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20 04:09姜春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案例法治道德

姜春萍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思政课,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法治素养的培育是提高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育主题。《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内容贯穿各学段,全程不断线。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法治教育的一体化布局,为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寻找现实路径,处理好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探讨提高法治教育实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公民。

一、基于一体化的视角,把握法治教育阶段目标

教师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法治教育在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一体化设计,进而明晰各学段法治教育的内在逻辑、阶段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法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较好地完成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只有在明确总体布局、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教学的着力点,促进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养成知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等明确要求。这一总体目标高度概括了法治教育的培养方向,从认知、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法治教育分阶段目标的制定起到了方向性、指引性的作用。

各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各有侧重。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侧重普及基础性法律常识、培养法治意识和养成法治行为习惯。具体来看,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感知身边的、生活中的法律事件、法律现象,初步形成国家观念、规则意识、守法行为;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从而强化法治意识;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基本制度、国家重要机构的了解,从而强化国家认同;进一步深化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教育,从而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高中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高等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主要是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从四个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来看,其是在教育总目标这一方向性、全局性、总领性目标引领之下的具体化、阶段性目标。小学阶段是“初步”“感知”;初中阶段是“深化”“强化”;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全面了解”“牢固树立”“初步具备”;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是“基本掌握”“基本具备”“坚定信念”。

因此,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目标在教育总目标统筹安排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中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旨在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也就是重视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法律教育,而不是只为传授专业的法律知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分布广泛,出现在各年级、各领域中,根据法治教育的呈现方式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法律教育”,主要出现在低年级教材中。在学生不能理解法律时,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规则、道理,对其进行规则教育、基本文明素养教育、基础性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后续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融合法治教育”。学生进入中高年级,教材中开始链接相关法律条文,采用嵌入式的方式渗透法治教育。教材是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建构的,大多数情况下,法治教育只能以分散的形式进行,融合于其他教育活动之中。

第三阶段“直接法治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是法治专册,集中进行法治教育。整本教材的内容紧扣宪法,紧扣法治教育大纲,以宪法教育为主线,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的编排,既有显性体现,也有隐性渗透。法治教育从隐性渗透逐渐过渡到显性呈现,且相关内容在低中高段都有所涉及,力求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实现“道德”与“法治”的融合

中小学德育课程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之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道德与法律都是规范行为的手段,二者既有联系,又相辅相成。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核心道德价值的强制保护。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如果说道德是唤醒人们心中的那份良善,法律就是震慑人们心中的恶念,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在儿童的世界里,无法明显地区分法律和道德,在整体的生活世界中,道德与法律互补性地发挥教育功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很多教学内容同时属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范畴。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道德之中孕育的法治内涵,也要让学生体会法治中承载的道德理念,帮助学生走出困惑,走向法治的生活。

教学中,对于可以融合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找准融合的切入点,并有所侧重。既要考虑道德教育的教学落脚点,让学生的认知和行为遵循道德的要求,又要把握好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看到法治教育的底线要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这一课,教材由道德教育转向法治教育。教师可首先从感受生活中的广告入手,让学生认识广告的特点和功能,体会如何在广告中获取有效信息。在“广告都可信吗”这一环节辨析广告的真实性,分析虚假广告的危害,接着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广告的相关规定,学生在思考中明白,虚假广告既违反道德又违反法律,从而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再如,五年级上册“毒品更危险”这一课,教师可首先在活动园中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吸毒是违法的行为,然后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危害,接着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诱惑的原因,从情感上强化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道德分善恶、辨美丑,法律定规则、划界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对于那些没有必要融合的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叠加。例如“我们的好朋友”“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这些属于道德领域的教学内容,如果把道德要求转变为法律要求,反而不利于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

三、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提高法治教育现实意义

德育课程将学习关注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生活上,确定了“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解决法律困惑,培养法治意识,形成法治能力。

将“回归生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建构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法律在保障自己健康、有序生活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自觉尊法守法的意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由“生活”走向“法治”,在认知冲突中生疑启思

在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课中,教材呈现了“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去看病”这样常见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旅游合同、文物保护、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监护人义务等,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教材进一步结合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学习、生活场景,从权利和义务两个角度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这样的编写方式提示我们,法治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生活中提取“法”的素材,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的回溯中,以“法”的视角重识生活,在“生活经验”和“法治现象”两者的认知冲突中引发问题与思考,进而实现从“生活”到“法治”的认知转向。

如果法治教育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内容和自己毫不相关,那么法治意识就难以形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可以在道德教育领域提高教学效果,同样也可以提升法治教育的教学实效。

(二)由“法治”回到“生活”,在价值引领中迁移导行

培育知法、守法、尊法的现代公民是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回归学生生活的法治教育要“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当学生已经建立法治认知,明确法治行为要求之后,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以法治价值照耀学生的精神成长。例如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在“生活与法律”“法律作用大”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感受法律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作用,初步体会法律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而理解法律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而形成尊法守法的意识。学生的法治学习从真实生活世界出发,经过法理学习,又回到真实生活世界,构成不断走向复杂、真实的情境学习,促进儿童法治认知的重构、法治思维的发展、法治意识的滋养、法治情感的培育和法治行为的养成。

四、恰当使用案例教学,提高法治教育课堂实效

法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法治教育变成法律知识的学习,就违背了法律的实践性。学生背诵与生活、事实无关的法律概念和条文,得到的只是抽象的、僵化的法律信息,不能深刻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无法形成法治意识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法治教育的特点、法治教育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案例教学方式,这也是当前法治教育一体化视角下,各学段倡导的教学方式。案例本身就是生活化的教育素材,形象、具体,具有震撼心灵的作用,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学习情境。课堂上让学生直接面对法律事实,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法律知识,再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将法律教育与其他教育结合起来。因此,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选取各种典型的案例,借此讲述各种人生故事,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养料,还有法律背后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和文化价值。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部分教学主题中已经存在“案例”,借助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探索案例教学方法,也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探索“案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情选取案例

课堂上选取什么样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是探索案例教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象是儿童,要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出案例在教学中的正向作用。例如,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一课,教师想通过上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引出学习活动,如果选择过于惨烈的车祸案例,虽然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是血腥的场景会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灵产生伤害。因此,在使用案例时,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交通事故情节,截取合适的部分,让学生看懂即可。

(二)用“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本身具有生活叙事的特点,因此案例中隐含着问题。案例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案例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运用追问和反问,在案例剖析中引导学生走向深度思考,加深理解与感受。例如三年级上册“‘119’的警示”这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呈现一个真实的火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起火灾发生在哪?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起火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发生?你知道哪些逃生方法?如何拨打火警电话?这一系列问题解决之后就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安全意识,学习火灾逃生时的自救方法。

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精心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打牢思想基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要发挥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在铸魂育人中关键课程的作用,基于一体化视角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发展法治思维,涵养法治精神,为使学生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法公民,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猜你喜欢
案例法治道德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样板案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