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舞
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习作的魅力,对表达心生向往,不断提升表达能力,从而启迪智慧,渐入佳境。
1.精心面批,鼓励分享
面批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大胆表达的良好契机,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面批作文时,教师要语气平缓轻柔,态度诚恳温和,避免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引导学生敢说真话,寻找其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点拨、加以鼓励。这既是对儿童创作的“作品”的高度关注,也是对其细心、耐心、真心的极大呵护,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丰盈童心,留住童真,他们才能畅快淋漓地书写弥足珍贵的童年历史,才能不断地提升表达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群”“班级作文报”“板报角”等多个平台以及“课堂五分钟展示”“童言心语聊一聊”“精品语段赛一赛”“推心置腹改一改”等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展示自己的习作内容,体验创作的乐趣。习作展示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或一首诗等,展示方式可以是诵读、张贴或发表等,这有助于不断培植儿童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
2.开拓思维,智慧呈现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独立且有个性的观点,这是其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所导致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在习作教学中帮助学生创新写作思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捕捉写作灵感,有智慧地呈现写作内容。
多向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判断,是求异思维最重要的形式。如在五下“习作5”的教学指导中,针对《活雷锋》这一作文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写作:可以写一个人的成长变化来反映和凸显中心;可以打破只写一个人的局限,采用写人物群像的方式来体现主题;可以由写班级中的同学拓展到写家人或社会上的某个人;也可以由写非常熟悉的人拓展到写偶尔看到的人;还可以由写健全的人发散到写身残志坚的人等。在完成习作的方式上也可以进行灵活变通,将“合作协商”融入写作的整个过程,如每五个人一组,每个组员都围绕特定的主题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接着列出提纲式思维导图,然后完成初稿,之后复查初稿提意见,并进行组员互评,最终反复修改完成定稿。在合作式习作教学中,教师既是学习材料的组织者与写作的促进者,又是写作过程中的协调者与评价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尽可能多方面地提出自己的习作想法,并能在组员产生较大分歧时,适时提供交流方法,让他们进行更高效的合作。最后,教师不仅要对习作进行评价,还要对组员合作写作的过程进行评价。
逆向思维是对常见且有刻板印象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方向出发,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从正反、好坏、益损等方面去表达事物的特征,并进行作文创新、快速构思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表达“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突破创作瓶颈,避免人云亦云,助力儿童创造性表达能力的提升。
3.关注语言,妙笔生花
在习作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心声,善于开拓思维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用“美”之笔灵动有趣地描绘自然与生活,睿智严谨地流露智慧与哲理,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鲜活贴切、妙笔生花的创作愉悦感与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习作巧妙融入课外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领悟,还有助于其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对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读写结合”的再延伸。例如,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陈俊熙同学读了《夏洛的网》,重新写了小说结尾《当蜘蛛们学会了“写字”》;江宇同学了解到《城南旧事》中疯女秀贞和妞儿的悲剧,于是补写了《秀贞、妞儿回来了》;徐湘同学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后,写下了《江南,我遇到了葵花》等。习作教学应关注阅读吸收中的倾吐,重视阅读吸收后的表达,使学生在发现、对话与内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表达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巧妙而独特地表情达意的,从句段中看出一幅画面,感受一种情感,学会鉴赏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六上《穷人》一文中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独白时共采用了11处省略,直击桑娜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从而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穷人心底的痛;五上《慈母情深》一文中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变换了句子结构,一个极度劳累而又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且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在习作表达中,巧妙地突破固有的、常见的认知思维,可以使人耳目一新。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方法,有计划、分层次地逐项突破、巧妙整合习作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生长潜能,进而促进其习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