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鸿凯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使纺织品材料从单一的植物纤维发展为突破传统限制的纳米纤维,纺织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时代特色。因此,纺织品不仅在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在今天的历史考究中也是极具价值的证物线索,现代社会对纺织品的系统科学研究势在必行。纺织品要迎合当代人的需求,在质量、款式、档次和性价比上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纺织品检测相关标准和技术手段与时俱进[1]。当前,纺织品检测方法可分为物理检测和化学检测两大类。其中,物理检测内容为物理性质或物理量的检测,检测手段主要是运用各种测量仪器结合肉眼观察[2];化学检测内容为化学特性、化学组成及其含量的检测,与之对应的检测技术手段是化学检验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3]。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在信息化的推动下逐渐走向自动化和标准化,使纺织品检测更加高效、准确和规范。本研究通过总结归纳我国纺织品检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纺织品检测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根据用途和使用条件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检验技术和方法,对纺织品的结构、成分、性质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使生产厂商完成对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的提升以及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把控市场走向并提高企业竞争力。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检测标准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挑选满意的商品,督促商家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国内的检测标准规定的纺织品检测项目有物理性能、色牢度、尺寸稳定性、外观持久性、化学性能、纤维成分以及可选择性遵守的生态纺织品控制项目。以上检测项目在逐渐细化纺织品检测规范的同时,造成了流程烦琐、检测方法繁多等弊端。因此,提出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检测标准对目前纺织品行业的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纺织品各项检测标准逐渐完善,但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有些标准不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或按照不同的标准检测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很大差别,纺织行业的检测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按照我国加入WTO的目标,要逐渐让我国纺织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我国纺织品检测标准应该加快与国际标准对接。按照适用范围,纺织品检测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止销售不合格的纺织品,这也是国际标准的规定,同时明确了纺织品检测项目遵循的具体规范。随着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展,纺织品检测标准必然要更新,在注重纺织品质量、安全性、生态性的前提下,对智能化作出相应的规定。
纺织品检测技术从最初的人工观测评估逐渐发展到自动化设备仪器的检测,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佐证,也是纺织品行业进步的表现。随着纺织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需要持续提高纺织品检测技术水平,使纺织品安全可靠,造福人类社会。
在多种纺织品常见有害物的检测中,甲醛检测常用水萃取法、释放甲醛法(蒸汽吸收法)及液相色谱检测法[4];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有原子分光光度检测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检测法[5];杀虫剂常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检测法[6];锡化物常使用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进行检测;禁用偶氮燃料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等;防水性能的检测方法有沾水法和静水压法;纺织品面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完成,再通过目测或仪器测量得出结论。织物质量自动化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统计、光谱和模型3类[7],促进了纺织行业质量检测水平的提升,同时为纺织业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纺织品检测标准正在逐渐完善,并开始和国际标准对接,推动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目前,标准体系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同一检测项目的不同标准采用的方法不同,会导致最终结果差别很大。因此,纺织行业要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通用的标准或者针对不同人群灵活性更高的标准。其次,纺织品检测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检测项目,但没有规定相应的取样准则,比如甲醛测定取样基本由测试人员决定,缺乏标准的流程规定[8];纺织品服装异味检测虽然规定了检验异味的技术指标,但没有单行试验方法标准,一些涉及气味检测的标准也没有详尽的说明,对异味检测试验操作造成了困难[9]。有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差别较大,阻碍了纺织业向国外市场的推进,比如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现在还无法达到国际上同类型产品的要求[10]。当然,目前标准中的问题还有很多是出于技术原因,这就需要实现技术的迭代更新。
随着检测市场逐渐放开,各中小微型纺织品检测机构迅速发展,其相互竞争的模式促进了检测市场的繁荣,对纺织品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1]。但是,检测机构的发展在当前市场中有些杂乱无章,无论是纺织企业还是消费者,对机构的认识不足,遇到质量问题时缺乏投诉渠道。现在市场上依然有不合格的纺织品,从侧面反映出纺织品的监督管理还存在漏洞,纺织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也需要加强。不管是纺织品检测机构还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都应该继续加强对纺织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纺织品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应该涵盖生产厂商、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构和消费者4个部分。作为纺织品源头的制造厂商,应该有合法合规的生产流程以保证纺织品质量;检测机构作为把控流向市场的纺织品质量的第二道防线,应该规范检测流程,提高专业能力;纺织品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是最重要的一环,应该严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持自身的廉洁性和专业性;作为纺织品最终去路的消费者也要有强烈的维权意识,促进纺织品的高质量发展。
纺织品检测技术在理论层面或者小范围的试验层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检测方法依然比较老旧,检测设备仪器也没有更新,未能将已有的科研成果充分转化为实际的产能,在实践中要不断改进检测技术,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水平,不断向国际标准靠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纺织品检测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织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比如织物疵点的最新检测方法有基于学习的CNN方法、基于改进的U-Net方法以及基于图像重构和多分支残差网络的检测方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还缺乏足够的试验验证,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比较缓慢。
我国纺织品检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检测标准与技术也不断更新与完善,根据行业现状,对我国纺织品检测的发展作出以下预测。
(1)我国纺织品检测标准会逐步完善并向国际标准靠拢,对纺织品种类的细化和检测技术的规范会进一步加强,国内各生产厂家应该坚持对产品工艺提升方法的探索,以提高产品质量。
(2)针对各个纺织品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未来也会逐步提上日程,使整个纺织行业能不断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纺织行业同样如火如荼,纺织品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会极大地压缩纺织品检测的成本、提高检测准确性。因此,纺织品检测行业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探索是大势所趋,通过构建一体化纺织品检测平台,能快速实现不同项目的检测,但相关技术还需要攻克。
(4)加强纺织品检测人才的培养。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基于足够多的专业人才,纺织品检测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是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可通过校企联合,更新纺织行业人才的技术、理念,不断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激发行业的创新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