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联
2022年8月,罕见的极端高温席卷重庆,连续多日气温超过40摄氏度,重庆多地突发山火。在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扑救山火的相关话题不仅连续占据多个网络平台的热搜榜,而且围绕平民英雄、城市精神形成了全民共振的正能量舆论场。本次重庆山火扑救作为灾难报道中成功传播正向价值观的典型案例,短视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的大量转发、点赞和评论,大多是由短视频所触发的。那么,为什么短视频会产生如此强烈的传播效应?
时间回溯到8月中旬,重庆涪陵区突发山火,接下来南川、江津、大足、铜梁、开州、巴南、北碚等区也相继发生山火,其中的巴南山火和北碚山火由于火情危急且发生在主城区因而更受关注。尽管消防和专业救援队紧急出动,但大火仍昼夜燃烧,在重庆主城部分核心区地势较高处甚至可以看到明火和浓烟。微信群里流传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触目惊心,烈焰裹挟着滚滚浓烟的画面撕扯着市民的心理防线。
这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会有一种磅礴的力量横扫焦虑,将整个城市变为一座热血之城。这不是小说,不是剧本,而是真实的重庆,唯有新闻可以记录和证明这一切。
让我们追踪短视频中的镜头,去看看一座城市的血性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
热血镜头之一:党员和退伍军人高喊 “我去!”
8 月21 日晚,巴南,一名基层干部拿着喇叭喊“招志愿者”,无数双手立刻举起,无数个声音都在喊:“我去!”在所有的声音中,这些声音更值得被记住—“我是党员!”“我当过兵!”“我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
此情此景通过短视频在许多微信群中转发,直让网友感叹:“太血性了!”“这一刻让人直接泪崩!”
这还只是招募现场,而火灾的最前线更让人动容。当然,对于新闻记录者来说,永远不能缺位一线的现场。
热血镜头之二:摩托大军
相较于巴南的山火而言,北碚山火的形势更为严峻。重庆消防、武警官兵快速出击,他们与后来紧急驰援的云南、甘肃、四川等地森林消防总队队员并肩战斗,冲锋在火场的最前线,而另一个自发组织的志愿者群体很快也热血出场。
火灾现场,烟尘滚滚。上百辆摩托在崎岖的山道上疾驶奔突。这支服色各异的摩托大军却有着几乎统一的装备:骑士们每人都身负一只竹背篓,背篓里是灭火器、油锯和其他救援物资。在高温天气和山火的双重炙烤下,摩托大军奋勇向前的壮观场面让网友们联想起淮海战役中推着独轮车支前的民工大军。
重庆日报新媒体、上游新闻等本地媒体很快捕捉到了这一个性化十足的群体,由于摩托车在山城重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作为火线志愿者的摩托大军很快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热血镜头三:摩托车手
从群体化的摩托大军到个体化的摩托车手,现场短视频的聚焦点由远景向近景不断推进。在网上流传的一则短视频中,出现了三个摩托车手的近景画面:一个穿着鲜艳骑行服的年轻车手奋力冲坡;一个胖小伙用矿泉水浇头降温,尔后又趴在车上短暂小憩;一个摩托小哥在爬坡时由于身形单薄无法控制车身,踉跄后退,终于力不能支而摔倒。后来,该组视频中的这些片段被剪辑出来,多次出现在其他视频中。而那个胖小伙的名字后来更是家喻户晓—他被亲切地称为“龙麻子”(本名龙杰)。
这些来自第一现场的视频滚烫而真实,它们先是在摩托车车友群中传播,又很快占领公众舆论的社区,机构媒体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挖掘。
这些彼此陌生却因为灾难而自发集结的志愿者,通过短视频呈现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奋勇向前的身影和力竭摔倒的镜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以上三组短视频镜头可以分别映射扑救山火报道中正向价值传播链的三个阶段,从传播强度和引发情感共振的效果来说,它们是不断递进的。公众的视觉焦点由远及近,由志愿者群体逐渐转向以龙杰为代表的摩托车手个体,这一变化也让公众的情感投射更为具象化,公众的心理感应也因此更为强烈。但无论是摩托大军,或是摩托车手个人,他们之所以能在公众舆论场上圈粉无数,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公众的既有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反差效应。
首先是年龄反差。一些出现在短视频中的摩托车手,都有一张年轻甚至稚嫩的脸,另一些车手虽然只留下了疾驶而过的背影,但他们色彩鲜艳乃至张扬的服饰很容易暴露其年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短视频都以《孤勇者》作为背景音乐,通常来说,这首歌是“00后”们的最爱。昨天,他们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他们已跨上铁骑奔赴火场。
其次是人设反差。一直以来,深夜从城市街头呼啸而过的越野摩托,让它们年轻的主人背负了众多的非议和指责。而这一次,同样是这些越野摩托,却成了正能量热血大片中的主角。人设反差同样也存在于骑手之外的其他志愿者身上,对于他们来说,平常的人设或许是安逸的,是爱老婆怕老婆的“耳朵”,但灾难来临之时,他们放弃岁月静好,瞬间化身为逆火而行的平民英雄。
