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冲动型男孩

2022-11-19 15:46□张
新班主任 2022年9期
关键词:情绪教室老师

□张 健

“张老师,你快去看看吧,小帛和小正打起来了……”课间,班长急匆匆地跑来找我。

教室里,几张桌子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小帛正掐着小正的脖子,小正满脸通红,眼泪汪汪的。几个班委在旁边拉架,小帛依然不放手。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大声喝道:“小帛,松手!有事说事,不许动手。”

小帛没有松手,红着眼睛说:“他先惹我的,我要弄死他!”

我上前一步,拍着两人的肩膀,说:“都冷静点,有问题张老师和你们一起解决。”

小帛这才不甘心地松开手,瞪着小正,好像要把小正吃掉一样。

原来,课间,小正经过小帛的课桌旁,不小心把他的书碰掉了。小正还没来得及道歉,就遭到小帛的一顿打。

说起小帛,真是令人头疼。还没接班,我就听说了小帛的大名。一年级时,他领着班里的几个男生把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萝卜拔了,扔到学校围墙外面停放的车上。二年级打了老师一巴掌。四年级时,跟老师怄气,故意拿拖厕所的拖把拖教室……

不难看出,小帛属于冲动型人格的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共情,接纳学生的错误行为

放学后,小帛的妈妈来教室接他,一进教室,她就指责小帛:“你能不能改改你的臭脾气?别和你爸学!”小帛马上反击:“我怎么了?别人惹我,就不行!”

我赶紧说:“大家坐下来好好说话。”

我让小帛先说了今天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要求小帛妈妈在小帛说的时候不插嘴。

小帛梗着脖子说:“小正故意碰掉我的书,这是一种挑衅,不能饶了他。”

“你觉得他是故意的,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是这样吗?”我进一步问。

“是的。我也没想着怎么样他,但是,我一发火就控制不住自己。”

“除了暴跳如雷,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我追问。

小帛搓着手,想了一会儿说:“可以让他给我捡起来。但是,把他打一顿,他就能记住了。”

“你觉得打最能解决问题?”我反问。

“是的,在家里,爸爸就这样打我。”

“爸爸打你,你是什么感受呢?”

“我很生气,有时候也想打他。”小帛低下头。

“你好好想一想,用暴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我让孩子去隔壁教室自我反思,和小帛妈妈继续聊。

小帛妈妈皱着眉头抱怨:“我也知道,这个孩子要好好管。我请了一个保姆,但他整天和保姆吵架,人家都不愿意来了。”

通过交流得知,自从小帛有了妹妹之后,父母因为没时间照看孩子,经常吵架。小帛在家里听到的都是父母互相指责的话。父母对小帛的关注减少了,小帛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父母没有指导,只有责骂,很多时候,父亲还会动手。

从原生家庭找答案

作为小学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原生家庭给他们的人格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因为父亲的暴力、母亲的消极,小帛变得易怒、情绪化、行为偏激。

通过绘画、沙盘等心理游戏,我开始走进小帛的内心。他在“人、树、房子”的绘画和摆沙盘的过程中,表现出渴望别人关注、内心自卑却极度敏感的特质。

每次绘画和沙盘游戏后,我都会邀请小帛的父母利用下班或周末时间去看看孩子的作品,一起交流。毕竟,小帛身上出现的问题正是父母行为的投射。父母不尝试改变,孩子回到家里又会“重复昨天的故事”。

刚开始,小帛爸爸很抵触,他觉得老师在故弄玄虚。在妈妈的坚持下,小帛爸爸才走进心理咨询室,当他看到孩子的画,并听到我的解读之后,这个一米八的大汉动情地说:“没想到,我给他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我从小就是被打大的,哪里想到这么多呢?”

我引导小帛和父母一起制订“做情绪的主人”计划,每天减少发火次数,别人惹怒自己时,先静下来,做三个深呼吸。

小帛发脾气的次数在逐渐减少。

寻找契机,建立自信

一天,五年级举行篮球比赛。小帛是主力,只见他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我心里感叹,家校联手,孩子的转变真是太惊人了。

“啊,我的腿!”小帛突然大哭着躺在赛场中间。我赶紧跑过去,原来,他的膝盖之前就磕破了,本来已经结痂了,刚才对方球员不小心撞到他,结的痂裂开了。

“小帛,你休息一会儿,让别人替你吧。”我关切地说。

“不!我要上。”小帛摇着头。他站起来,指着对方球员叫:“你们是怎么打球的啊?”

我一看,这怎么又开始无端指责了。

我转念一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何尝不是小帛自我突破的好时机呢?

我对小帛说:“小帛,这正是考验你控制情绪的时候。你选择上场,老师为你加油!选择下场,我们也为你点赞,但不能乱发脾气。”

小帛选择坚持比赛,看着他拖着流血的腿跑来跑去,我真觉得小帛是个硬汉子。

经过一番拼搏,我们班终于逆袭,夺得了冠军。小帛和其他队员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心里一阵激动,不是因为我们班夺得了冠军,而是因为小帛终于战胜了自己。

小帛回到教室,同学们都自发为他鼓掌。小帛第一次羞红了脸,因为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有些事情看似糟糕,但在糟糕的背后,有成长的契机。我们只有用心探寻“冰山一角”的深处,才能解开每个孩童成长的密码。

“刻度尺”工具,增强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冲动型人格儿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法脱离问题的局限进行反思,容易钻牛角尖。

因此,我定制了一把刻度尺,并在上面刻上1到10的刻度。小帛生气时,我让他尝试用刻度尺为自己的情绪定位,并设想改善后的刻度。如此,基于“小步思维”,让小帛更加直观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小帛因为与组员意见不合,将对方的文具扔在地上。

下课后,我与小帛展开焦点对话:“老师想请你回忆一下,刚才课上与同学意见不一致,你的情绪指数是多少?你可能采取哪些行动?”通过对话,引导小帛觉察自己的情绪水平。接着,我根据小帛的回答继续引导:“是的,老师能感受到你的愤怒。你有打人的冲动时,是怎么控制自己的?”通过引导,小帛能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到自己当时的负面情绪,以及自己情绪的变化。就这样,借助“刻度尺”这个媒介,我站在小帛的立场上,引导他自己去觉察、去感受、去改变。

刚开始,我帮助小帛记录他的想法,对情绪刻度进行详细记录。后期,小帛能自己记录,并画出自己的情绪曲线图。小帛看到了自己的反复,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从量变到质变,小帛获得了改变的信心,并积极地改变着。

猜你喜欢
情绪教室老师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情绪认同