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玉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24 课,在2018 年1 月第1 次印刷、2019 年1 月第2次印刷时是《唐诗二首》,自2019 年12 月第3次印刷时改为《唐诗三首》。从《唐诗二首》到《唐诗三首》,其间自有乾坤。我们是否可以从中领悟到教科书编者的意图?
语文教科书是以文本形式构成的教学内容,从“作者文本”到“教学用本”,从有独立价值取向的文本,到跻身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本在其创作价值之外还增加了教学价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选入教材的文本,不仅要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要领悟编者的编排意图。编者意图指的是教材编纂者的编排初衷,即为什么要选择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册这个单元、为什么要以这种组元方式呈现以及想让学生从中学到什么等。只有明白作者和编者意图,才能借助作品魅力,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下面,我们就八年级(下)第六单元24 课的变化,来探究编者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24 课,《唐诗二首》改为《唐诗三首》,教材上的“单元导读”、教参“单元说明”中的“单元目标”都没变化,课文中的“预习”仅把“二首”改为“三首”,教参“单元说明”中的“编写意图”基本只增加了一句话——“《石壕吏》通过安史之乱中石壕村一户人家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因此,增加这首诗并没改变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八下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从这些名篇佳作中,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而且是唐代诗人中现今留下诗作最多的两位。如果仅从“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等教学重点来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这两首古体诗就完全可以达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那增加《石壕吏》一诗,还有没有更深的编者意图呢?
纵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选入了杜甫的四首诗歌:七年级(下)第五单元20 课《古代诗歌五道》中有杜甫的《望岳》、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5 课《诗词五首》中有杜甫的《春望》、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 课《唐诗三首》中有杜甫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这四首诗,我们可以追寻到诗人杜甫生命的轨迹和创作脉络。杜甫青年时期,正是唐朝高度繁荣的开元时代。二十岁后,“奉儒守官”的杜甫先后到吴、越、齐、赵一带求学漫游,其间北上齐鲁,过历下,登泰山。《望岳》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此时诗人24 岁,《望岳》一诗以雄放健拔的风格显示出诗人不凡的才质,让我们从诗中看到一个青春洋溢、壮志凌云的青年杜甫。杜甫活到五十八岁,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但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大都在安史之乱这段时间创作的。《春望》作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安史之乱初期,杜甫在辗转漂泊中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诗人眼中的长安,经过一番杀戮洗劫之后,到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惨象,感时、恨别、忧国、思家,诗人把艺术和政治高度融合在一起,忧国忧民之情在作品中溢于言表。《石壕吏》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更少,战乱不仅给社会带来种种残破衰落,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尖锐。此时诗人47 岁,在被贬后从洛阳回华州的途中目睹征夫怨妇、民不潦生,诗人写下“三吏”“三别”这种揭开大唐伤疤的作品。《石壕吏》道出当时兵役中最不合理、最残酷,也是最悲惨的一幕——“室中更无人……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面对日渐衰微的大唐国运,诗人选择用自己的笔把一个时代写进作品。后人评价“三吏”和“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 年),此时50 岁的诗人,到四川弃官投友,一场暴风雨的袭击,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杜甫的这四首诗,分别代表了他的三个创作时期:年轻时恰逢盛世,读书和壮游时期的诗作充满了浪漫色彩,《望岳》是早期的代表作品;战乱流离时期,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春望》《石壕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避“安史之乱”而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这首诗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从青年的豪情万丈到中年以后的忧国忧民,诗作风格从慷慨激昂到沉郁悲愤,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有关,“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统编语文教材将八年级(下)第六单元24课《唐诗二首》改为《唐诗三首》,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应该可以正确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首先,《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有较强的叙事性,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学习杜甫的这两首诗歌,让我们能更形象地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近八年的战乱让大唐王朝由盛转衰,领会“诗史”的价值;也让我们能认识到杜甫的人品和诗品,堪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领悟“诗圣”的情怀。
另外,统编教材将杜甫的这四首诗作按其创作时间顺序分别排列于七年级(下)、八年级(上)、八年级(下)中,比较阅读这四首古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成长——从青年游学到中年潦倒,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有我之境”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我之境”,从追求实现自己理想的“小我”转变为关心民生疾苦的“大我”,半生凄风苦雨成就唐诗巅峰时期的一座丰碑。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对“诗人杜甫”的专题研究,辑录杜甫的专题诗集。以杜甫的这四首诗歌为引子,了解其生平事迹,通过梳理杜甫创作这些诗歌的时间、地点、情感等元素,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杜甫的人生轨迹及其伟大人格的形成,使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杜甫,追寻先贤的精神轨迹,领悟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丰厚。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提升学生归纳、提炼、思辨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材是作者与编者共同心血的结晶,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用科学的眼光去解读教材、发现文本的特质、凸显教材的教学价值,从而引领学生充分与作者、与编者对话,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