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2022-11-21 03:40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欧熠曙
中学政史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教版文明生态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 欧熠曙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伊林·费尔切在1978年提出的,针对工业文明阶段环境质量降低而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生态文明环境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人地关系是最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既包含自然生态文明内容,也包含社会文明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生态教育,地理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生态文明教育这个重点,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根据课标要求,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工业文明弊端频频出现之后,对生态问题进行反思而提出的重要环保理念,也体现了人们渴望文明生态环境的心声。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内容就是环境文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从环境生态文明问题入手,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时,教师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地域为例,使学生认识到环保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转变学生的环境观念。再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人们由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为了眼前利益而进行乱砍滥伐等行为对环境与生态造成的危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有效达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二、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渗透环节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即教师需要对现有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时,教师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对资源短缺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提出问题:造成资源短缺的因素还有哪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分析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选取案例,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直观化的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更深切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知识更直观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将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巩固与内化地理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发现环境问题,切实深化生态文明意识。实践证明,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对于丰富与拓展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我国华北地区,每年冬春季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气染污,对于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学生来说有着深切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此作为教学案例,结合华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分析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特点,理解生态文明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区域,结合本地的环保问题展开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例如,学习了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后,学生了解了我国为了治理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为了深化学生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并且结合本地环境污染情况,找出具体的污染源。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环境保护宣传海报,并进行分发宣传。这样,学生可以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教师要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猜你喜欢
人教版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