第三是背景反差。以外卖骑手龙杰为例,他有着母亲离家、父亲早逝的坎坷身世,这次参加救援,连油钱都是借的。另一个摩托小哥文冲,用长袖掩饰残疾的左臂,仅靠健全的右手驾驶一辆改装过的摩托车(把操控装置都改装在右边)参与救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无论经济条件还是身体条件,可能都不是最适合参加救援的,但在灾情面前,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反差效应还体现在记者对于现场“小镜头”的捕捉。小与大本是一对矛盾,但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小镜头展现大场面却能收到奇效。这是传播心理学上一种奇妙的辩证关系。在众多的短视频中,那些最具感染力的也许并不是直击火场的壮观场面,反而是另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镜头。比如,龙杰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他往头上浇水的镜头。重庆日报新媒体发布的短视频《我就休息这一下,马上就好了》短短两天左右就在抖音上收获超过800万的浏览量,在视频号收获超过500万浏览量。同样的传播效应也发生在消防员身上,一名消防员累到吃着面包睡着的图片让网友瞬间破防。在短视频中运用这些不一样的视角,通过为受众构造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收到由微见著的传播效果,在正向价值的舆论传播场中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振。
在山火报道的初期,许多短视频都是以碎片化方式进行传播,事实上,除了忙中偷闲的简单对话之外,救援人员基本上无暇接受记者的深入采访,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的行进式报道中,比较难以产生深度专访类稿件,而短视频则有巨大的用武之地。
短视频的确也在整个报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客观地来说,如果所有的新闻和记录仅仅停留于此,那么这一公众事件还难以达到震慑人心的级别,直到8月26日“人”字形防火长城的视频发布。
视频是前一天晚上用无人机航拍的,画面左侧是山火肆虐的滚滚烈焰,右侧是夜空下绵延不绝的淡蓝色“星光长城”。这不是创意的呈现,不是诗意的奔涌,而是隔离带上蓝色头灯与红色火焰的对峙,是人链长城与火魔的最后决战!红色和蓝色的两道光亮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个充满力量的“人”字。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将镜头之外的微言大义完美呈现。
这则由上游新闻周瑄拍摄的视频迅速刷屏,成为全网爆款,人民日报客户端及公众号、新华社公众号、央视《新闻联播》等相继转发或引用了周瑄的作品。
这一视频记录的是扑灭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的决战之夜。人字“长城”作为决战之夜的一组热血镜头,与前文分析的其他三组热血镜头相比,其站位和视角更高,它全景式展现了“山火无情,英雄有你”的铮铮气节,成为对城市精神乃至国民精神的完美写照。
□ 《战歌》特刊6-7版:上游新闻客户端用户可用手机对重庆晨报《战歌》特刊一键调阅,形成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呼应
对于视频记录者而言,灾难事件与其他新闻事件有所不同,在常规新闻事件中,可供拍摄的动态画面实际上是有限的,而灾难事件中可拍摄的动态画面则是海量的,所以,即使是网友所拍摄的碎片化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转发,也能爆发出相当大的传播量。
于是,摆在拍摄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该如何取舍?对此,记者们给了出色的回答。他们没有将火光冲天的宏大场面拍摄为“灾难大片”,而是将镜头对准向着火线勇敢奔赴的人们。一言以蔽之,在他们的镜头下,火灾现场只是起到了背景板的作用,真正的主角则是那些在灾难中冲锋陷阵的勇士。
对背景与前景的恰当处理,使得这一公众事件中的情绪传导回到正能量轨道上来。与热榜事件通常可能引发评论区激辩、互撕不同,本次山火作为一次灾害事件,在评论区却鲜见杂音,一边倒都是对于勇士们的称赞,而评论区地域IP的显示更强化了全国网友的激情参与感,且营造出“你我同在、万众一心”的跨时空虚拟交互体验。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自巴南志愿者集结,到摩托骑士火线冲锋,到龙杰等特色人物的脱颖而出,最后再到“人”字长城的震撼面世,整个过程在时间线上首尾相连,在传播链条上相互承接,环环相扣,每一环都不可或缺。
从视觉呈现的角度来说,从早期的党员和退役军人、摩托大军群像,到龙杰等特色人物,最后再到“人”字长城群像,公众舆论场的视觉焦点经历了一个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切换过程,这并不是简单的轮回,而是错落有致地构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正能量传播链条。
通过新闻传播正向价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时、度、效三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在本次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记者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短视频,让这场波澜壮阔的灭火战斗中的感人瞬间铭刻人心,不仅做到了把握时机、顺应大势,而且在展现传播力度的同时也体现了精准的分寸感,实现了时、度、效的有机统一。
