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动因探析

2022-11-21 16:32牛萃云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晨报京报副刊

牛萃云

从1915年到1925年,是广义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这一时期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学生,再加上中国当时面临内外交困的现实环境,他们的爱国意识觉醒,热情地为保家卫国摇旗呐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闻出版事业出现短暂繁荣,新出版的刊物数量大大增加,达数百种之多,这在很大范围内推动了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而在这一过程中,副刊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大副刊”更是功不可没,它们在进步知识分子的主持下,充满进步性与战斗性,不仅使当时报纸副刊低俗的现状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承担了传播新思想、倡导新文化的重任。

一、五四前后的报纸副刊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副刊,是我国在报纸上设置的一种固定版面,每天或者定期出版,有自己特定的编辑方针。多数有专门的名称,因和报纸主要的新闻版有很大区别,故名曰“副刊”。[2]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全国报纸副刊以消闲性内容居多,戏评、轶事之类。一些大城市的小报副刊里,副刊甚至满是恶趣味的东西,专供人们茶余饭后进行消遣。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报纸副刊内容变得更加广泛,戏剧、电影、文艺、政治、经济、法律等内容竞相在副刊中出现。此外,更重要的是,副刊登载的政治理论性内容大大增加,各式各样学术专刊也纷纷出现。较为进步的副刊甚至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宣传,成为传播新文化和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副刊也越来越受到办报人的重视。

清末,中国各种势力错综复杂。那时,一些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已经开始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中国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梁启超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相关介绍。“戊戌变法”的尝试失败之后,梁启超漂泊日本,在那里,他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并在《新民丛报》上撰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介绍。

早期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肤浅和片面的,然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此后,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

二、“四大副刊”的崛起

传播新文化可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副刊担负的一项极为重大的任务,大量报纸副刊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方面呼应了时代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报界发展的历史选择。就是在这一时期,我国颇具影响力的“四大副刊”都不同程度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宣传。

1916年8月,《晨报》在北京创刊,不久后李大钊加入《晨报》,此时他已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这种情况下,他参与编辑工作,使得革新后的副刊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战场。1921年10月12日,《晨报》第七版改版,单独发行四开单张,鲁迅命其名为《晨报》附镌,这就有了后来的副刊《晨报》副镌。[3]

1919 年6 月16 日,邵力子创办《觉悟》。而后《觉悟》在上海发起组的影响下,逐渐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925年恽代英成为《觉悟》的主编,在他任主编期间,《觉悟》刊发了许多先进的共产党员所写之文,该刊也因此表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战斗性。

《学灯》创刊伊始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副刊,1918年11月后,逐渐向综合性副刊转变。1919年4月,俞颂华担任《学灯》主编,他思想通透开明,当时亦对社会主义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他的主持下,《学灯》开始大量刊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18年10月5日,进步报人邵飘萍创办《京报》。其目的是渴望通过自身及报社的努力来使新闻事业不断进步并提供发表意见的机关。1924年12月25日,《京报》副刊创办,受邵飘萍诚挚相邀,孙伏园任该刊主编,在他的主持下,《京报》副刊团结了一批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为正义疾呼并通过各种行动积极支持爱国运动。可是好景不长,1926年4月,邵飘萍不幸被害的消息传来,一代报人就此陨落,这对《京报》造成很大打击,《京报》副刊亦随京报馆的封闭而停刊。

三、“四大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动因探析

中国向西方的学习是持续而又不断深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其与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所奉行的思想也密切相关。不管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器物学习,还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学习,抑或是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逐渐看清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国情并不相适应,其弊病逐渐显露。所以当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如同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出路,他们重新放眼世界,探索十月革命带来的新形势,亦对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在国内积极对其进行传播。

(一)主编多为进步的知识分子

“四大副刊”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何种态度,这与它们的主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特质的主编会改变同一副刊不同时期的传播重心。

《晨报》副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与其主编李大钊有着密切联系。在李大钊之后,孙伏园、徐志摩二人也曾担任《晨报》副刊主编。然而徐志摩使该刊成为“新月派”的温床。由此,《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大大减弱,进步作用也逐渐消失了。李大钊主编期间,该刊发表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文章,比如《新旧思潮之激战》《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俄罗斯之研究》等。1918年7月,他发表的充满战斗性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将两国的革命进行全面比较,进而指出十月革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当时中国人较早地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可以说,李大钊为寻找国家出路致力于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晨报》副刊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战斗”阵地。

“国父”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同样抱以很大的热情,这也使得一些早期国民党人去了解并且宣传马克思主义,邵力子即是其中一员,他分属于国民党左派,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和文化洗礼,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兴趣日渐浓厚,《觉悟》在他的掌管之下,刊发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后,邵力子以特殊身份加入。当时陈望道是《觉悟》的助理编辑,也是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之一,因而成为中共早期组织的重要宣传阵地。

