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轩 张晓锋
2022 年4 月27 日,第27 个“世界读书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总台江苏总站、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推出的文化专题类节目《品读中国·南京》,在央视频、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进行直播,带领大家走进南京,领略世界文学之都的风采。节目播出后,《品读中国·南京》全网共斩获热搜热榜13 个,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两日内破2.5 亿,大屏触达1400 万观众,新媒体全网播放量破4000 万,形成线上线下全民品读的氛围,取得了出色的传播效果。节目成功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总结的亮点、特色和创新之处。
前期预热上,《品读中国·南京》在《新闻联播》“联播快讯”中进行了播前预告,为《品读中国·南京》的正式播出做足了铺垫,在唤起观众期待感的同时,以传播效能为导向对节目进行预热。节目播出之后,央视一套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次超135 万,央视新闻微博直播间观看人次超300 万,央视网微博直播观看人次超1407 万,各平台共计播放量超2500 万,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节目还借助CGTN 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英语频道进行多渠道的直播,通过多语言频道直播的方式,实现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南京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品读中国·南京》还因此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与此同时,央视新媒体矩阵也同步配合宣传报道,生产出一系列优质的新媒体产品,吸引大量媒体前来“助力”,共同助推节目相关话题收获全网13 个热搜热榜。除了央视自有媒体外,节目还联合南京数十家各领域媒体,形成“中央—地方”的纵向层级式传播。此外,参考消息、人民政协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账号也主动传播节目相关内容,参与传播的媒体还覆盖全国各地多领域,借助全媒矩阵的多维助力,实现了纵向与横向的层层触达。
《品读中国·南京》通过线上的媒介矩阵传播和线下以身体为主的多元互动,形成了对传播效果的层层触达,强化了受众的参与感,达到了线上和线下全民阅读的效果。
法国现象学学者梅洛·庞蒂将“身体”置于主体性的位置,这样一种“身体—主体”的联结,意味着媒介不是撇开身体、外在于主体的工具,而是与身体互相构成,融为一体[1],而身体也在联结历史空间与记忆空间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品读中国·南京》节目通过荐书人、读书人的现身表达与互动,带领观众共同阅读文学经典篇章。例如,谈及《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时,现场的荐书人毕飞宇、主持人张舒悦等人动情地描述了记忆中那个充满情愫的背影,现场的对话令不少网友深受感染,在弹幕和评论中纷纷表达看法,推动了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节目还借助主持人的实地互动参与,如参与制作手工头簪、《红楼梦》中的经典美食制作等,让观众能获得更真切的现场感与参与感。不少网友也在屏幕之外纷纷动手制作,以手工的方式与节目形成隔空互动。
此外,线下打卡地的开放也为节目提供更具体的互动方式,“身体”的实际介入,强化了受众的参与感。节目的主会场设置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这里文脉氤氲,是明末著名出版家胡正言的“十竹斋”旧址所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节目播出后,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正式对外开放,掀起了打卡热潮,成为南京文学新地标。与此同时,节目还联合南京多地知名地标进行线下海报展演和宣传,多地投放联动助力节目传播。
节目注重把握观众情绪,深挖记忆点,并借助智能技术,在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同时,强化节目的文化内涵。
《品读中国·南京》并非简单地去介绍书、品读书,而是深度挖掘南京的读书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渲染气氛,感染观众,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节目深挖古籍老人沈燮元、盲人学生叶泓霆、戏剧演员李晓旭等品读人的故事,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人物,去感悟读书的内核。例如,99 岁的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是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虽然已经退休三十多年,但至今依然每天都准时来到这里工作。节目将镜头聚焦于这位一生读书、爱书、护书、编书的老人,网友纷纷表达敬意。“沈老不老,有热爱的人永远年轻!”“有书读是福、能读书是福、会读书是福。”“修复古籍,沈老爷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仅#99 岁老人手写80 余万字编撰古籍# 单个微博话题,阅读量便超1.1 亿。在此基础上,节目还深度探访“古籍修复技术”现场,展示了古籍的修复、保护工作,当破损不堪的纸页在修复工作者的手中被奇迹般“复原”,背后的艰辛过程与严谨精神令观众钦佩和感动。
