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雯,吴晓玮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药剂科,上海 200072)
中药汤剂具有丰富的应用历史,在临床应用广泛。中药煎煮的方法十分讲究,必须要将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才能起效迅速。但在手工煎药过程中,器具的使用和火候的调控都无法准确掌握,这也成为传统煎药的两大难题[1]。近些年,煎药机逐渐在临床得到良好的应用,现已成为医院和药房煎药的一种重要手段。煎药机的出现是中药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操作方便,效率高,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充分保留药物挥发性物质、煎药温度可控、每次服药量均匀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操作规范性欠佳、药物浪费、煎煮卫生条件较差等,使得临床应用引起了较大争议[2]。根据两者的差别找出较为合适的煎药方法,才能为人们解决难题,促进中药发展。本研究总结传统煎药与现代大型煎药机的区别,旨在为临床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合适的煎药容器可以提高中药的煎煮质量,在选择煎药容器时不能使用铜、铁、铝之类的金属器皿,否则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药物的疗效。应该首选土陶罐,砂锅,不锈钢容器等。由于传统陶制药煲内壁粗糙纹理多,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非专业人员可能做不到正确清理,使药煲内依附药物残渣,后期再煎药时出现串味现象,影响药效[3]。
药物在煎煮前都要进行浸泡,这个步骤可以使有效成分浸出。花、叶、茎类的药物需要浸泡约20min,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一个小时以内。这种操作可以使本身干燥的药材膨胀,恢复细胞天然状态,缩短煎煮时间。在夏季,浸泡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药材变质,这些细节上的要求使手工煎煮过程更为不易。
煎煮中药一般用文火和武火两种火候,使用武火先将药剂煎至沸腾,再转文火慢慢煎煮,一直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滋补类药物如果用文火慢慢煎煮可以使充分溶解有效物质,而解表类药物如果用武火长时间煎煮会使药液蒸发[4]。加水量与药物的重量、体积、治疗功效有关,不可以任意为之。质地不同的药材加水量也不同。例如叶、全草类的药物就需要多加水,而矿物、贝壳类则不需要加太多水。如果普通患者不了解药物性质和煎煮要求,就很难做到正确煎煮[5]。
不同的药材煎煮时长也不同,并且一副药经常需要两到三次的煎煮才能将有效成分煎出。一般来说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针对一些特殊药材更要小心处理,比如质地坚硬的药材要先煎煮30~60min再放入其他药材同煎,气味芬芳不耐热的药材只需煎煮十分钟左右,属于后下的药材[6]。像种子花粉等药材要提前袋装好再放入一起煎煮,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可以单独煎煮再兑入药液一起服用。这些药对于煎煮时间、下药顺序都有严格要求,否则会无法发挥药效。
煎煮机采用不锈钢内壁,安全卫生,符合对煎煮器皿的要求,不锈钢材质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药材发生反应,保证了煎煮质量。煎煮机利用热力,气压在密闭空间中煎煮药剂,操作便捷,可以使药液充分混合,药渣中的残留药液也能被挤压出来,减少药物浪费[7]。机器内部可以达到灭菌温度,使药剂保存时间更长。煎煮机运作完成后可以直接进行包装,经过真空包装后的药剂包装统一,剂量一致,更方便携带、储存和使用。煎煮机的工作模式是全自动化的,可以控制温度时长,出现问题自动停止,有效避免了溢出和焦糊现象,保证药剂质量[8]。
煎药机的优点十分明显。首先人工煎药可能无法掌握准确的加水量,如果加水不够会导致有效物质无法析出,如果加水过多则会导致药汁超出患者需求,服用困难。由于煎药机是密闭的机器,在运作时可以减少蒸汽,不必加过多的水,就能析出有效成分[9]。
传统煎煮对于火候时间的掌握大多凭借经验操作,煎煮不当就会出现汤剂过稀或过稠的问题,并且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慢慢地煎煮,药物还没析出足够的有效成分就直接服用,使用煎药机操作则可避免此类问题。煎煮机内部压力很高,可以轻松将有效成分煎出,比如矿物,贝类等药材,在传统的操作下想煎煮好,十分费时费力,换成煎煮机操作则可以利用高温加压的原理将有效成分快速煎出,省去了先煎的步骤。
煎药机煎煮中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煎药时间过长,第一次煎药的时间最短也要设置为30min,某些含特定成分的药物需要人工特殊操作,煎药机无法进行,会出现药剂色淡味淡的情况,但并不能直接表明煎药机与传统煎药的有效成分煎出率有明显差异,如果光从煎出率的角度比较药物优劣也是不准确的,应配合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煎药机改善了高温,蒸汽多,环境差的煎煮方式,在自动化系统下不需要多人一起工作,节省了人力资源,煎药机容量大,一次性就可以煎煮多副药物。煎煮机可自动杀菌消毒,直接分装,分装的药剂干净卫生且没有渣滓,传统煎煮要求人工清洗容器,自行分装,在患者时间充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用传统煎药方法自行煎煮。两种煎药过程对药剂质量并无影响,这两种煎药方式患者都可选择。
