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君 姜一曼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包括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等,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现如今,这些公共领域在互联网下趋向统一,甚至可以说是人类为了传播、共享信息等,自发地用网络代替了这些传统的公共领域。网络空间作为第二空间与现实所在的实体空间对立并共存,一方面,它需要依托现实空间才有存在的基础,人们在网络上获取到的任何信息都希望被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另一方面,不断普及的网络使人们的生活、交往等日常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利用网络进行,并且越来越频繁。在庞杂而强大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舒适地栖居其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1]。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使用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时刻地影响着中国各领域的发展,中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话语不断参与互联网建设,实现网络文化的渗透,并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态——互联网文化生态。
生态系统意为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并且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在现实社会秩序下的文化公共领域中实现文化交流,而是选择依托互联网的交互性重构秩序,在互联网上实现多种文化的碰撞。在社会网络化的语境中,很多个体最大限度地释放着情感能量,以实现高效的交往、极致的表达和心理的认同[2]。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媒介生态得以产生,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现在的‘看法’也许称它为‘情绪’更合适些”[3]。因此,情感正逐渐成为当下互联网文化生态中最主要的话语形态。有研究者指出,情感在网络群体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网络动员的重要动力源泉。一方面,情感因素会影响传播对象对媒介信息的知觉、理解、回忆和评价,并可以潜在地影响个体的情感发展和互动过程[2],蕴含情感因素的媒介信息更易于吸引传播对象的注意力,或者影响传播对象的长期记忆或回忆检索,从而对传播对象的思想、生活习惯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情感本身作为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在虚拟的互联网文化语境下,有着更好地服务于真实世界公共生活的作用,蕴含情感治愈能力的媒介传播作品承担着公民的情感教育等公共性责任。网络可以快速促使身处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拥有着不同文化标签的人主动抱团取暖,互联网变成了人们互相取暖的情绪共享社区。
研究发现,情感能够在人类接收媒介信息过程中发挥重要效能。媒介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情感—致性”效应,即受众情感体验往往会与媒介信息的情感倾向保持一致[2]。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的大多数时间,人们一直活跃着的思维增加了思考的频率,让心绪变得敏感、脆弱。此时,综艺作为“情感体验活动”的公共媒介传播信息,抢占大众文化的高地,利用缓慢的节奏让观者进行情感代入。
另外,在互联网文化生态中,所有文化调适机制都符合互联网特性,由于视听语言没有交际语言的沟通障碍,综艺节目利用各种影视视听手段,在互联网情绪共享社区中打通了一个与受众互通的情感刺激通道,从而打开了观众的情绪感染开关,让观众利用自己的情感调节机制进行自净化。在这一过程中,观者常常伴有情感模仿的脑部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综艺节目在网络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调适功能,能够缓解现代人的负面情绪。
任何心理感染活动都要有认同基础,认同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所产生的焦虑。治愈元素多的综艺节目受到大众认同程度高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社会层面,还有一部分在于文化立场。目前有一些节目为了追求更高的思想深度,呈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难免存在过重的说教痕迹,导致观众的文化立场无法与信息传播者的文化立场相适应。而综艺节目本身就有表现形式灵活、阐述内容宽泛等特点,加之流行的体验式综艺形式、真人秀的流行等更多生活化事物的展现,让信息传播者能够更好地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节目内容,积极地与各个年龄、职业的观众的文化立场相统一。而且,综艺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往往也会照顾各年龄阶段的观众,一改以往的神秘,最大限度地展现嘉宾的真实性格和生活,使观众的文化立场和信息传播者的立场实现最大限度的吻合。可以说,综艺节目最大限度地靠近大众文化就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
3.2.1 娱乐元素的保留
治愈系综艺节目往往从最朴实的视角出发,用生活作为载体,找到娱乐与生活的平衡点,不是一味地为了娱乐而娱乐,而是展现人们可能出现的真实情感,其中可能有兴奋、有惊喜、有悲伤、有难过。以《向往的生活》为例,吃完晚饭后何炅通常会带着大家玩游戏,一方面可以放松心情、打发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新来的嘉宾快速融入他们,这是个体在向另一个个体靠近,而个体接收到这种信号后往往也会给予回应并靠近。一直以来,综艺节目因娱乐成分占比过多,稀释了其中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纯度,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而治愈系综艺节目力求在娱乐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3.2.2 戏剧化情节的设置
