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宁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200)
在工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发展最为迅速,计算机技术自问世至今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延伸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又是数字化技术的一种特殊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很好地推动了广播电视项目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为广播电视项目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要促使数字音频技术的作用及价值在广播电视项目中全面发挥,就必须要了解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优势和正确的应用方法,因此对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播电视项目展开研究尤为必要。
数字音频技术是利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实现对音频制作与剪辑的一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也就是通过数据排列顺序对声音的强弱进行表示,并对声音模拟进行取样、编码和量化。 一般音频技术、音频格式与编码之间都是相互对应的。 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音频可以在信号转换同时对信号的衰减程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保障节目的录制及播放质量[1]。 目前,我国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进行数字化信号处理时,需要借助相应的模拟设备,在完成声音采集后才能够转化为离散格式。
以构建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方式实现对数字音频资料的储存和统一管理,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类型的音频资料进行标记与分类,还能促使数字音频的储存变得更加便捷。 数字音频技术不仅具备大量储存的特点和优势,还可以将所有音频资源进行共享,在使用数字音频技术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信息[2]。 既实现了对音频信息的有序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播电视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更是广播电视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促使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项目中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 数字音频技术在经过D/A 或A/D 转换处理后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模拟音质,并且在编辑、合成、储存以及传输等方面都有着极大优势。 目前,大部分的音频设备都具有数字接口,可以将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音频[3]。 数字音频共有64 轨,可以为音乐类或语言类节目的录制提供重要保障,还可以通过并轨、搬轨以及补录等方式充分满足用户对轨道的扩充需求。 此外,数字编辑也可以提供较为优质的音频。
音频剪辑是广播电视项目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将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于这一环节中,不仅能促使音频的剪辑精准度大幅度提升,还能利用数字化音频技术将所需要剪辑的声音转变为波形图,这种波形图经过剪辑后可以更加清晰地播放音频,既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还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多轨录音是基于不同轨道上的人声、乐器声等进行区分采集,并将其录入系统,便利后期节目制作,同时多轨录音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声音采集人员的补录、并轨以及搬轨等。 即使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声音采集或者收录出现问题,也不需要重新再录,只要在后期制作时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处理即可;在处理期间想要临时增加声音,也不需要重新录制,只要增加轨道并将声音进行融合处理即可[4]。 由此可知,多轨录音在广播电视项目中有着极大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够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
近几年,数字音频技术渐趋成熟,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值得称赞。 数字调音台作为信号设备在扩音技术与录音播放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有着多线输入的特点,可以将每条线中的声音信号单独处理,因此数字调音台在很多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将声音变得更加动听,还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干扰,控制音量大小,成为现阶段声音处理的必备设备。 而在数字调音台中使用最多的技术就是数字音频技术,利用数字音频技术对声音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使得音频信号得到显著提高。 对于广播电视项目方面来说,数字音频技术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既能够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还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增加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5]。一方面,数字音频技术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声干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音频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和听众的需求,节目的收视率和收听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数字音频技术可以使数字调音台的音频切换变得更加便捷,当两者有效结合后,不仅能够解决音频信号处理难的问题,还能够将声音处理变得更加高效、简单。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传统的广播电视与时俱进。 以数字音频嵌入技术为例,该技术能够积极准确地融入音频文件的处理中,并在该技术的运用和支持下,显著地提升了制作效率,加快了传输速度[6]。 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项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后期阶段的音频处理,一般是借助数字分量串行接口的传输形式来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定位,但是数字音频在传输期间质量非常容易受到接口或者传输方式的影响,所以需要对音频的信号处理过程进行加强并严格把控。(2)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数字音频传输检测环节,该技术的应用能促使数字嵌入技术更快地进行更新与改革。目前,数字嵌入技术仍需进一步的改进与创新,一方面要对行业标准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要做好数字音频在共性及个性方面的区分和节目制作与储存[7]。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须对音频嵌入技术的传输和检测工作高度重视,随时关注和掌握音频嵌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对音频的处理质量作出保障。 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极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相关部门要加强和完善音频检测系统及自动报警检测系统的功能,根据科学理念完成全面布局[8]。 (3)广播电视传输与切换环节。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在节目正式播出前,对节目制作的所有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视频信息转换期间,会伴有模拟信号变动的情况发生,此时的数字音频是依靠并行及串行两种方式进行的,因此在音频信号传输期间有可能出现消音的情况,但会剩余一定的音频空间来完成数字音频的有效传输,确保数字音频嵌入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普通电视节目中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很多精彩的、有意义的、耐人寻味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后无法再次观看,同时因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涉及领域等较为狭窄,所以播出时间相对固定,并不能像现在这样在任何时间都能看到想要的节目,只能观看当时时间段所播放的内容,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数字音频技术在云端广播电视技术中的应用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所有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都能够在云端储存,对于已播放过的节目可以随时随地选择重复播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不感兴趣的广播电视节目可以直接选择不看[9]。 观众还可以借助网络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节目,随时都能够随意播放或者暂停。 可以说数字音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广播电视项目的有序发展。
数字音频传输技术兼具传统传输技术优势的同时具备了更好的音质,既有效避免了复杂的布线格局,也实现了节约成本的目标。 另外,借助无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可以在现有网络中随插随用,不需要任何的特殊设置,只要将IP 连接到同一局域网内,与之相关的信息就会在该局域网内发布,使得音频的传输更具灵活性[10]。 数字音频编码技术在广播电视项目中的应用也非常多,既支持环绕声、立体声和多声道,也支持数字音频编解码,即使复杂度较低的解码也能够实现较好的压缩效果。
音频对比技术主要是利用时域特点和频率特征之间的对比分析来寻找双方的相似之处,并利用多路采集卡对待处理音频进行采集,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处理滤波补偿和增益补偿[11]。 当完成音频序列采集后要进行音频信号模数转换,将数字信号进行压缩,提取其中存在的信号属性及参数,将所提取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音频对比技术会通过预处理将干扰因素进行消除,完成音频电平差平衡,更好地控制传输参数,在提升音频处理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音频数据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总而言之,将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项目中可以有效地推动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地挖掘数字音频技术所蕴含的内在潜力,在无形中加快广播电视领域的现代化建设脚步。 这既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带来极大便利,更是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稳健有序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