传统煎药可以调整火候和下药次序,根据药物特性调整煎煮时长,方便进行特殊操作,这种方式十分精细。翁建宁等[10]使用相对密度法比较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得出的药剂,发现两种溶剂的相对密度并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所煎出的药剂质量并无不同[11]。另外煎药机煎煮温度和时间控制非常重要,需要调节不同的温度、时间,比较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从而知晓最佳的煎煮温度和时间,以指导不同药物的煎煮。在实践中,对于密封后可长期保存的药液,尽管保存条件符合卫生学要求,但药液中大量水的存在是否会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稳定产生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的对比试验过程中,前者的煎煮时间、次数以及煎药的加水量具有可控的优势,且多与传统煎药相同,实验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受煎出药液量的限制,煎药机煎药实际加水量、煎药次数(1次)与传统煎药(2次或3次)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大多数煎药机可经电脑控制,维持煎药温度及时间的稳定,而煎药时间受到加水量、药物剂量、剂数等因素的影响,与手工单剂煎煮存在差异。在临床试验中,对砂锅规格、火力控制、无纺布袋、滤材等指标的描述不够细致,而上述指标均可能对煎药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失真。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建议先对传统煎药的工艺条件加以规范,同时挑选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煎药机,如北京东华原十功能煎药机等,并由专业人员根据煎药机的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然后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临床用药多为复方药,其在煎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能也与单味药存在差异,故推荐应加强复方药的对比实验。在实验复方药的选择中,应优先考虑目前临床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方剂,以提升实验的社会效益。鉴于临床处方的核心是个体化治疗,所含有的药物种类、性质等均存在差异,而煎药机作为一种新的煎药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方剂。鉴于此,为确保治疗效果,还需做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的对比实验中,不能局限于某味药、某几味药中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比较,就认为可能会引起疗效的差异,还需做进一步的药效学实验和临床验证。
龚建华[12]将两种煎药方法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煎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制出六味地黄汤,结果显示,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与观察组的96.15%(25/2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更高。李江英等[13]以传统方剂生脉饮、大承气汤及麻黄汤各调剂6副,分为两组,均装于无纺布袋中,浸泡30min,一组由YJD30-GL型十功能自动煎药机煎药,另一组由电磁炉和不锈钢锅人工煎药,结果显示两种煎药方法对大承气汤及麻黄汤的效果无明显差异,而人工煎药对生脉饮的效果优于煎药机。说明在中药组方煎药效果上,两种方法的效果大致相当,但人工煎药更有利于中药成分的浸出,对某些中药方的煎药效果更好。
唐进法等[14]对薄荷、徐长卿、肉桂、丁香、牡丹皮5 种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进行3种煎煮方法的比较,分别为传统砂锅后下,中药煎药机后下,中药煎药机正常煎煮,结果显示中药煎药机煎出汤液中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传统煎药。以此得知,含挥发性成分饮片用中药煎药机煎煮时,不必后下,可随复方中其他饮片一起煎煮,且更为简便高效。
鞠俭奎等[15]对3种主要成分明确、不同质地的中药饮片进行研究,选择矿物类药材石膏、根茎类药材苦参以及种子类药材决明子,采用YJD20D-L十功能自动煎药机及电磁炉和不锈钢煎药锅分别煎药,结果显示,两种煎药方法在药效上差别不大,传统二次煎煮略好于煎药机单煎。
中药汤剂煎煮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煎药机制复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手工煎药能确保药物成分的析出,特别是对于贵重药材的使用,或需要事先烊化的药物阿胶、鹿角胶等,在煎药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手工煎药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煎药质量控制较难。而煎药机能够精确药物剂量、加水量、煎煮时间等,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且避免了药物先煎后下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煎药效率,保障了药效,但对于某些特殊性质的药材仍需依靠人工操作。因此,煎药机能够对大部分中药组方实现现代化煎煮,但不能完全取代手工煎药。临床在中药方的选择上,对于含有特殊煎煮要求药材的经方仍需以手工煎药为主。
综上所述,煎药机的出现加速了中药现代化历程,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传统煎药方法操作精细,二者都各有优点,都可被医患双方采用。二者煎出的溶剂经各种研究表明并无太大差异,临床疗效也无明显不同。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使用传统煎药或现代大型煎药机,才能使中药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为自己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