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要想作出有效刺激就需要考虑个体的条件。有学者认为,个体暂时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对其共情产生影响,当个体愤怒或抑郁时,可能不会注意他人的立场和心理状态,从而无法对他人产生共情。从积极情绪影响作用来看,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个体不容易关注自身的需要,反而容易针对他人的需要作出反应,因此积极情绪可能会促进个体对他人产生共情[4]。娱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但只能起到促进作用,戏剧化的情节才是达成有效刺激的关键。夸张的戏剧化成分也是许多人吐槽综艺节目的一点,认为这多多少少会使综艺失真,而且节目将原本自然发生的事件故意戏剧化、制造情绪爆炸点、夸大嘉宾的情感矛盾等,会使剪辑痕迹过重,难以激发大众的观看兴趣。但从影视心理学角度考虑,戏剧化情节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综艺节目实现对受众心理治愈的必经之路。情绪感染是在认知思维的牵引下完成的,而不是不自觉、无意识的,因此携带着消极情绪或情绪敏感度低的人群往往需要这样一个情绪突破口,打破在日常生活中用理性认知建立的思维的墙,使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实现情绪感染。
有娱乐本身具有的治愈作用的加持,加之戏剧的再度创作,当积极情绪的协调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甚至瓦解达到协调统一时,情感治愈就发生了。如此一来,娱乐和戏剧化手段的融合就是一种必然,如果可以被综艺节目有尺度、科学地利用,那么治愈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种价值。
3.3.1 心理蒙太奇与情结信息的组接
心理蒙太奇通过镜头的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能够直接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在综艺节目中,心理蒙太奇主要应用于回忆的投射活动中,主要在煽情环节使用,具有升华主题的作用。谈心环节是治愈系综艺必不可少的:嘉宾们围坐在一起打开心扉地畅聊。由于体验生活的嘉宾们本身是明星,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是在现实中有一定距离并且带有一定神秘感的存在,当他们在打开心扉面对自己的同时,观众更容易感知这种与现实向左的逆向情绪。感觉实践表明,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时,也同时调动着他们记忆痕结构中的感知经验。一些综艺节目在节目编排中会将观众的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结信息,对它们进行信息组接,从而引发观众的怀旧情结,唤醒观众的时代记忆。例如,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就多次利用了这种情结符号,请来了《康熙微服私访记》剧组、《西游记》剧组和《快乐男声》部分选手等,让主创演员们或歌手们时隔多年再聚首,回忆当年共同经历过的苦难与趣事,让观众感受时光消逝之感,触发了不同年纪的观众对这些幻想形象的回忆。
3.3.2 个体与自然的“本质共存”
人类是情感动物,但同时情感也属于天地。综艺节目中的降雪、洒雨、和风、云卷云舒、朝夕更替等场景,可以满足观众对影视气象奇观的需求;节目组在场景中设置动物会功夫,给每一个动物加上拟人化的字幕,让人与自然一幕幕共生的画面定格在观众心中。视听结合的美景能够带给观众直观真实的艺术享受,直观真实的艺术情景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产生物我两忘、人影不分的审美效应。直观真实可以激发大众的陶冶型自由情感和感官型自由情感,这种自由情感虽然有些肤浅,却是大众生活中最容易引发和体验的一种自由情感。
3.3.3 生活常态的影视化审美
治愈系综艺节目经过演变和发展,在影视表达上不断走向成熟,对于花字、动画、音效等包装手段应用也愈加纯熟恰当。在很多综艺节目中,美食、美景、美人等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治愈符号。近年来,大批综艺节目还加入了旅行的元素,以嘉宾的视角来展示景色。心理学认为,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们在观看物体时,关注对象会在人的视觉中被拉近,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会被放大,而它的背景将逐渐虚化甚至消失。在这种视觉心理的作用下,利用大光圈镜头制造大景深的拍摄手法就相得益彰,长焦镜头可以把空间的纵深感极度压缩,降低主体和背景的融合度,让主体从环境中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特征也得以凸显。另外,人对于环境中处处变化的东西的反应要比静止的物体更敏感,无论观看综艺的媒介是电视还是手机等,都是通过屏幕在与观众实现信息交互。在这种虚拟环境下能让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因素有很多,如合适的音效、可爱的花字动画等,都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它们出现在画面中间时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出现在画面的顶部时则有上升、明快的效果[5],注意力经过人的大脑处理变为反应力,从而促使观众构成一系列情绪反应,实现情绪感染。
在互联网文化生态下,媒介传播中情感已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传播时可以用情绪解读流量密码,当多种情绪被传播对象捕捉到时,就可以唤起传播对象相应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传播对象接下来的行为活动,同时这种表现也能够体现出传播对象的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如此看来,综艺不仅在生活美学上有着一定的追求,在满足大众文化诉求的同时还会对大众的生活行为起着引导和文化调适的作用。治愈系综艺在我国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其能够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缓解大众的压力,究其本质在于人们对于生活本源的探寻和自身情感的需要。互联网的出现,虽然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机会去认识世界和展望未来,但也制造了更多的焦虑,平添了许多压力。因此,在互联网文化生态环境下,治愈系综艺节目要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其创作人员就要及时把握受众群众的心理诉求,在此基础上调整节目内容,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