本次突发事件的报道给媒体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既有战术层面的思考,更有战略层面的思考。
在现代传播手段下,对于短视频价值的认知可能需要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短视频自带微叙事功能,能满足受众在突发事件中对信息的需求,也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唤起受众的代入感和情绪共振。如果说文字稿件存在人为拔高的可能性,那么这些现场实录的短视频则因其原汁原味的呈现而更能直击人心。这一点也决定了它们在传播正向价值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实际上,这一次围绕扑救山火拍摄的大量短视频无对白、无旁白(以背景音乐中的歌词代替了旁白),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无字幕或只有极为简单的字幕,但当一组组原生态的现场镜头在激昂的乐声中扑面而来时,却让人无法不与之产生共鸣。
短视频在突发事件中传递正向价值所担负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媒体深耕这一领域,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构建一套以短视频为核心的快速反应和生产机制,显得十分迫切。
对于媒体的采访指挥系统来说,高屋建瓴的全局视野和独具匠心的可视化产品思维,将成为新闻竞争中的胜负手。以往以图文稿件为中心、集成短视频的生产模式,有可能要彻底颠覆,代之以图文稿件(消息、通讯、言论)围绕短视频进行全方位立体输出的生产模式。
这也意味着采编资源的重新配置。从生产端来说,媒体需要将现场采集的素材信息,按照不同的产品形态(如短视频、H5、海报、图文稿等)进行素材切分、加工和装配;从分发输出端来说,媒体要科学调度其旗下的各种平台资源,实现跨媒体多渠道资源的分发,从而形成不同渠道间的相互引流。这一点,在同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游新闻、华龙网和重庆晨报,就得到很好的体现。以重庆晨报为例,山火发生以来,重庆晨报的相关新媒体多次刊发短视频及图文稿件,重庆晨报纸媒也相继推出图文重点报道,这些稿件都来自同一集团旗下的不同媒体,真正实现采编资源互通。8月26日,《重庆晨报》重磅推出7个整版的特刊《战歌》,其中扑救山火的报道占据了两个整版,而上游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亦可通过手机对这些版面一键调阅,形成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呼应。在新媒体产品之间,也形成彼此的交互。比如,为提升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大量推出图文并茂的记者手记,以记者对采访现场的亲历回顾,夹叙夹议地展现一线火场的实况,从而形成不同产品之间的内部聚合效应,收到很好的反响。
当然,在上述生产模式之下,打造一个有分量的核心视频至关重要。它要具备强大的视觉输出功能,要形成与受众在情感上的同频共振,还要能吸纳大量的外部评论输入,从而实现输出与输入的双向互动。另外,以这一核心视频为龙头,其他视频产品与之形成众星拱月的呼应关系,实现价值传播的增益。
面对一些互联网平台借算法推荐争夺用户的有力手段,许多媒体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焦虑之中。
复盘整个灭火报道,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技术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算法推荐的强大在于,当你点开一条扑救山火的短视频,无需再费力搜索,就能以逸待劳获得同类短视频的连环推荐。毫无疑问,算法推荐助推了滚雪球式的连环点击,形成信息传播的乘数效应,也为关心某类新闻的受众构建了强大的阅读磁场。
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这其实也提供了某种启示。同一价值观的观点输出往往具有扎堆效应,它们相互激发,形成正反馈,最后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舆论场。所以,只要善于借力,就可做到四两拨千斤。
暂不具备算法推荐技术的新闻客户端,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并非就只能抱残守缺。比如,可以通过新闻专题的搭建,在二级页面中设置分类明晰的栏目,不仅便于索引,而且能形成同类稿件的聚合效应。此外,在编排稿件时,“时间线”功能也可以衍生出多种用法,而并非只是简单呈现事件的时间节点。用好“时间线”功能,可以形象直观地按照某种逻辑对稿件进行分类列表,同样能为受众的连环点击提供方便。
许多新闻客户端的后台编辑管理系统都提供关键词功能,具有相同关键词(如“重庆山火”)的稿件,可以作为“相关新闻”呈现在稿件末尾列表中。对于编辑来说,通过对关键词(尤其是带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复合关键词)的精准提炼,就能打造若干条相互关联的新闻链,点击某条稿件或短视频之后,可以随之连环点击其后的“相关新闻”,从而为受众的阅读扩容,为其提供更为宽广的新闻拓展,提升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