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试论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22-11-19 04:45王新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棱锥学困生知识点

◎王新真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0)

引 言

学困生的转化迫在眉睫.因为新课改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提高,要为国家传输优质人才.只有转化学困生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不过,转化学困生并不是盲目的,教师要以课堂现状出发,找出症结所在,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进行分析.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1)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

在步入高中后,学生发现很多副科变成了主科,自己需要记忆的知识成倍增长,所以他们会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变重了.再加上一些教师、家长过于重视成绩,只要学生没考好就会被“批斗”,所以学生会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同时,高中数学的课时较为紧凑,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并不多,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课后自觉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初踏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经历过一次大考试,有些学生以为自己解放了,所以对学习持松懈态度.而高一的基础若是没有打好,对于后面难度越来越大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吃力.

(2)教材的难度变大

教育部门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将教材难度提高.比如升上高中的学生多为各个初中学校的翘楚,为了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部门会将课程难度增加,如教材中呈现了反证法、解三角形等知识,而且蕴含的知识量很多,这也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一些压力.此外,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法,一步步带领学生做题,所以一些学生在课上觉得自己掌握了知识,但是做练习题的时候发现自己适应不了,甚至经常会选错数学解题方法.

(3)某些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不乏出现某些教师专业素养不达标的情况,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只顾着教授优等生知识,并不会十分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一些学困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因此其数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二)主观因素

(1)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太高

上了高中后,学生会发现学习方面有巨大变化:以前教师会追着给自己讲题,生怕自己考不好,但是高中教师恐怕没有太多精力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前问.也就是说,高中数学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是有很大的要求的.学生在课后需要将当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还要预习下节内容.此外,课后的自主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学生要勤于思考,否则成绩会立马下降.而对于初中时排名时常居于前列的学生而言,这是沉重的打击,甚至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2)学生认知结构有缺陷

认知结构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学生构建起完善的认知结构,就可以在遇到相应的题目的时候采用适合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比如在看到题目“周长为定值的扇形中,半径为多少的时候扇形面积最大?”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这道题目讲的是什么,甚至找不出相关的知识点.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缺陷.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基础

很多学生并不是说生来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而是在某个阶段的学习中没有跟上教师的步伐、节奏,导致他们对相关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而数学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会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学困生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想要转化学困生,就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集合”的相关知识时,如果教师直接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某些数学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就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做到有效落实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设计一些问题,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这样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国庆节要到了,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郊游,一个班级总共有60个人,按照10人为一组的形式分组,然后给学生发编号.在国庆节的前一天,教师通知了所有学生去郊游,请问:这时教师通知的是所有人,还是某个小组的人呢?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关,所以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快速地回答:“所有人.”这时,教师将集合的概念引入,并告诉学生集合说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引入相关定义、概念,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并巩固所学知识,从而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

(二)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并不仅指知识的教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情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需要知道,如果直接讲解知识,学生极有可能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甚至会觉得数学知识太难了,自己跟不上,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而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这里有一些字帖,是大家的假期作业.不过,字帖的分发方式与以往不同,是这样的:第一名只需要完成1本字帖,第二名2本,第三名3本……若全班有50人,教师需要准备多少本字帖呢?看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会觉得教师在为难自己,并且一个一个地相加.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出了正确答案“1275”.此时,教师可以询问说出答案的这个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由于这个学生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会这么回答:“把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加起来可以得出51,第二个数字和倒数第二个数字加起来可以得出51,50个学生一共分成25组,所以利用25×51就可以得出来了.”之后,教师可以将问题的难度加大并顺势引入等差数列.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简单的算式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数列求和的方法.由此可见,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转化学困生,教师必须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一来,学困生会被成绩好的学生所带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掀起学习的浪潮.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将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竞争氛围,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感染,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急着对知识进行讲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二次函数的概念、表达式、图像进行观察、思考,试阐述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图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通过翻看教材,你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还不错的学生可能已经有了答案,学困生可能只是找到了最简单的问题的答案,并且脑袋里冒出很多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隔阂较小,而且处于平等地位,所以学困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通过引导让学困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另外,学生之间如果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会进行激烈的辩论,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既可以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困生,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教师再适当邀请学困生回答问题,并且给予学困生鼓励,如此一来,学困生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愿意学习数学,从而不断地进步.由此可见,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补充自己的不足,可以让学困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形成合作的意识,从而培养学困生的合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学习、成长.

(四)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帮助学困生掌握基础的方法,使其更好地对知识内容展开深层次的学习.从现有的教学情况来看,每一个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并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困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法则,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状态,给予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体验.

(五)开展合作小组教学模式

学困生最大的困难之处就是他们没有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不知道通过哪种形式来学习.有的学生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缺少父母的陪伴,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更没有办法对知识内容展开深层次的学习.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小组的模式,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在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中一起对更多的数学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增强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

例如,在讲解“棱锥”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棱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些基础的概念?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教师在班级里组建合作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对相关的问题展开深度探究.通过对课本知识的预习,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

(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锥.

(2) 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作正棱锥.正棱锥的结构特征:①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②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③正棱锥中的六个元素,即侧棱(SB)、高(SO)、斜高(SH)、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OB)、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OH)、底面边长的一半(BH);四个直角三角形,即△SOB,△SOH,△SBH,△OBH(如图1所示).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相关的知识内容展现出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展开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现有的教学情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合作小组的模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使学困生不再感到自卑,而是能够参与到学习当中,跟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图1

结 语

学困生的转化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是教育面向全体师生的有效方法.不过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得出完善的解决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用正确、合理的对策进行转化,一步一个脚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在教师细心的指导下,学生自然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并树立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在不断的探究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解决考试中的难题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只有不断地帮助学困生成长和进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为学困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棱锥学困生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盘点以棱锥为背景的空间几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