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冉
(作者单位:邹城市融媒体中心电视部)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主要以杂志、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具有高成本、流程复杂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介质。新媒体不仅使得信息传播载体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向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转变,而且促使信息传播方式由单一化向便捷化、多元化方向转变[1]。对新闻编辑而言,新媒体既为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探究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促进新闻编辑工作者素养的提升,助推新闻影响力的扩大尤为必要。
新媒体翻译自英文“New Media”,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媒体指新出现的,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媒体;狭义上的新媒体则特指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媒体,即以新技术为支撑,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2],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本文所谓的新媒体为狭义层面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新技术,信息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是新媒体诞生的前提条件,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形态也在发展;二是新渠道,互联网、局域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等是新媒体传播的渠道。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信息传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一方面,新媒体实现了集成化传播的目标,新媒体以数字化资源为传播内容,将不同类型的资源,如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集成了起来。另一方面,新媒体有更强的传播效能,新媒体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信息传播时间,且具有更为广阔的传播范围[3],任何有网络与智能终端的地方,均能接收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新媒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网页媒体为主,如新闻网站等,第二阶段以手机应用为主,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具有多元化的功能,新媒体诞生之初也是作为新闻载体,时至今日,新闻功能仍然是其最为基础的功能,如各类新闻客户端。另外,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社会大众常见的娱乐形式,如抖音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日常娱乐不可或缺的内容。此外,社交功能也是新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除了专业的社交软件,其他手机应用也都具有社交功能。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在传播主体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通常是由新闻编辑工作者通过筛选、整合、编辑、加工各类信息后进行发布,而受众处于被动接收地位[4]。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手机、电脑等传播媒介的普及,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得以拓展,在信息选择方面日趋自由化。同时,受众自身也具有了信息传播的条件,受众可以将通过不同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网易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等获得的信息,以转发的形式发送到朋友圈,其他关注到该条内容的用户也可以继续转发。在此大环境下,为高质量地开展新闻编辑工作,编辑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更多是独自在幕后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新闻发布后难以与公众及时取得联系,获取相关建议,导致受众参与度较低。同时,新闻呈现方式方面不仅难以贴合受众需求,而且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日趋朝着实时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如在互动方式方面,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平台与公众展开实时互动,以了解并掌握公众的兴趣点,编辑贴合公众需求的新闻作品,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5]。
新媒体促使媒介竞争日益向白炽化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抢占市场资源,部分新闻编辑工作者为迎合市场,以“标题党”包装新闻内容,博得公众关注。新闻是政府联系人民的重要纽带,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具备一定市场意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只有具备市场意识,才能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持并持续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只有具备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在“标题党”现象频发的当下,维护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充分发挥新闻价值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促使声音、文字及图片等传统传播形式向音频、视频等影像方向转变。这不仅标志着新闻前进方向更加明确,而且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内容时应与新媒体理念相契合。在专业技能方面,除需具备更好的文字编辑能力、稿件独立编写能力外,还需具备创新能力[6]。其中,创新能力体现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通常通过现场沟通交流或通信访问等方式进行信息采集。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人员的激增,促使新闻信息多元化程度更高,随之新闻编辑工作者获取的资源也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筛选有价值且关键的新闻信息时,应对其进行适当润色,以增强吸引力,提升兴趣性,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也就是说,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应具备数据信息整合能力,而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新闻编辑工作不仅涉及稿件选择、修改,而且涉及稿件题目拟定与格式排版,是涉及内容较广的职业。新媒体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为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强化自身的组织策略能力。首先,新闻编辑人员应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资源,畅通与公众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编辑并发布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或节目。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积极主动学习并借鉴其他媒介编辑人员信息传播的经验和优势,定期、定时与通信人员队伍进行联系,及时掌握新鲜新闻稿件,了解新闻宣传计划和宣传重点,并深入受众群体中获取贴近受众生活的新闻事件。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编辑工作者需了解并明确受众需求,同时利用新媒体等技术与受众展开良好互动,以在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扩大新闻影响力,对此,可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多渠道了解公众诉求。新闻作品具有时效性,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在进行信息搜集和加工时,不仅要注重时效性,而且要能够给受众带来一定的新鲜感。具体来说,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对信息进行获取时,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受众需求,并最大限度内搜集更多的信息,确保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与社会受众展开实时互动,对新闻加工方式进行持续改进,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新闻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如可通过视频剪辑、音频制作等,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吸引社会受众。其次,拓展信息获取方式。传统的新闻编辑在素材获取的方式与时效性上存在滞后性,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拓展信息获取方式。以社会意见的获取为例,街头采访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存在着样本少、随机性大的问题,新闻编辑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留言、讨论功能,创新社会意见获取方式,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各类意见进行聚类分析,动态性地把握社会大众的意见,提高素材搜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再次,打造新媒体矩阵。当前,市面上流行的新媒体种类广泛,各类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效果,新闻编辑必须着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协同发挥好新媒体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以央视新闻为例,央视新闻在立足电视端的同时,综合利用了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在媒体融合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时效性不足也是新闻编辑中的常见问题。因此,新闻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善于捕捉社会中的热点素材,并第一时间呈现给社会大众,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增强新闻对新媒体的竞争力。一个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往往会引发不同的社会反响,片面搜集素材会导致新闻难以呈现出新闻事件的全貌,甚至被别有用心者“带节奏”。对此,新闻编辑要注重素材搜集的全面性,多维度获取新闻素材,在采访中要着力呈现新闻事件相关者的不同看法。信息时代,各种类型的信息急剧增加,这为素材搜集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素材鉴别的难度,为保证素材搜集的准确性,确保新闻中使用到的素材是真实的,就要着力提升新闻编辑新闻价值判断力。具体来说,可通过定期组织新闻价值判断力竞赛或新闻价值判断相关培训等活动,促使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够从实践中持续提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实现自身素养的提高。另外,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持续学习专业知识,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证筛选出的新闻信息兼具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效性,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此外,要建立健全新闻编辑工作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的有效执行,不断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从而扩大新闻传播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呈现出形象化特征,这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文字、动画制作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应主动学习新技术,并将新技术运用到新闻编辑工作中,以重点和意图为依据进行新闻信息画面的合理配置,通过文字、声音等有效表达新闻信息,确保新闻信息的趣味性。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可借助新媒体主动学习新闻直播、视频编辑等课程,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对新闻稿件的编辑能力。另外,相关部门应注重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在强化其市场意识的同时促使其坚守政治意识,并且要注重增强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媒体理念。
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会对新闻事件本身给予关注,而且会对新闻事件的背景与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也给予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从更专业的角度巧妙借助分析工具、采取适宜的方法,正确解读新闻事件,加深对真相的了解。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具备高水平的数据信息整合能力。首先,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并充分认识新变化给新闻编辑工作者带来的挑战,了解数据信息整合的重要性。其次,应充分利用视听传媒独特优势,在提升新闻组织策划能力的同时,以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热点为视角,展开系统且深入的报道,并挖掘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再次,在处理海量且碎片化的信息时,应逐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转变,不仅要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而且要对无效信息进行整合。与此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应以精细的标准、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眼光、前瞻的观点,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并对信息呈现的观点进行整合,从而突显自身专业的整合水准[7]。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加速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新闻编辑工作者作为新闻编辑的主体,应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为在新媒体时代更优质地推动新闻编辑工作质量的提升,新闻编辑工作者除具备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编辑能力以及高水平的数据信息整合能力。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素养提升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多措并举提升新闻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提升新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