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瑾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高时效、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使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相较于短视频,传统电视访谈节目篇幅长、节奏慢,节目形式和内容同质化,面临着不少问题。尤其对资源和技术有限的地方台而言,更是面临巨大挑战。
2021 年12 月,苏州广电总台制作的纪实性电视访谈《追光的孩子》,讲述了不同民族的留守儿童通过苏州志愿者教授的摄影艺术,获得文化自信,找到推开精彩世界大门的钥匙,埋下梦想种子的“追光故事”。访谈对几个孩子的“追光故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访谈背后承载着全面脱贫后,中国农村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宏大背景,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与社会各界的热议。全媒体时代下,地方台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深入人心、引发受众共鸣的访谈节目?可从内容、形式、传播三方面入手。
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访谈的优势是专业性强、思辨性强、逻辑性强,这是网络快餐化、碎片化的信息所无法达到的。事实上,对于受众而言,除了获得短平快的信息以外,也需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发展以及意义,能从节目中获得更多的思考与启发。这就需要电视访谈在节目话题设置时,以引人关注的小切口入手,以引人深思的大背景提升,防止空话、套话、说教等。
在苏州地铁站,一场特殊的影展震撼了很多人,照片的拍摄者都是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来自彝、侗、苗、瑶等10 个民族,平均创作年龄只有10 岁。而在这背后,是一场长达9 年,由一群苏州摄影志愿者发起的公益行动。对于有深度的电视访谈而言,就应该围绕着摄影展背后,这些年幼的拍摄者和苏州志愿者的故事进行话题设置。通过深入的挖掘,生动的细节,节目展现了摄影这门艺术,让留守儿童们和志愿者们领悟到更多纯真、善良、美好的生活真谛,也见证、记录着中国的脱贫和乡野的巨变。访谈巧妙地借助了孩子的纯真视角,以真挚乐观的语言和画面,通过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以小见大,见证国家的伟大变迁以及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在访谈的前期策划、采访录制、后期剪辑等环节中,节目组将这一思维贯穿在制作的全流程中,设置合理性、中心性的话题,以小见大、举重若轻,从生动有细节的切口入手,最后展现国家和社会的伟大变迁。
访谈对象的表现力好坏决定了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好看与否。苏州的摄影志愿者坚持了长达9 年的公益行动,建立7 个公益摄影基地,带动影响上千名留守儿童。从地方台的角度,应该从报道苏州的志愿者出发,可地方电视访谈节目要想走出去,制作一个有影响力的节目,就不能局限于一隅,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发出自己的最强音。与其用苏州的志愿者来讲述,不如由山区孩子们自己展现更生动。
在上千名留守儿童中,节目选取了三个个性鲜明又有突出话题的孩子。在四川大凉山,从小没有父母陪伴,孤僻自卑的且沙子拉,因为接触到摄影,一举荣获国际摄影展大奖,相机为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在贵州铜仁,小学生龙佳妮用相机记录下家庭、家乡“脱贫摘帽”的历史变迁;在浙江温州,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姚静的摄影特长让她获得了许多认可与自信,也坚定了她今后重返贵州家乡、建设家乡的希望与信念。被相机点燃了精神之光、生命之光,孩子们的“追光故事”,映射的是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追光”。
一个精彩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至关重要,不仅是整个节目的主导,也决定了整个节目的风格与基调。地方台的主持人往往缺乏临场即兴提问、抓取细节、讲述故事的能力。主持人多是在专业的演播室,以固定话题脚本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访谈,通常与采访对象缺乏深入的沟通互动。对于要深入山区、走访各地农村的纪实性访谈节目来说,没有固定的流程,没有明确的脚本,甚至连访谈的细节、场景都是随机的,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似乎无法起到一个良好的访谈效果。
而记者型主持人有敏锐的观察力,能迅速把握新闻精髓和主题;有深度的细节挖掘能力,能迅速挖掘出闪光点;有更贴近采访对象的亲切感,对人物内心的共鸣能力更强。《追光的孩子》大胆起用参与节目前期策划、筹备的编导,作为记者型主持人贯穿始终。尽管编导的形象不如专业主持人好,普通话也不是非常标准,但由于深挖过故事背景与细节,同时有着丰富的一线采访阅历,与淳朴的山区孩子面对面交谈时,更具亲切感,也更能引导话题,让采访对象愿意吐露心声,坦诚交流。
既然选择了编导作为记者型主持人贯穿全片,就更应该走进山区,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于是节目中,主持人跳出了静态访谈的传统模式,辅以大量走访现场,四川的大凉山、贵州的铜仁、浙江的温州,孩子们的家、学校……与彝族孩子一起过彝族年,与苗族孩子一起上摄影课,与瑶族孩子一起畅想未来。这种朋友间的倾诉与交谈,大大增强了现场感、可看性与亲历感。
传统电视访谈一般都会设置在演播室,相对来说,环境可控、设备完善。不过,在互联网传播成为主流的融媒大环境下,相对模式化的形式感,可能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受众的期待与审美。既然主角是大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不把访谈地点直接“搬”到现场去呢?于是,访谈就到了最前线,场地就选择在高铁、山顶、教室、孩子们的家等现场。
除了VCR 交代背景信息之外,访谈中还穿插了很多大山深处非常原生态的美丽画面,还有孩子们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既补充了访谈内容,又给人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生动细节、唯美而又朴实的原生态画面,赋予访谈极大的情感张力。
传统的访谈节目,如果播出渠道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上,影响力有限,传播效果一般。在网络时代,要加大传统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就需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挥1 加1 大于2 的作用。《追光的孩子》在节目播出之前,从成片访谈节目和录制花絮中,剪辑多个有亮点的短视频、预告片、推广海报等,投放到不同的网络平台,进行一定的预热,获得关注度。同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的受关注度和点击量,继续修改深度加工,反哺电视节目。
电视访谈积极融入全媒体,并不是电视上的访谈节目简单地搬运到新媒体平台,而需要打破原来的节目结构和形式,深度开发后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追光的孩子》在电视上播出后,便同步策划推出了新媒体产品,制作多个独具网感、特点鲜明的短视频、H5 等产品,通过大小屏互动,进一步扩大该作品的影响力。在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官方微博、“看苏州”APP、“苏视频”“蟹视频”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推送,先后被新华社、新华网、人民视频等官方大V 转发,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纷纷转载。相关衍生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与电视访谈互相影响,获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电视访谈节目并不是无路可走。有创新、有深度、有思考、有品质、有共鸣的电视访谈节目,依然受欢迎,有市场。需要电视人大胆创新,勇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