《学灯》副刊于1918年3月4日创刊,张东荪是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人物。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吸引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注意。例如梁启超、张东荪等在报刊中会对很多种思想或学说进行介绍,但一般都未到信仰的地步。[4]在俞颂华成为《学灯》主编后,该刊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增强,并刊登征文启事,向全社会征集“社会主义”的相关文章。[5]

邵飘萍曾公开宣称,在报社副刊拥有编辑自由的权利。因此,孙伏园到《京报》副刊后,继续实行以往“兼容并包”的编辑方法,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他的编辑方针也使得《京报》副刊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尤其是邵飘萍成为共产党员后,《京报》大量报道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内容,马克思主义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京报》副刊的青睐。

(二)报纸副刊的编辑不受正张制约

民国时期的“四大副刊”能够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际顺应时代要求,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与副刊的特性也有着很大关系。通观“四大副刊”,与正张相比,副刊更加激进而又进步。

通常副刊是附在报纸正张之后的,应该说与正张之间为从属关系,立场难免会受到正张的影响。即便如此,但是有一点不容忽略,报纸正张与副刊之间的分工是不一样的,正张主要是向公众传递事实消息,并且通过发表社论来表明一定的态度。而副刊则是通过吸引读者注意进而增加销量,增加报纸销量,进而增强报纸影响力。至于副刊办成何种风格、采取何种形式,报社则几乎不干预。[6]正因副刊享有自主权的特点,所以它能够突破限制,不受干预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寻找国家出路之需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我们或许可以借用“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M.舍勒在他的《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提出这个概念。[7]“知识社会学”所指的“知识”包含思想、伦理、科学技术等各种观念。大致来说即研究在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思想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景等)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传入中国的新思潮,可以称它为一种“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探寻“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涉及三个要素,即作为参与者的知识分子与传播媒介,本研究中即副刊;作为知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因素的历史情境。

这样,在研究“四大副刊”缘何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时,去探讨参与者(报人与媒介)、知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之间(历史情境)的内在联系就成了一条途径。“知识是被社会决定的。”[9]曼海姆认为,在知识的整个形成过程之中,社会因素会发生影响,渗透到知识的内容及其形式中去。包括社会群体用来表达自身利益和目的知识活动,对知识各种见解的角度也是由观察者的各种利益作为指导的。[10]将马克思主义看作当时传入中国的一种新知识,那使参与者力图将这种知识社会化的利益与目的是什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知识分子又有何深层关系?该问题牵涉甚多,有一点可以确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是将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精神寄托,一条救国之路。

(四)正确的传播策略

“四大副刊”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除了受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副刊的特性影响之外,还因为在副刊发行时,采取了正确的传播策略。

1.《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

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中设立“劳动节纪念专号”,并亲自撰文介绍“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此为中国报纸第一次撰文纪念劳动节。[11]同年5月5日,为了更具针对性地进行传播,《晨报》副刊特别设立了“马克思研究”专栏,该专栏持续了半年时间,在此期间,《晨报》副刊连续刊登了多篇相关文章及多部专著,以此来加深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唤醒国人斗争意识。各种专号和专栏的设立,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效率,加强了传播效果。使得《晨报》副刊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介绍,增强了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2.《觉悟》注重与读者互动

在邵力子主持期间,由《觉悟》刊发的大量马克思主义文章可以看出,《觉悟》对中国走社会主义之路抱以希望。在发行过程中,《觉悟》非常注重与青年读者的互动,还专门设置“通信”栏,刊登读者来信,青年读者们踊跃谈论自己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见解,讲述自己的困惑与烦闷,编者则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青年读者们力求进步,总是有很多困惑,因此“通信”栏中也刊发了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就这样在编者与读者的双向互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快速传播,一大批先进的知识青年开始接受、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为后来创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理论人才。

3.“四大副刊”接连发行合订本

顾名思义,报纸合订本即将报纸由原来的活页纸张变成类似书籍、杂志等的式样,如此一来,就弥补了日报副刊难以长久保存的缺陷,亦增加了信息承载量。正因如此,“四大副刊”首开合订本的先河,其中,《觉悟》表现最为积极,于1920年7月率先出版该刊的合订本《觉悟汇刊》。随后《京报》副刊、《学灯》、《晨报》副刊也都接连发行合订本,这样一来,不同期数刊登的文章就变得更加连贯,且读者之间相互传阅也会更加便利。

猜你喜欢
晨报京报副刊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文本中的文本”:晚清时期新报中的京报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未来的晨报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八分饱
↑爆满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