世界读书日的故事,便围绕“书”来展开。通过挖掘品读人的故事,阅读的意义得以丰富,从书籍本身拓展至人生或是生命的意义。在节目中,李晓旭在阅读之中品味人物心境,将“自己打碎融进文字里”,抓住人物内心,完成了角色的超越。叶泓霆通过盲文和有声阅读,将视觉上丧失的东西通过文字来找回。无论是青年戏剧演员李晓旭,还是“逆光男孩”叶泓霆,他们都通过寻找阅读的意义找到生命的意义,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也让观众得到情感的强烈共鸣。
作为文化专题类节目,《品读中国·南京》融入XR(扩展现实)技术,通过LED 屏搭建出“虚拟环境”作为XR 场景的成像,在现实空间里叠加虚拟空间,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延展,将虚拟画面与现实画面完美结合。《品读中国·南京》节目开篇,XR技术展现了“挂角”“喜霁”等《十竹斋笺谱》图案,带观众进入到文人山水的意境。除此之外,节目还通过XR 技术带观众“梦回”经典文学场景。例如,“我去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个全国最知名的“背影”便来自南京的浦口火车站,实景技术完成了“云打卡”的效果,实现了空间的延展,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节目还开设了慢直播频道,展示南京长江大桥、情侣园、紫金山等地的绝美风光,打破了直播空间的限制,延展了画面空间。
从书籍延展到城市,节目通过知识互文的方式,形塑了观众对于城市的印象和阅读的记忆认同,并将南京的形象通过书籍和阅读的形式变为“可读”。
《品读中国·南京》借助知识互文的形式,[2]将虚拟知识融入地方知识,提升城市的数字地方感。
节目中,现场嘉宾对于南京人文、历史、建设的讨论与讲述,让南京的地方形象逐步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单薄走向立体。一方面,嘉宾的体悟分享制造地方印象。节目中,四位荐书人的解读带观众感受那些发生在南京的文学之梦、文学之思、文学脉络;另一方面,媒介的实践书写着城市文化痕迹。借助镜头的推移,节目不断展示着南京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文学馆藏,书写着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地方特殊性。
节目通过读者的真切感悟来形塑记忆。嘉宾郦波认为:“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是有精神和气质的,这种精神气质来自它的书卷气,来自每一个市民的阅读和心态,以及对经典接受的心态。”节目中,一场关于“我为什么读书”的采访打动了不少网友,“读书带我们去无尽的远方”,通过市民真切的阅读感悟来唤醒观众对于阅读记忆的认同,感受真正的市民阅读心态,最终形成对南京城市阅读记忆的认同。
正如凯文·林奇所说,清晰的城市具有“可读性”。[3]《品读中国·南京》透过书籍的物质意向指引,并通过读书人、荐书人的视角带领观众去感受南京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体会世界文学之都的魅力,也让南京的文化历史和气质形象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南京城变得“可读”起来。节目用书籍带动城市的可读,去回顾城市的历史,荐书人和读书人排座阔谈,细数诞生于南京的古籍中记载的中国风度。从《背影》中看到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从《世说新语》中看到南京的生活艺术化精神,从《牡丹亭》看到南京的戏曲文学传统,从《红楼梦》中看到南京的建筑园林风貌,从编撰到出版,从古籍到译作,将南京的文化传承更加具象化,也将南京的历史书写出来。
一座城市以文学的方式被打开,不少网友点赞,“用文学的形式了解一座城”。节目组带着书籍“打卡”南京的地标建筑,从桃叶渡到乌衣巷,从浦口火车站到八卦洲公园,众多市民在节目之中留下文学著作的阅读之声。“城市最美的是读者的背影”,伴随着《哈姆雷特》《西厢记》《背影》等名作名篇的阅读场面,阅读与城市的关联更加紧密,而在这里生活的人,亦将阅读作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赋予南京一派书卷气,这正是对南京这座文学之城最好的展示。
当世界文学之都遇见世界读书日,一座城市以文学的方式被打开。《品读中国·南京》在传播方式、手段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将知识记忆认同和城市形象塑造相结合,通过文学展现一个充满艺术、智慧、浪漫的南京。
注释:
[1] 孙玮. 交流者的身体: 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2]覃若琰.网红城市青年打卡实践与数字地方感研究——以抖音为例[J].当代传播,2021(5):97-101.
[3]袁爱清,孙强.想象、展演及文化资本的置换——媒介地域朝觐景观解析[J].东南传播,2017(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