将四诊与针感相结合,整体审察,明辨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期平和,以达治神守气。
《灵枢·始终》言“大惊大怒,必定其气乃刺之”,说明情志过激会影响到针刺效应。七情特指反映人之情绪、精神以及心理活动的7种外在表现形式,即喜怒忧思悲恐惊[18],代表人的心理之神。正常情况下,七情自身需要维持一定的平衡,一旦超过机体的调控阈值,就会导致七情失衡。形神一体,神本于形。脏为神之宅,七情又为脏腑之气所化。五志过极,七情失和会影响到脏腑生理功能。“喜怒不节则伤脏”[4](《灵枢·百病始生》)“愁忧恐惧则伤心”[4](《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怵惕思虑者则伤神”[4](《灵枢·本神》),可见七情失和状态可能会伤其形、伤其正,日久也会伤其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4](《灵枢·本神》),提示心神在五脏配合下主导了人的精神及心理活动,故七情失衡,首伤心神,继而波及脏腑,导致神不安舍,发生身心疾病。《灵枢·癫狂》记载“癫疾始生,先不乐,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4],可见情志变动为癫疾之先驱因子。故其治疗在针刺“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的同时,还要“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提示癫疾治疗应采取针刺与平衡患者心理状态相结合的形式,以达针刺治神显效的目的。《灵枢·上膈》也有相关论述,对于下膈腹气不通,壅而成痈之病建议在“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的基础上保持精神上“恬淡无为”[4],喜怒有节,达到七情合和的状态,以促进精神内守及机体元气的恢复。此外,《灵枢·本神》中还提到了“志意和”[4]的观点:志意能“御精神……和喜怒”“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意在说明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志意相和,心态保持乐观从容,可以抵抗不良情绪的发生,以此达到“和七情”的目的。提示医者在临床针刺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调和七情,平衡心态,以促进针刺治神守神,至气得气效应。
2.5.1 医患相合以安神 医患交流贯穿针刺治疗全程,医患和谐是针刺“治神”有效的关键。针刺过程中保持医患和谐需要建立以医生为主导,患者为主体的医患模式,需要二者的密切配合。对于医生来说,需要先治自身之神,后治患者之神。无论是针前、针中、针后,医生和患者均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医生首先应精神专一,“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懈”[4](《灵枢·官能》),稳定心态,做到“积神于心”。其次,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医生要仔细与患者沟通,做到“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4](《灵枢·师传》),引导患者调摄情绪,缓解紧张焦虑;同时,患者对针刺治疗的信任及对医者的信赖也非常重要[19],医生要帮助患者树立信任意识,信针不移,信医不惑,消除疑虑合恐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始终保持心态的和泰与宁静。此外,还应重视医患之间神的交流,即医患之间的相互感应,医患主客一体、神气合一[20],方能建立起医患之间中和的气场及融洽的诊疗氛围。
2.5.2 针前慎思以察神 针刺前,医者要谨察甚微,做到“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4](《灵枢·本神》),同时要“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4](《灵枢·九针十二原》),以正确判断患者的阴阳、血气、虚实、情志、精神等状况,从而能够选择适宜的针刺补泻手法,做到“刺之无怠”。此外,《灵枢经》[4]中还提示进针前要关注患者体质,言“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灵枢·官能》)“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终始》),此处形气即是体质[21]。体型的胖瘦、经络血气的盛衰滑涩均是影响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22]。针刺之前,先要识别患者体质。关于针刺体质分类,《灵枢·逆顺肥瘦》有肥人、瘦人、常人之分;《灵枢·根结》身体柔脆者和形质粗壮者之分;《灵枢·通天》也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人之分。不同体质之人针刺之时的治神、得气反应也会不同,如《灵枢·行针》[4]中所述的“重阳”之人针刺反应较快,“阴阳和调”之人针刺反应居中,而“多阴少阳”之人针刺反应较为迟缓。因此,临床针刺”治神”应当因人而异,做到“视人五态乃治之”[4](《灵枢·通天》),才能无犯“虚虚实实”之过。
2.5.3 刺中笃行以调神 进针时,医者应凝神针下,心无旁骛,意守病所,做到“专意一神,精气不分……必一其神,令志在针”[4](《灵枢·终始》),“正指直刺,无针左右”[4](《灵枢·九针十二原》)。同时医者要细心摸索,意守针感,促使得气。根据患者的阴阳、血气、虚实、情绪、体质等具体状况来制定适宜的针刺方法,如“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4](《灵枢·根结》),方能针刺“治神”有效。正如清·张志聪所说“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矣”[23]。此外,针刺选穴宜精良,不可盲目选穴使患者徒增痛苦,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应尽量精简取穴,以减少患者疼痛[13]。
2.5.4 针后留观以养神 调神很关键,养神亦重要。针刺后要留心观察,做好养神工作。首先,出针后应仔细辨脉,以评其针刺疗效。如《灵枢·终始》记载“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4],医者可通过观察脉象并结合望、闻、问诊信息来检验针刺治神守气效果如何。同时,医者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感觉,来判断针刺治神是否有效,以调整进一步的治神措施。若判断患者针刺得神守气,应当嘱患者多注意休息,特别注意调摄情志,保持心态平衡,做到喜怒有节,饮食有常,以避免神气过度耗散,并定期巩固临床疗效。如《灵枢·终始》中提到“已刺勿内……已刺勿醉……已刺勿怒……已刺勿劳……已刺勿饱”[4],以此达到针后养神的目的。
“治神”是针刺治疗的核心与灵魂,得神取气是针刺有效的关键[1,24]。“和”系中医疾病防治观永恒的主题。“和”针治神思想在《灵枢经》中多有体现,如和阴阳、和血气、和虚实、和七情、和医患等,方式不同,但仍殊途同归,最终是要达到整体的“神和”状态。同时,“和”针治神思想贯穿针刺治疗全程,如针前安神、察神,针时调神以及针后养神各个环节无不遵循中和之道。提示医者在临床针刺治疗过程中务必提高“治神”意识,重视患者机体阴阳、血气、虚实、七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促进医患神气之间的交感和合,整体审查,因人辨治,灵活运用“和”针治神思想,通过和其不和,使手中之顽铁流通于神明,以此来提高临床针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