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年。”我们在阵阵锣鼓中迎来了虎年,也迎来了第一个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面践行“可持续性”的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大年初四(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此后所有赛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北京冬奥会向世界演绎了精彩、非凡和卓越。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北京冬奥会用最“绿”的冰,支撑了所有冰上项目比赛,实现了赛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体育场馆、媒体中心、训练基地等实地了解筹办备赛情况时“要发挥好冰上项目的世界领先制冰技术集成示范效应,加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的指示要求。北京冬奥会的4个冰上场馆所使用的都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制冰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严格实施低碳管理,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通过碳减排、碳补偿等措施,实现了冬奥会碳中和目标。
全面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会用实际成果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态度与决心,彰显了大国担当,更是我们“践行守诺、坚定推进”强而有力的证明。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北京冬奥会全面实现碳中和,只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缩影,而要想实现这一世界瞩目的目标,需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言必行、行必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坚定信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